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越来越明显,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造成了很大阻碍。要打破这种国际性技术壁垒,就要实现我国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即农产品标准国际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对照我国农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技术壁垒已逐渐取代关税成为阻碍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与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下同 )相关的协议如SPS(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 )以及《贸易与环境决议》等都对此做出了说明 ,各国政府纷纷借国际协定不尽成熟之机 ,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体系 ,这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很大。我国政府应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交流与合作 ,寻求促进贸易的良方 ;出口企业更应提高自身技术、管理水平 ,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绿色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最大障碍之一.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为由制定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国际贸易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碍.鉴于农产品和食品是各国普遍加以保护的敏感商品,所以农产品贸易受绿色技术壁垒的影响更为严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出口主要销往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而这些国家主要采用绿色技术壁垒实施贸易保护,所以,如何从理论上更好理解绿色技术壁垒,并在实践上采取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积极策略是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产品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产品出口种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山西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增多,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农产品的贸易环境更加复杂,人民币升值带动农产品成本进一步提高以及农产品发展支持政策薄弱和自身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西农产品出口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贸易技术壁垒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和保护在国际贸易中时刻都存在着,其中技术壁垒是我国遭受贸易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发达国家往往采用贸易技术壁垒来合理合法地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同时也能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最近全球都在经历重大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纷纷提出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而贸易技术壁垒也必然会再次成为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定义四个基本变量来分析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坏处和好处,以对贸易技术壁垒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使我们能较好地规避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弊端,同时有利于用好它带来的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法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降税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效果明显,技术壁垒、贸易救济、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双边及多边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降税步骤及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将迎来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贸易技术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贸易技术壁垒的有关内容,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突破绿色壁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发达国家纷纷采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来阻止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而使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创汇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贸易壁垒的 80 %来自于贸易技术壁垒。贸易技术壁垒充分体现了技术标准和条例促进与扭曲世界贸易发展的双重性 ,处于设置与超越不停顿较量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措施是多层次、有多种选择的 ,根本的要从技术上超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面临的技术壁垒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懈努力,全球国际贸易呈现出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消除,而通过非关税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以技术标准和法规,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为核心的贸易技术壁垒因隐蔽性强、透明度低、不易监督和预测,越来越多的被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据统计,贸易技术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30%,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极大的障碍.如何冲破贸易技术壁垒扩大我国出口,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面对的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开放式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TBT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在国际贸易中TBT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TBT已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点,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并说明了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注意的问题,从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和企业的微观应对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指出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产品出口欧盟受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进行了分析,指出欧盟是最先意识到采用TBT和目前设置TBT最多的国家集团,在中欧贸易平稳发展的同时,欧盟为保护自身利益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出口的最大障碍。认为动态博弈理论能够为欧盟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双方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弊大于利的。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频率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2002-2009年间,国外严格的、不断增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国农产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逐渐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机电产品作为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为严重的产品之一。利用引力模型检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根据检验结果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障碍。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我国应当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完善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趋势,应当吸取经验,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积极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7.
透视当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形式上看,TBT形态各异,涵盖内容广泛,影响深远;从动态上看,科技进步对TBT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定位上看,合理性、隐蔽性及灵活性并存将导致人们对技术性壁垒的长期争议;从企业角度,为了绕开技术壁垒,许多企业将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从长期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不总是对国际贸易只产生负面影响,对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更可能是一副苦口良药.  相似文献   

18.
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根据1992~2012年相关茶叶贸易数据,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度量中日农残标准差异及修订加权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程度变量,实证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短期内对出口产生负面效应,而长期中具有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出口贸易产生正面影响的作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它的成因可以分为经济技术因素、社会政治因素、GATT/WTO规则因素三大类。其中,经济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各国产品的竞争优势有别,各国消费需求的层次不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政治因素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消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贸易政策被用作国内外政治斗争的工具;GATT/WTO规则因素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效用日益弱化,TBT规则被贸易保护主义滥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技术壁垒的形式、特点和机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构建特色认证、认可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实现技术壁垒的整体跨越;以市场为依托,合理利用TBT等建立有自我特色的技术壁垒体系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