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改革对银行资产的影响 (一)企业改革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唯一出路 当前我国正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和相应欠银行不良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1993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1.7%,1994年清产核资后资产负债率上升到84.1%,大大超过50%的正常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实际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务。 近年来企业改革举措不少,但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却依然步履维艰,效率低下,后劲缺乏,以致造成了1/3明亏,1/3潜亏,仅1/3盈利的局面。经过多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2.
“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①所以,国有企业改革非同小可,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彻底扭转国有企业的亏损又是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国有企业的亏损国有企业的亏损,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势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日益严重。我们知道,只要是企业,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只要不存在人为的政策支持,都可能亏损,这是普遍的市场法则。企业是利用各…  相似文献   

3.
试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利益、权利和约束张志明,何永贵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经过扩权让利到承包经营,再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相应地进行宏观调控体系、流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改革,我们就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市场运行所要求的经济实体。据1991年统计,我国有40多万个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其中有大中型企业11,540个,仅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2.5%,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66.4%。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来了。特别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活力。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法律上确定了  相似文献   

7.
一、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基本条件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一活力、提高素质、摆脱困境、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已取得一定进展,除少数大型超大型垄断性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步入市场。但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对传统企业制度的彻底否定。不仅涉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产权和管理运营结构在内的整个企业制度的重新构造,而且需要外部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各项制度的配套改革。目前,国有…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设四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活力的强弱、效益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实力和水平,而且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塑造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八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仍然要把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集中力量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而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我认为:企业改革的成功有赖于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活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受考验增强企业活力被誉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问题受到全国上下的特别关注,这并不是说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活力没有增强,而是说企业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受到严峻的考验。当前相当大一部企业处境十分艰难,仅仅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结构调整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结构调整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相对过剩,社会失业过多,农民负担过重,消费需求不旺.应抓住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境这个关键.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亏损严重的要害、关键原因是政府行为不规范、不合理.必须加强反腐败斗争力度,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以及确保国有企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原则,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几年来,由于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推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出现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存在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经营困难,亏损状况加剧等困难和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走出困境,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党和政府必须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政企分开,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唯物…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又指出:“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定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这一决定给我们解决过去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政企不分、平均主义、经济效益不高、职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因而,从1987年起商业企业广泛推行了“责、权、利相结合,国…  相似文献   

15.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当前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1992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指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利益李卫公有制在我国所有制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所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又是重点的重点,也是难点的难点。深化企业改革,就是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这个深层次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把股份合作制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制这场攻坚战结合起来,是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寻找到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一、股份合作制是国有小型企业改制的首选形式国有小型企业产权制度非改不可。我国国有企业30多万户,国有小型企业在资产上仅占全部国有资产的17%,但数量上却占85%以上。在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占95%以上。这些众多的国有小企业在提供税收,安置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也不乏一批经济效益良好的“小巨人”企业…  相似文献   

18.
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指出,“七五”期间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采取措施,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经济振兴的希望所在.本文就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主权,改变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的状况,显然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但是,企业自主权的界限是什么?这个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讨论清楚。否则,很难不发生该管的不管,障碍宏观平衡的实现,不该管的乱管,压抑企业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迄今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辽宁国有企业经济绩效不佳的困境。党的“十五大”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辽宁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全国占较大比重的省份,其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艰难自不待言。尤其是朱 基总理视察辽宁,提出要在三年内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使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变得更为艰巨。因此,研究辽宁国有企业目前所处的困境,解释这些困境形成的诸种原因,探索如何摆脱困境,以及寻找走出困境的出路,构成本文的逻辑线索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