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什么是古希腊早期哲学的“始基”?我国哲学史界都认为始基就是“本原”,一些古希腊哲学的译著也把“始基”翻译为。“本原”。其实,古希腊早期哲学的始基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本原是不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它研究的中心是本体论问题,即关于客观世界的本原、本质的问题。本质、本原是一般,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是个别。本原与具体事物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现。古希腊哲学的基本课题是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而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则贯穿于古希腊哲学寻求万物本原的全过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原”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关于万物始基的讨论,主要是指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成分。现行哲学教科书提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明显的逻辑矛盾。物质就其内涵而言是对万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就其外延来看则是万物的总和。所以,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原”。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其本质是“真理主义”.“真理主义”在近代出现严重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合理主义,实现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为我们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西方传统哲学的主题西方哲学传统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在人之外并且与人无干的外部的客观自然世界;它们所追求的,是揭示这个外部客观世界的秘密──万事万物从何而来,往何而去.古希腊的“智者”所企图的,正是在关于世界的“本原”或“始基”问题上发现永恒的真理.观点上各不相同甚至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5.
理性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它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直接孕育于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之中。泰勒斯以“水”为万物的本原,扬起了理性的第一面旗帜。毕达哥拉斯把“数”看作宇宙本原,开辟了一条由抽象原则说明感性经验的理性之路;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论”则在理性的探索上实现了对感性的超越,探究知识的确定性,成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物质结构理论实现对物质形态的进一步抽象,为科学理性奠定了基础。因此,探寻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对深入理解和研究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泰勒斯的哲学命题“水是世界的本原”不仅向前承袭了古希腊神话对创世的好奇,而且向后预示着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特质:以本体论(有关终极实在的理论)为基本内容,将其和理性原则捆绑在一起.“水”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世界观”从神学视角转到自然主义视角,从“神话”形态进到“哲学”形态.而“本原”的提出标志着哲学追求统一性的起点,对最真实存在的信念.“本原”从此成为西方哲学的第一范畴,其内含的“一”“多”关系的纠缠成为西方哲学家们的永恒追寻.古希腊人选择了对“一”的信念,选择了走“真理之路”,也就延宕出西方哲学逻辑思辨的总特点,传承上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与“多”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究世界本原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阐明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集中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因而它是理解古希腊哲学的钥匙。我们从各个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以看到,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存在着两条既对立又联系的螺旋式上升的思想发展曲线。其中每个哲学家都是某一曲线上的一个环节,几个著名的哲学家或学派就连成了哲学史上的一个个大小圆圈,整个古希腊哲学史就是由这些思想圆圈所组成的。本文试图以“一”与“多”的思想为核心,用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圆圈去勾画古希腊哲学史的螺旋曲线。  相似文献   

8.
本原问题是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各自哲学观念形成之初就提出了这方面的思想。两者的此类理论中既有认为单一实体为本原的思想,也有认为多种实体为本原的思想;有不约而同地提出相同思想的情况,也有分别提出特色理论的情形。在两地提出的相同或类似观点中,不能排除二者有相互交流的可能。本原概念对于印度和欧洲哲学在后世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由于两地本原论在古代的差别,对后世两地哲学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古印度和古希腊的本原思想展现了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为世界哲学在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和理论前行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古希腊时期哲学诞生以来,第一个基本信念就是相信万物有其统一的本原。据辛普里丘记载,阿那克西曼德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本原”这个词。①对本原的内涵,亚里士多德曾解释说:“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②因此,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先秦道家学派老庄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宇宙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的比较分析入手,论述了“道”与西方的“逻各斯”涵义上的相通之处,阐明了“道”与赫拉克利特的“火”、“逻各斯”所具有的朴素的辩证法含义。并对道家学说以道路为基本特征的思维模式与古希腊哲学以语言为基本特征的思维模式作了对比性描述。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是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的多样性统一的基础是什么。试图从世界多样性中探索世界的统一性。亚里士多德说:“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的本原当作万物的本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本原说是旧哲学的哲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世界无本原可言;恩格斯使用“本原”一词的视角及含义与旧哲学的世界本原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世界本原”的提法不符合恩格斯的本意;“世界本原是物质”这一命题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困境,这一命题只能是一个旧唯物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克塞诺芬尼哲学主体思想其实质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早期伦理学说。这种学说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并不是作为爱利亚学派思想先驱而存在的一种过渡性理论,而是在赫拉克利特之前、继毕达哥拉斯之后又一新兴的思想体系。克塞诺芬尼是古希腊早期哲学中对三大基本主题——真、善、美——进行初步研讨的思想奠基人之一。其“一”和“整体”概念实指一种新神,该神扮演着人类偶像和榜样并引导世界向善。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曾把“数”看作万事万物的本原。其理由是,数比水、火、气更具广泛性,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他还推论道,从“一”产生“二”,从“一”与“二”产生自然数,从自然数产生几何图形,从几何图形产生各种事物。对此,后人有的把它归为素朴唯物主义,有的把它归为客观唯心主义。孰是孰非,盖棺难定。这说明数的问题既是很普遍的现实问题,又是很深奥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在及其本性是哲学所关心的最基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体系或世界观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关于宇宙的基本观点以及认识世界的基本纲领。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关于实在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此不断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下面,我们通过实在观演变情况的描述来揭示我们关于实在的基本观点。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认为,在周围世界的物、现象的多样性中,存在着统一性,存在着某种把众多的东西联合成为单一的东西的本原。亚里士多德写道:“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的本原当作万…  相似文献   

16.
老庄道论的宇宙论内涵李霞关键词:道,本原,本质,本体,本因“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和中心范畴,道论在老庄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关于其宇宙论含义,学者们均释为宇宙之本,笔者很是赞同;而对此“本”的含义,又大多释为“本原”。笔者认为,此“本”不仅具有相对...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哲学中,最初具有普遍理性或终极普遍理性思想的哲学是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无限者”学说,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则奠定了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最初根基。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以及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实体实在论也都具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本原不仅是德国唯心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谢林毕生的主导词语。推动他思想演进的,正是本原内部“超越性”和“全体性”的二重化特质,通过对本原的彻底思索以及对黑格尔的批判,谢林在晚期做出了“否定哲学”和“肯定哲学”的区分,进而最终以对自由的三重刻画完成并终结了本原概念。整个近代形而上学和唯心论,也分别伴随着这一完成走向了崩溃和终结。  相似文献   

19.
“道”与“理念”分别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两者有相通之处 :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含义相近。同时两者是相悖的 :“道法自然”与“理念命定一切”、“心与物游”与“艺术摹仿影子”、“心斋坐忘”与“迷狂回忆”,分别是庄子与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艺术特性及审美途径。庄子以“游”昭示世界本原、人生真谛 ,柏拉图以迷狂给理念世界寻找艺术的回家之路。  相似文献   

20.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