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宋南渡后,蜀去朝廷万里,“三军之司命,生灵之寿脉,皆系一帅”,(吴泳《鹤林集》卷一五)代替中央在四川六十州行使节制大权的安抚制置使的作用,显得愈益重要.弄清历任四川制置使的情况,对于理解蜀事的变化由来,关系极为重大。清代学者钱大昕曾以“四川制置”为题,详考绍兴以后历任四川制置使的姓名及其任职岁月,(《十驾斋养新录》卷八)为我们勾画了南宋四川制置的大体轮廓。吴廷燮继又编制《南宋制抚年表》,(载《二十五史补编》)更进一步充实了钱氏“四川制置”的内容,则南宋四川制置的考证日臻完善矣.  相似文献   

2.
公元222年,蜀吴二国在夷陵发生大战,结果蜀军溃败,刘备率残部逃还永安(今四川奉节东)。数月后,两个交战国开始通使议和,开启蜀吴重新结盟的契机。关于这一史事发生之经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记载云: 吴王使太中大夫郑泉聘于汉,汉太中大夫宗玮报之,吴、汉复通。  相似文献   

3.
《全唐文》卷403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以下简称《碑记》),记录唐朝著名人物杨贵妃的出身,因而有杨贵妃籍贯为广西容县之说。但是略为考辨之,便可定其为伪托之作。适值目前重修《全唐文》,笔者为了提供一点意见,谨将一得之见叙录于次。《碑记》出自《永乐大典》卷2344梧字的《梧州府志》所引的《元一统志》。《元一统志》已佚亡,赵万里先生从史籍中辑录出一部分,其卷十收录了这篇《碑记》。为了考论的方便,先抄录《碑记》在此。杨妃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唐天宝四载四门助教许子贞记曰: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  相似文献   

4.
《天生城碑记》辨晨曲关键词:碑记刘文秀南明政权四川洪雅《天生城碑记》是明末大西军将领刘文秀联明抗清、永历十年(1656年)被封为蜀王后,于10月领兵入川、选址洪雅草创“天生城”抗清根据地而作的誓师词。词语简洁,叙事明白,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堪称历史悲...  相似文献   

5.
元曲火烧袄庙事出处 元曲《倩女离魂》剧有云:“全不想这姻亲是旧盟,则待教祆庙火刮刮匝匝烈焰生。”又《误失金环》剧有云:“都做了月缺花残舷断绝,谁承望火烧袄庙烟光烈。”又《西天取经》剧、《争报恩》剧均有“火烧祆庙”之语。近人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云:“故事见《渊鉴类函》卷五十八。”余检《类函》,此事见《公主类》三《玉环解》条下引《蜀志》。然不知《蜀志》究系何书。偶翻《法苑珠林》,乃得此事出处。  相似文献   

6.
前蜀与荆南疆界辩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926年以前,荆南政权和前蜀政权谁领有归(治今湖北秭归)、峡(治今湖北宜昌市)二州地区,历来说法相异.《新五代史·职方考》和《十国春秋·地理表》列归峡入前蜀版图.称荆南只领荆州;今人蒲孝荣所著《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杨伟立所著《前蜀后蜀史》以及陶懋炳所撰《五代史略》亦主此说.而《资治通鉴》卷264、265、274所书及胡三省之注则视归峡为荆南属郡.《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前蜀》、《南平》政区图也将归峡地区画在荆南界内.谁是谁非,不仅关系到两个政权的疆界划分,而且关系到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看法,有必要辨正.  相似文献   

7.
韦庄存世的三峡诗文共两篇,其《谒巫山庙》之巫山当在湖北,与今之三峡无涉;其《峡程记》为其任职前蜀之时,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六月亲下三峡之作。  相似文献   

8.
《蜀语》是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四川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专书。一九九一年夏歌之交,作者李实的故乡四川遂宁曾举办《蜀语》国际研讨会,中外学者多人(?)会。足见该书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据光绪三年重修之《遂宁县志》记载,李实生于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官长洲(今江苏吴县)令。据张鹏翮所撰《李子静先生传》载,李实淡  相似文献   

9.
一,杜甫绝吟海棠诗索微海棠之盛,莫盛于西蜀。杜甫居蜀八九年,诗章千四五百篇,而无一首海棠诗。最先发现这一秘密的是薛能。他在《海棠》诗“序”中说:“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工部子美于斯有之矣”(见《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九九)。从此,它就成为历代  相似文献   

10.
田青 《老友》2005,(11)
到中国旅游的人如果不到四川,看看天府之富,九寨沟黄龙之美,剑门关之雄,青城山之幽,尝尝成都之美食,是一憾事;如果到了四川,不去看看峨眉之秀,更是一大憾事了。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岑参、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咏赞过峨眉山。苏东坡曾说:"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这里的"嘉"指的就是峨眉乐山风景区。郭沫若称峨眉山  相似文献   

