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母亲的生日     
母亲是农村妇女,做惯了粗活,平时做事也是粗粗拉拉的。但母亲也有心细的地方,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很清楚。我和姐姐都在外地工作,每次生日前,母亲总会送些她亲自烧的菜给我们吃。  相似文献   

2.
黄亚东 《老友》2020,(2):44-44
七月七日是老伴的生日。每年她过生日,我都会送她一份礼物,首饰、新衣服、她喜欢吃的糕点,我都给她送过。去年她过生日的前一两个月,我就在琢磨该送点什么,费尽心思一直没想好。她生日前几天,我去逛商场,忽然发现儿童玩具的摊位里摆放着红红火火的小胖猪,是传统布艺手工制作,非常惹人喜欢。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去沈阳出差,早晨,母亲用毛巾包着几个煮鸡蛋进来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来,妈给你滚滚运。我犹若回到童年,转过身去,让母亲给滚运。小时候,不论家里多么窘迫,每当过生日的时候,母亲都要给我们煮一个红皮鸡蛋。然后,母亲手握温热的鸡蛋给我们滚运,让鸡蛋在我们的头顶、后背、四肢和手心统统滚一遍。母亲说,这是滚红运,滚过运之后,这一年也就顺畅了。少不谙事,母亲滚运时,我往往会感到不耐烦。母亲滚完运,把鸡蛋交给我时,我急忙磕破,  相似文献   

4.
母亲在乡下,买衣服很不方便。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总会问一下她最近缺什么,回家时好带回去。可母亲总是淡淡地拒绝,说:“我年纪大了,原来的衣服就够穿了,家里也不缺别的。你的钱就存起来,多吃点好的给自己补补身体。”于是,我每次便真的空手回去,也从来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颜色、穿多大尺码的衣服。  相似文献   

5.
生日时候     
有一次去商店,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蛋糕,说今天是她儿子的生日。看着她开心兴奋的样子,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掰起指头一算,再过几天,自己的生日也要到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逢生日,母亲就要单独给我做上一碗最爱吃的鸡蛋羹或者在我的“长寿面”里放上一个大大的荷包蛋,馋得小弟望着我的碗直发呆。后来我上了  相似文献   

6.
母亲准备的馒头不能每顿都吃,母亲准备的毯子也不会每晚都盖,但是,在母亲心里,哪怕只是让你饱上一顿,哪怕只是让你暖上一秒,那也是她的幸福。所以,母亲要给你的背包里塞东西时,无论是什么,都背上。 只有背上,母亲才会安心。  相似文献   

7.
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 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者阳己着。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  相似文献   

8.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豆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  相似文献   

9.
剥鸡蛋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早上起来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说吃了鸡蛋能长记性。等妈妈煮好鸡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就剥起来。妈妈说“:别急,要在冷水里浸一下才好剥。”可我手里的那个鸡蛋已经被我剥得像被老鼠啃过一样,好难看哟!再看妈妈,只见她慢条斯理地把鸡蛋从冷水中取出来,在锅边敲了一下,从碎的地方开始剥,一层一层,剥出来的鸡蛋又光滑、又完整,吃在嘴里还特别香。我问妈妈“:鸡蛋为什么要在冷水里浸一下才好剥?”妈妈说“:把熟鸡蛋放在冷水里泡一泡,蛋壳和蛋白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空隙,蛋壳就容易剥下来了。”原来剥鸡蛋也有诀窍,我要把这个…  相似文献   

10.
矫友田 《可乐》2008,(12):35-35
母亲的生日眼看就要到了。往年,妻子会从超市买回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那都是母亲喜欢吃的。然而,母亲在最近体检时,检查出血糖高。水果自然不能多吃了,我们便商量为母亲买什么礼物。  相似文献   

11.
姜延珍 《社区》2012,(5):14-14
2011年7月17日,是杨绛的百岁生日。遵照老人的意愿,这一天一如往常,没有仪式。她幽默地说:“如果有人想给我过百岁生日,那么就替我吃一碗长寿面吧。”  相似文献   

12.
陪聊     
廖钧 《社区》2003,(11):60-60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 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 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 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 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 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 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 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  相似文献   

13.
回家的路上,妻神秘地说,今年除夕年夜饭她要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必定让我感动半天。我不信,说她故弄玄虚。她说走着瞧。从城里回到家,熟悉的小院洒满温暖的阳光。母亲听到门外的说话声拍着身上的灰尘,笑着走出厨房奔院门而来。女儿甜甜地叫一声:“奶奶。”便扑了过去。进了门,女儿就嚷开了:“哪儿有茶叶蛋的香味?好香哎。”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就你鼻子好使,快进屋吃,赶了路,肚子肯定饿了。”每年三十这一天,母亲都要拿自家鸡下的鸡蛋,煮上满满一盆茶叶蛋让我们吃。稍事休息,妻子对母亲说:“妈,您已把菜都洗好了,我来炒菜…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上我们全家为母亲的60寿辰庆贺了一番,为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母亲有儿有女有好日子,就是没有自己的生日。怎么没有生日呢?生日是有的,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母亲生在农村,从小家里穷,五岁时她双亲撒手归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生日     
杨惠卿 《中华魂》2012,(10):26-27
一过中秋节,我们大家庭中的下一个生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生日是在农历10月14日,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却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28口人中,母亲把孩子们的生日记得十分准确。我们小的时候,尽管生活十分艰难,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在过生日的时候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我们长大出门在外了,每到有谁过生日时,母亲总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或打电话通知,或捎话告诉,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已愈天命的长子。唯有她自己的生日却老是忘记。  相似文献   

16.
康良 《北京纪事》2011,(10):63-65
批准考学:我请首长吃牛肉拉面 王铮从小就徜徉在艺术的怀抱里。母亲是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老师,王铮打小就常看体校里的那些女孩子练艺术体操、球操、圈操、彩带、棒操,看得她眼花缭乱,天生喜欢跳舞的她也忍不住去模仿。就这样,她进入了体操队成为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18.
结婚第一年回家,老公突然问我,给咱妈带点她喜欢吃的东西吧。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点头,没提防他突然又问了一句,咱妈喜欢吃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人都以为普京总统是个不挑食的人,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他的前妻柳德米拉的否认。她在《弗拉基米尔·普京:通向权力之路》一书中披露,普京在饮食方面十分挑剔,如果盘中的菜肴不对他的胃口,他就拒绝吃。此外,普京喜欢吃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可以说,他的健康秘诀就在他的"绿色膳食"配方上。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普京  相似文献   

20.
江慧妍 《社区》2008,(29):60-60
今年回家乡看望母亲,发觉她越加消瘦了。邻居三婶背着母亲告诉我,我母亲很节省,一个月难得吃上一回荤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