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咨询中心对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成熟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志之一的咨询中心,在国外许多旅游发达城市中随处可见,但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已有的咨询中心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与我国旅游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本文主要以上海与杭州为例分析了我国旅游咨询中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旅游业实际,对我国旅游咨询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之后 ,首次提出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 (实力指数 )概念及公式。并利用该指数对部分主要旅游国家、国内部分省区和全国 6 0个主要旅游城市进行对比 ,结果令人震惊。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 ,能否科学准确地把握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程度 ,对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3.
地方旅游法律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方旅游法律体系在框架构成和内容的丰富性、时效性、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后发展地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调整和完善地方旅游法律体系应注意掌握两点原则 :与国际旅游法律环境接轨 ;增强旅游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与其旅游地形象鲜明与否关系十分紧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旅游形象建设滞后.围绕"长江三峡风光和抗战文化荟萃之地"的旅游形象总体定位,设计旅游产品,强化宣传营销,征集旅游徽标,举办重要旅游节庆活动,建好旅游网,无疑是建设重庆直辖市旅游形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战后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旅游业在世界上以引人注目的速度发展起来。仅以国际旅游业为例。1950年,参加国际旅游的人数为2530万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21亿美元,而1985年,参加国际旅游的人数达到3.33亿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达到1096亿美元,比1950年分别增长了12.2倍和51.2倍。又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的资料,1990年,其成员国居民用于国际旅游的支出达1990亿美元,同年,这些国家国际旅游收入达1820亿美元。如果再注意到其国内旅游业(国际上学者们估计,其统计数字约为其国际旅游的6倍左右),可以看出,旅游业在世界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无烟工业”。  相似文献   

6.
旅游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问题进行探析,目的在于探讨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并运用Excel软件对近几年安徽省旅游业的统计数字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着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购物娱乐消费少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在环境层面、政府层面、旅游企业层面、旅游产品层面和区域发展层面的深度分析,提出了优化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旅游供给规模的扩大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我国旅游业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客源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市场问題、客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迅速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观、科学地分析和预测西北地区客源市场的状况及前景,合理设计客源市场战略,对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西北地区客源市场战略,我们不能不考虑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发展形势、旅游业发展状况、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动向以及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区域特点等因素。当前,我国旅游界普遍认为,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排列重点是:第一是亚洲市场(主要是日本),第二是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第三是欧洲市场(主要是英国、西德、法国)。从国家旅游市场宏观发展战略来看,把日本作为我国近期优先主攻的重点客源市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事业,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发展。按照接待对象的不同,旅游可划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国內旅游接待的是国内游客,国际旅游接待的是国外游客,其中,除外国游客外,还有港、澳、台同胞和华侨,这四种人都是中国人,但居住在大陆之外,在我国旅游工作中,将其划归在国际旅游的范围内。国际旅游还包括我国人民的出国旅游,目前,这部分旅游者数量极少,因此,在谈国际旅游时,往往将其省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饭店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经营中体现这种全新文化形态,是摆在现代饭店经营者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0.
湄潭地处遵义东北部,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发达地区。但是,在全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其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十分滞后,旅游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笔者考察了湄潭县的部分旅游资源,结合当地政府的旅游规划,在分析该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其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内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国际旅游方面,1978年入境的旅游者是180万人次,到1984年年底,入境的旅游者达12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加到11亿美元。在我国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旅游业也非常迅速地发展起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奔向了我国各个有名的旅游点和风景区,特別在旅游旺季,旅游的人就更为众多。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而且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各类旅游人才,进行“软件”建设,发展旅游教育。如果说,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三大支柱的话,那么,旅游教育则是这三大支柱的柱基石,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根基。一、培养人才是旅游业竞争机制的需要旅游业是一项为国际和国内旅游者提供综合服务的经济事业。这一行业竞争性极强,如服务质量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价格高低的竞争,客源市场的竞争,饭店酒店设施和服  相似文献   

13.
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通过对西安旅游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和国内比较 ,界定了西安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了西安旅游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 ,为提升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奠定了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实证研究确定了旅游业(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构建了一个用于测度它们之间量化关系的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到国际旅游存在单项因果关系。运用VAR模型预测2006年和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长江国际旅游面临的形势刘锡汉,张迪祥目前,国际国内环境都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长江国际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障碍性因素,我们必须抓住国际国内的有利时机,编制好全流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改善长江国际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旅游企...  相似文献   

16.
略论旅游专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大规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日益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崛起,旅游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已初具规模。但是,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的旅游教育尚有很多不能适应需要的地方,旅游专业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应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才智和能力,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不同程度的创造性贡献的人。但这是广泛意义上的“人才”,就各个行业说,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对人才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旅游业亦如此:由于旅游活动的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旅游现象和重要的旅游业态,是民族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的产业支撑.检讨了学术界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对单一经济价值导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和产业运行模式进行了反思,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提出了构建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研究了多元目标价值导向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与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旅游流的强度大小及其波动、分布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加强旅游流研究,掌握该地旅游流的特征和规律,适时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牡丹江旅游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旅游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主要从狭义旅游流即旅游客流角度分析研究牡丹江的国内旅游流变化规律。旨在对牡丹江国内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适时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国内环境都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长江国际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障碍性因素,我们必须抓住国际国内的有利时机,编制好全流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改善长江国际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旅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全方位开拓海外客源市场,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来长江国际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内外整体旅游业发展低迷,如何实现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打破传统因果关系研究,基于2021年旅游和旅行发展指数框架,从组态视角对国家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条件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设施施是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赋能环境和需求驱动力是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条件。国际旅游竞争力可以通过基础设施与可持续性双核驱动,赋能环境与需求驱动力并行,多因素组合驱动三条路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