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艺术品是在意象构成中包含着情、意内容。艺术教育以艺术品为媒介来进行 ,就要使受教者通过形式的观照来把握情意。从情的方面来说 ,使受教者学会通过情感的宣泄达到净化 ;从意的方面看 ,要感悟意味和进行理解。它在情感的兴发状态中使受教者获得教益 ,这是其功利性 ;它培养受教者一种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 ,这是它的超越性。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它离不开施教者的引导 ;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来看 ,它又具有自由性  相似文献   

2.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常用的重要方法。但是,灌输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对灌输论带来强烈冲击、开放多元的思想观念对灌输内容的多样性需求增强、不断更新的科技手段对灌输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带来严峻挑战。接受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在于方法论的启示,从以往的重施教者、轻受教者转变到将受教者纳入到主体的范围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由传统的单纯灌输向灌输与接受的互动转换,凸显受教者的重要作用,将教育教学过程视为教育者传授、受教者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共同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性,而且更需要艺术性,形成教学艺术的主要因素就是变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适度地运用变化技能,可增强创造意识,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摆进去,自觉地力求使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使苦化为乐,紧张变为轻松,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得以升华,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英语教学特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覃伟明 《新天地》2011,(5):37-38
化学美育就是在化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化学的、以及其他各种美的事物,把化学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在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促进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智力和能力、身体素质等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也就是一种不仅让学生认识一个美的化学世界,并能对其进行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而且最终把“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化学教育活动。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发掘化学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作是属于高级形态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舞蹈艺术创作受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的制约,与时代脉搏共振。舞蹈艺术创作教育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舞蹈编导的学养。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注重理论的连贯性,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舞蹈艺术创作,使舞蹈创作理论知识在创作实践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再次,在创作实践教育中,自己创编的作品的表演,是受教者真实情感的流露表现。  相似文献   

6.
思维起始于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语恰恰是促进受教者学习中思维活动介入的最好手段。教师提问导语的意义就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催化独立思考、提高认知能力。基于幼儿教学对象的特点,学前教育教师对教学过程要做到善导善控,发挥鹰架作用,更贵于善问。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本科生,而提高教师的师德、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在专业培养方面,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既有艺术性又有实践性 。艺术性就是要充分运用语言表达的艺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自己的专业。实践性就是重实践、重创新、积极投入科研活动,使课堂教学从传递性教学转变为科研基础性教学。避免生产“标准件”人才。  相似文献   

8.
谈赏读教学     
赏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享受文章表现出的美 ,领略文章的趣味和思想性。它不仅改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讲现成的答案 ,练习也是重复已有答案的现象 ;而且既不放松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这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赏读教学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第一 ,赏读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教案设计不仅要充实 ,而且要有创新。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吃透教材的和教学参考材料 ,那授课的效果也仅仅只能是学生被动而机械接受 ,难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笔者在备《苏州…  相似文献   

9.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徐凤一、在唱歌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学音乐教材选编的歌曲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操上受到陶冶,心灵上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样的一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渡过,达到一种美的境界即“和谐美”.如何创造中专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呢?1、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力排除母语的干扰,多联系学过的语言材料,迫使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教英语,可以起着互相渲染衬托的作用.与此同时,多上听力课,创造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1.比较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上新课的时候,通过演示比较来导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对知识进行比较时受到启发,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2.
鉴于世界教育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有志于教学科研的中青年教师,近几年来巳日益认识到了板书是增强教学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并着手研究课堂板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而语文课板书设计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笔者对语文课板书设计也很感兴趣,曾对中师《文选和写作》五册、六册课本中的多数文章都作了板书设计(出示板书集),这都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活动。下面我就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内容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谈点体会。 一、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板书可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浓缩在一些成语之中。孟子理想中的教育是一种心灵深处"无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施教者唤醒受教者并让受教者进行"心的焠炼"而自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施教者的正确引导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教学艺术性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学的艺术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因此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是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教者与教育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者与受教者相对应,共同建构的是教学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对应,共同建构的是教育活动。教者并不必然是教育者,而教育者却一定是教者,因为教学并不必然是教育,而教育却根本离不开教学。教师是职业化的教者,是学校教育领域教育者的现实承担者,教师教育完成的任务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教师培训,另一个是教育者培育。  相似文献   

16.
语音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双方对此都不免有枯燥之感。如何使学生爱学爱听、並能迅速理解掌握呢?我想,采用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形式,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是听,而且可以“演”、“作”,从教学活动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教师不仅是讲,而且还要“组织”和“导演”,把单纯  相似文献   

17.
翻译难,译诗尤难。用现代规范的诗的语言,来再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唐代诗歌艺术的风貌,更是难上加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知难而进:编辑李易同志约请海内知名的唐诗专家、新诗家、诗词作家、研究及教学人士150余人,大胆、谨慎地开始了探索,相当成功地将一本42万余字的《唐诗今译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编辑说明》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唐诗初读者去窥探唐诗的宝藏,有助于唐诗爱好者去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会从其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传统的借鉴,”读完全书,我认为它于此确有所开拓,确能使广大读者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一窥唐诗的风采。以诗译诗,不仅要透彻理解原作,把握原诗的意境、风格,而且要采用恰当的现代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原诗的神韵。因此,成功的译诗都必然是一次高水平的再创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其有助于提升教育者的教学效能、增强受教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优化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同时,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技术至上倾向、数据万能主义、智能推荐算法风险以及智能应用不足等现实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革新,需要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培育智能思政的教育理念;审视人工智能嵌入,调整智能思政的主体认知;利用智能教辅介质,创设智能思政的教学环境;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充实智能思政的教学内容;强化统筹协调能力,健全智能思政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音乐学科只有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才能使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才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才能发挥其自身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审美化教学是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是融集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道德美和创造美一体的高级教学实践活动。审美化教学的课前“美学施工”,包括教师对受教者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深切把握;从审美角度对教材的深研与领悟;对教态美的精心设计。审美化教学实施对于培养既善于理论思考又长于审美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