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大地震发生后,北京第一时间参与玉树灾后重建,随即成立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开启了迄今为止长达10年的北京援青之路。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过去10年,是京玉两地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10年,也是不断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10年。  相似文献   

2.
这里是万山之宗、三江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远流长;这里是唐蕃古道、康藏通衢,汉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这里是歌舞之乡、灵秀之地,感恩、自强、包容、创新、和美的"新玉树精神"生机勃发……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在7.1级强烈地震中遭受重创。转瞬10年。玉树凤凰涅槃,迎来发展新时代。一个绿色、幸福、和谐的现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头,见证着灾后重建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动员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增强共识,凝聚力量,夯实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4.
陈纪  韩凯波 《民族学刊》2023,14(1):42-49, 144
由传播技术迭代与革命而衍生的新传播媒介,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重要载体。当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新传播媒介应承担起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主要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这三种功能,可以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身份基础、政治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新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规制其负面影响是正确运用新传播媒介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东北古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略评那炎东北方民族史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研究的一项专题研究,是属于中华民族起源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素为国内外民族史学界所关注。新近出版的东北师范大学李德山副教授所撰《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玉树草原藏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树,是青海省西南部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自治州。“玉树”系藏语音译,其含义为遗址。相传玉树族的第一代头人恳布那钦建立部落的地区是格萨尔王妃珠牡的诞生地,故部落名为玉树。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四周群峰环峙,河流密布,祖国的两大河流长江、黄河都发源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其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本州西部的治多、杂多、曲麻莱三县为牧业区,东部的玉树、称多、囊谦三县为半农半牧区.玉树藏族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东三县。东三县地处玉树高原东部河谷地段,海拔3700米以上,气候较暖,年平均气温为零上3.7摄氏度,刚好能满足青稞、土豆等农作物成熟的需要,所以  相似文献   

7.
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 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山歌)和“拉伊”(情歌)。“昌鲁”属鲁体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  相似文献   

8.
玉树马是分布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种小型藏马马种,它与盛产在青海大通河流域、祁连山下的大通马,以及黄河河曲地区的河曲马,并称青海三大名马。玉树马善走山路、沼泽,适应在高原生态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9.
虎有泽  张博文  李辉 《民族学刊》2022,13(12):23-31, 14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来布局谋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政治性、统一性、稳定性、历史性、普遍性等五个理论特征,还有显著的时代意义,我们可以从组织路径、政治路径、思想路径、物质路径、社会路径、法治路径等六个方面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尊重差异追求共同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积累,它象征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以新的设计态度结合时代元素、现代特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好地创新发展,形成更具内涵的“新”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玉树既是地名,更是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的名称,长期以来它的藏文名称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使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或地名,对外造成误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玉树藏文名称的正确写法及其由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  相似文献   

13.
青海玉树地处偏远,居住于此地的藏族人世代信奉藏传佛教,玉树藏族人民十分喜欢歌舞,他们的歌舞闻名遐迩。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树民间歌曲内容极其丰富,而盛行于玉树地区的歌舞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玉树对卓曲的发展,卓曲的分类及音乐特点这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其曲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地区的藏语语音。据当地人语感,这一地区的藏话东通玉树州结古一带,南通玉树州囊谦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和索县一带。这里简称为玉树话。 研究目的有二:一是探寻玉树话的语音特点,并进而分析它在藏语方言中的位置。玉树州北接果洛藏族自治州,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处于安多、康、卫藏三大方言区的接壤交错地带。《藏语简志》将玉树话划入康方言范围  相似文献   

15.
白科  周健 《民族学刊》2023,14(2):23-31, 15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路径进行了PEST与SWOT分析,并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PEST-SWOT模型,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区域经济,奠定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引导社会发展,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导向;促进创新驱动,建立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构建、发展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宏观生态,也有利于营造、巩固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区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铁木尔 《中国民族》2007,(11):55-56
1998年12月至2000年4月,是我在民族团结杂志社工作的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当时正赶上新中国成立5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迈向21世纪、喜迎千禧年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年头,我们杂志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既回顾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的民族工作史,又回望一百年的中国民族史,进而还站在一千年的历史高度,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些文章、栏目,可谓生机勃勃地展示出这一本杂志面对新世纪、新千年的豪情与意气。  相似文献   

17.
何一民  刘杨 《民族学刊》2019,10(4):1-16, 99-101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历史悠久,但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提出是在近代以后,从晚清到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内涵不断变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新概念,这是对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该理论凝聚着以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政治层面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政治一体的前提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在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从而使中华民族内部形成“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是一个辖9个村民小组、617户的自然村,村内居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是一个和谐的多民族聚居村。近年来,李桥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兴产业、奔小康、促振兴,绘就了一幅“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第一时间紧急抢救玉树文化遗产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重大破坏。玉树地区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损坏严重,2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多受损。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提出“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涉民族宣传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扎实做好涉民族宣传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