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呈现出诗情美、语言美、构思美等特色,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叠词自身的形象美、音韵美及达情美,使其成为现代散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大量叠词的使用,也是现代散文口语化特征的表现。然而,由于中英文的差异,汉语叠词很难有效翻译成英语。《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叠词翻译的对比分析表明,适当地进行词性转换,恰当地开展直译与意译,以及有效地利用目的语资源,对传递叠词美质,实现原文韵味的移植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散文佳作迭出,繁花似锦,星光灿烂.本文在比较的视角中,就俞平伯、朱自清两位现代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情景描摹、风格差异、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论析,以期感悟现代散文之美.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散文佳作迭出,繁花似锦,星光灿烂.本文在比较的视角中,就俞平伯、朱自清两位现代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情景描摹、风格差异、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论析,以期感悟现代散文之美.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采。首先表现在语言的通俗之美;其次表现为散文的情韵美。  相似文献   

6.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7.
王雪 《东方论坛》2011,(6):53-56,64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变以及纯文学意义上散文概念的出现,使写作主体的身份特征由以往的多重社会身份向文学层面转变,这种特点在现代主要散文家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钱钟书、梁实秋等的文学身份中集中体现出来。由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成就可见,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成就是和主体的文学身份质素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主体身份向文学层面的转变,是现代散文文学性增强、白话文语体魅力充分呈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散文有一种情趣美,于世俗中追求美的情趣,表现出率真、轻灵和闲适.她的散文充满了情趣和机智;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映衬着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用天才和智慧,营造了一篇篇充满活力的美文,体现了现代散文的审美趣味.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审美观照,正是因为其透露出的信息显现着超越时空的美感,使过去和现代在审美趣味上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语言视听美的英译是散文英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探讨艺术散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发掘视听形式美所承载的意义,研究汉英语言中具有相似美学效果的语言趋美手段,分析英语读者对散文语言形式美的审美期待是古典艺术散文视听美英译研究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古典艺术散文视听形式美的英译原则有助于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散文美"与"诗的散文美"的关系。文章最后总结出艾青的"诗的散文美"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灵性笔调下的散文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和"气度之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是构成梁实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启了中国20世纪现代散文独特思维与内在情感的审美书写,其丰腴而优雅的文调始终灌注着一种健康人生的旷达馨宁和睿智俊逸的生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梁实秋散文蕴含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的魅力,对于当下建构21世纪中国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声誉卓著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既无旧文学的陈腐味,又不带有西方文学的洋气和世纪末的颓废风,显现出一种清新纯正而又朴实真诚的新鲜气息,被誉为是“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许多评论指出:他的散文或直抒胸臆、或融情于景、或妙语天成、或质朴自然……在抒情方面具有诚挈醇厚的美,结构上有着谨严单纯的美,语言有着朴素自然的美等等。诚然这些论述都切合他散文的基本特点,但却不是朱氏散文所独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散文审美特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代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整合 ,确立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审美特质 ,即源自人本主义的“自我表现”、文本哲学的“自我”本真以及作家“自我”人格之美。在中国现代散文中 ,自我表现的伟大地位、自我本真的文本哲学、人格审美的价值取向 ,永远为人们提供着无限宽广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革驱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并开启了文体范畴化的现代之旅。“文界革命”与“语言革命”的统合,突破了古代散文的“义法”,确立了以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体式。得益于现代儿童观及散文文体的转型,儿童散文在语言“道器合一”的新变下应运而生。儿童散文内蕴“儿童”的文体属性,但实质上却是成人与儿童“两代人”的话语转换与讲述。立足于儿童文学本体的原点,儿童散文的文体学包括“文之体”与“文和体”两个层级。从描述性概念向结构性概念转变,可洞见儿童散文文体现代化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在“五四”时期的成就应为最高,影响应为最大。从现实关怀、人间真情、散文意境、散文构思及其语言几个角度去解读朱自清的作品,阐释其散文艺术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诗意也有赖于语言的优美动人。深刻的思想,独到的感悟,优美的意境,都要依赖语言来传达。梁衡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其散文语言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具有美的多方面的质素。梁衡散文的语言美在《秋思》中主要体现为语言的整齐美、精炼传神美和华丽美。  相似文献   

18.
散文美有多种。散淡美应是构成散文独特审美品格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情感浓淡适度、意境清新淡雅、结构自由疏放、语言朴实自然,这亦应是散文美学规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的散文,以情感的纯净、意境的空灵、语言的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散文的审美因素主要源于作者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的纯真、诚挚的热爱,源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来的散文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一方面它合乎逻辑地承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它又创造性地借鉴了外国文学有益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现代散文是在过去整个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既是它的一种十分合理的发展,又带着一种经过变革后的极大的创造性。而朱自清正是散文发展这个重要时期升起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朱自清散文构思独特、情感真挚、色彩宜人、语言和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朱自清散文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研究总结,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