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高”与“雄浑”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西文学和文论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论的有关可选概念与西方传统的“崇高”范畴相比较的适切性问题,并强调“雄浑”在中国文论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也借此提示这种比较的意义:它作为更大范围的比较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文化总体语境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虚实”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核心的元范畴,历经千年发展和演变,含义极其丰富,艺术价值深远。近30年来古代文论界主要是从虚实的哲学渊源、发展演变、美学特质、形成原因、表现层面、中西对比等方面进行的,在虚实发展与比兴、妙悟、意境等范畴的关系,虚实范畴的文学转向及研究方法上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这种趋向肇始于王国维对“意境”概念的曲解。实则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有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从纪昀到近代梁启超乃至民国初年的诗话都是这么用的。王国维在西方艺术理论的启发下,取当时流行的“意境”概念来发挥他的文学观,对民国以来的诗歌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代学者的不断阐释、开拓下,意境遂成为一个与传统用法割裂的现代诗学范畴。不从概念史的角度理清这一过程,就会导致“意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现代范畴和作为历史名词的诗学概念的差互错出,带来理论阐释中不必要的方法论悖谬和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近30年古代文论界围绕"象"范畴的研究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象"范畴的发展演变史,"象"的思维方式及审美特征,"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与表现,"象"的分类及其后世影响,"象"在哲学命题中的地位与功用,"象"的子范畴辨析",象"与"image"的中西对比,意象与意境的探讨,《庄子》散文的"象"言说分析。虽取得部分成就,但在某些方面诸如"象"范畴在先秦的泛化及其内涵、外延,"象"交织、渗透所形成的范畴群落,"象"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的运用,"象"进入文论层面成为元范畴后的内涵与外延、渗透与跨越,"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论范畴之民族特征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的两个核心范畴──—意象和意境的当代适用性,分析中西文论的某些契合点及互补性,认为建构新的本位话语有赖于融合、吸收及生成.  相似文献   

6.
邓国军专著《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8月版。)从“表现”视域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和命题进行了探索。邓著比较了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各自的“表现”特质和审美倾向,就中西文论的互补性进行深入研究,该专著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虚”与“实”,既属哲学含义上的辩证认识论范畴,又是各类艺术美学追求与表现手段的基本原则。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都将这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现象,作为共同遵循的标准。这个标准,即审美意义把握,是艺术领域里的“意境”与“神韵”,而“虚”与“实”,则是通达“意境”“神韵”之境的中介。  相似文献   

8.
“远”作为审美范畴,来源于道家哲学;作为艺术意境,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得到清晰的表观。“远”在中国艺术重“虚”尚“神”的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远”不仅对古代的诗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古典诗词之审美意象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古典文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9.
“意境”作为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不能用西方理论和思维模式简单演绎,把“意境”说成是主客观统一的典型形象。在“意欲’审美中,不是“情景”,而是“虚实”构成其核心因素。“意境”以虚实为本,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美学的超越精神。“‘祥境”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的典型表现和最后完成,在“意境”审美中具有重要意义。“意境”范畴可以进入现代美学中,它的诗意体验和超越精神,在现代审美中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论建设中,“失语”现象时有发生,却不是主体;更为主流的是中西文论在遵循精神契合性、民族性、传统性基础上的“得语”。在20世纪的杜甫研究中,“人民性”“现实主义”“民胞物与”等概念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文论强大的生命力,是“得语”的明证。疗治“失语症”应该尊重中国文论建设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准确认清古代文论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定位,以及它在经历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之后的社会属性,较少掺杂民族主义情感,代之以学理性的分析,重新评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
浅析“趣”     
“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是指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情致和愉悦快感,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对“趣”的滥用现象。因此,阐释“趣”的原发意义,分析情趣和理趣的审美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才能还“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一个真实的自我,从而提高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言”和“意”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言”和“意”的关系主要是指语言能否准确无误地描绘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观,表达作家的主观意图或思想情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开始就存在着分歧: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却认为“言不尽意”。魏晋至唐宋的理论家也各执一端,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虚实、形神、意境等重要理论命题。本文认为“言”“意”关系的实质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且与虚实关系、形神关系、意境关系同根异脉,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范畴,而是要研究它们在文学中所呈示出的意义表达方式和文化规则,例如古代文论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等.中国学者相信示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立象",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论中已经被强化和突出的话语方式.因此有必要在以前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中西文论对话研究,使之更加具体和系统,并遵循四个基本的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14.
“兴会”是中国古代诗学中内涵最丰富、歧义最纷纭的诗学范畴之一。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阐释由“兴会”引起的审美主客体的互动;从文本构成维面,审视“兴会”多向度运动与文本形态的关系;从阅读鉴赏角度,兼及接受主客体及接受主体之间的心理互动;从中西诗学比较视阈,展示灵感与“兴会”相生共融的关系。旨在彰显中国古代诗学精神,强调当代语境下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论中“文”及其相关诸范畴史论陈彦烽,李畅友“文”在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应用极广的范畴,同时还有一组与之相近的范畴(如:言、辞)和相对的范畴(如:情、志、意、质、道、理)。这套以“文”为核心的范畴体系在古代文论中主要用来表述关于文学形式和内容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6.
“意境”或“境界”是王国维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其中,“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是这一范畴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钱锺书文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其以“通观一体”的精神与“和而不同”的原则,努力寻求在“他者之镜”观照之下的中西双向平等阐发,以期实现话语双方“视域融合”之后的理论创化。这种“对话”,不但消除了不同理论话语之间的樊篱与沟壑,克服了中西文论难于“对话”的话语困境,而且实现了理论自身的深度开采与多元整合,因而对于我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以及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现代。其现代化可以通过范畴复活、中西结合、通俗化等路径来实现。未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应采取从根入手、西方视野、全球眼光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研究,对于“文献材料”已形成了“路径依赖”,但在人文学科中,研究主体对于“文学现象”尚需有整体性、模糊性、体验性的审美直觉。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通过汉字的选用、阐释、教学,遗传了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基因,我们可以通过对于相关汉字的审美直觉来探讨这些文化基因,并对这些概念范畴进行更远的历史追溯。以“玄”为例,通过审美直觉,可假设“玄”之初文取“蚕上山吐丝”为象,其场所为“幽”(蚕室),因“幽”而有古代文论概念范畴中的各种衍生之义。  相似文献   

20.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中国禅宗与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斯奈德多部诗集中充分呈现出“不隔”的独特美学特征,其众多诗作意境悠远,充满生趣,简洁美好,语语如在目前。具体而言,斯奈德诗歌的“不隔”亦可分为“景”之不隔,“情”之不隔,以及由此融会而成的“意境”之不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