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视一部剧作是不是悲剧,要从悲剧精神和悲剧性人物、主题、情节、冲突、艺术风格与结局进行全面分析。中国戏曲是平民性、娱乐性很强的艺术,长期在“礼乐”文化影响下,形成悲喜交集的“中和”的审美趣味和“大团圆”情结,悲喜剧多而悲剧少。在创作实践和概念上,虽有悲剧和喜剧的区别,但并不严格、明晰,缺少悲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金庸小说的多重悲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最动人处在于具有多重内涵的悲剧描写:选择特定的历史时期为环境要素以渲染悲剧气氛,让人物从命运的、爱情的、性格的、人性的诸方面去演绎悲剧人生;以“故事中的故事”的独特性情节设计形成双重悲剧;“假喜剧”的悲剧形式的选择……这些是对传统武侠小说的根本性突破,甚而是对悲剧本身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情节是戏剧艺术的基础。有没有生动丰富的情节是一出戏能否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的关键。历来的戏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都十分重视戏剧的情节。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古希腊著名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诗学》中,最早提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的论点,强调情节是戏剧艺术的六个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中的“最重要的”成分。他对戏剧情节的重视,对后来戏剧艺术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冯至早年叙事诗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至的叙事诗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反复“体验”的结晶,体验到的是悲剧性。冯至叙事诗的悲剧表现形态为爱情的悲剧、艺术(美)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文章从悲剧主人公、悲剧情节、悲剧冲突和悲剧的审美心理效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悲剧的特性——轻型悲剧;并从冯至“隔”的技巧的运用简要分析了产生轻型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传统看法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是被划为悲喜剧,实质上《牡丹亭》是一出悲剧.尽管其主要情节寻梦、化魂、圆驾等都带有一定的喜剧的表象,而这些情节正说明了汤显祖以乐现悲的手法.深刻分析情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汤显祖用难以回避的悲剧情绪,来表现那个社会"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其“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为了表现并深化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除了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巧合、对比等。哈代还采用了一种创新性的情节发展模式来表现人类的命运被无法预知的“超自然力量”所控制。这种模式就是几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分分合合,交叉换位,如同跳“方阵舞”一般,但最终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以悲剧结尾。这一情节发展模式独创一帜,读者既为哈代的创作手法所惊叹折服,也为主人公凄惨的命运而叹息不已。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性悲剧衰微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当代先锋悲剧以整体的思想性、美学性显露出异乎寻常的魅力。剧作家们对被传统悲剧奉为金科玉律的“苦难──反抗”格式大胆调整,予以模糊,降低悲剧冲突的外在力度,通过情节结构及意象原型化、场景仪式化创造出超升苦难与反抗的神话形态,以传达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心灵与生存的深层体验,道出“一千个人的声音”。这些追求导致悲剧观念与情绪的畅达粘合,悲剧整体气蕴的贯通,由此形成了具有深刻启示性的中国当代悲剧的“大家气概”、“大家风范”,大大丰富了世界悲剧殿堂的收藏。  相似文献   

8.
FranzKafka的著名小说《变形记》以象征主义手法展示了一出灭绝人性的人间悲剧。《变形记》的情节策划符合“弗赖塔格金字塔”结构,内容具有悲剧的审美价值,英雄人物具有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9.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把悲剧分成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歌曲。在他看来,情节是整个悲剧的“灵魂”,性格和思想是在表现情节的时候“附带地”表现出来的;言词、形象和歌曲是表现情节的手段,所以情节是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现存《诗学》中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篇幅是论述情节问题的。在希腊语中,情节(muthos)一词从荷马时代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最初的属意是词、谈话、发出声音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为讲述英雄故事和古代传说的意思;在(《诗  相似文献   

10.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土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