11.
四川刻书事业在中国雕版印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唐宋蜀刻版本最负盛名。历来所谓“蜀刻甲天下”,“蜀本宋最称善”的赞誉迄今仍为世人所乐道。 四川雕印书籍大约起于中唐年间。当时广大市民阶层一开始就以雕版印刷作为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把民间日常需要的一些通俗读物如日历、韵书之类,首先雕印出版流通。据《全唐文》卷624载,唐文宗大和年间,冯宿《请禁印时宪疏》云:“准敕禁断历日版。剑南  相似文献   

12.
李珣,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五代时前蜀的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在花间词派中别具风格;特别是他的《南乡子》十七首,描写南国的风土人情,在词史上是少见的。 关于李珣的家世,据他同时代的何光远说: 宾贡李珣,字德润,本蜀中土生波斯也。少小苦心,屡称宾贡,所吟诗句,往 往动人。尹校书鹗,锦城烟月之士,与李生长为友善,遽因戏遇嘲之,李生文章扫 地而尽。诗曰:“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熏来 也不香。”(《鉴诫录》卷四《斥乱常》)。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二《李四郎》条也说: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章武二年冬十月,先主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本文首次认为它包括北郊蜀宫扩建、九里堤水利工程、南郊修建惠陵及原庙(昭烈庙)工程.  相似文献   

14.
[题解]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标题是另加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公元233——297年)是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三国时,陈寿曾仕蜀,为观阁令史。蜀亡入晋,陈寿因张华的推荐为官,初为佐著作郎,继为著作郎。时人称赞他“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所著《三国志》一书,共六十五卷,分《魏志》、《蜀志》、《吴志》三部分,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都有专门的记载。《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这部书可与《史记》、《汉书》相比美。  相似文献   

15.
剑门天下雄     
剑门关位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诗《蜀道难》)的高山峻岭地带。这里的大剑山横亘两百公平,七十二峰如锯齿般刺向云天,中断处两峰相峙,如剑之直,如门之辟,故曰剑门。四川古有"四塞之国"之称,只有两门(剑门、夔门)可通中原,欲取蜀者必攻取剑门,欲据蜀者必保住  相似文献   

16.
一、《革命军》植根于革命沃土——四川 《革命军》形成文字不在四川,发表也不在四川。但是,孕育《革命军》的思想与艺术的土壤却是四川,是四川独具特色的历史环境与文化传统促成了《革命军》的诞生。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自古是一块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沃土。从古代的“天数在蜀”、“易学在蜀”到近代的“经学在蜀”,四川文化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确是独具一格,富有特色,出现过从司马相如、杨雄、李白到三苏、杨升庵,到郭沫若等一代又一代的奇杰大才。四川人民又从来富于革命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梁者,取其人民强梁刚直之义。四川人以“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惟德惟宝”著称。  相似文献   

17.
《蜀梼杌》,是宋代四川新津人张唐英(1028~1071)所编撰的一部地方史著作,其内容为前、后蜀两朝80来年史实之记录。唐英中年早逝,此书亦久成残篇。对其人其事,迄少学人论及。本文拟对张唐英的生平及论著略作考述,并对《蜀祷杌》的编撰及特点略作介绍,冀为地方史志之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一、收入《函海》者凡四十四种。《月令气候图说》一卷、《夏小正笺》一卷、《周礼摘笺》五卷、《仪礼古今考》二卷、《礼记补注》四卷、《易古文》三卷,《逸孟子》一卷、《十三经注疏锦字》四卷、《左传官名考》二卷、《春秋三传比》二卷、《蜀碑记补》十卷、《卐斋琐录》十卷、《诸家藏画簿》十卷、《南越笔记》十六卷、《赋话》十卷、《诗话》二卷、《词话》四卷、《曲话》二卷、《六书分毫》三卷、《古音合》二卷、《尾蔗丛谈》四卷、《奇字名》十三卷、《乐府侍儿小名》二卷《通诂》二卷、《勦说》四卷、《制义科琐记》四卷、《然犀志》二卷、《出口程记》一卷、《方言藻》二卷、《粤风》四卷、《蜀雅》二十卷、《全五代诗》九十卷,补刻十卷、《童山诗集》四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陆游《老学庵笔记》标点本(李剑雄、刘德权同志点校)卷九,有如下一段:蜀父老言:王小皤之乱,自言“我土锅村民也,岂能霸一方?”有李顺者,孟大王之遗孤.初,蜀亡,有晨兴过摩诃池上者,见锦箱锦衾覆一襁褓婴儿,有片纸在其中,书曰:“国中义士,为我养之.”人知其出于宫中,因收养焉,顺是也,故蜀人惑而从之.未几,小皤战死,众推顺为主,下令复姓孟.……  相似文献   

20.
褒斜道循褒、斜二谷而成。褒谷在汉中之北,斜谷在眉县之南。褒斜道又称斜谷道,盖由关中南向而言,犹如傥骆道之称为骆谷者也,此道通达已久。《华阳国志》卷十二,《序志》引《蜀纪》云:“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秦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黄帝乘祗车出谷口”之说,姑且不论,“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大概不会有问题。《华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