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票价格的波动机理与股市政策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统计规律以及投资者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原因的认识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将股票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解为四个层次和两大类,从而可以较全面、系统地探讨股票价格波动机理。并对其中一个最特殊、最直接的因素———股市政策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所得结论可为制定更完善的股市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市至成立以来,股价一直处于异常波动之中。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传统金融理论对股市这样的异常波动现象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本文借鉴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前景理论,综合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主要股票指数,对指数上升与下降的波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只有上证指数不太符合波动的杠杆效应。为检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对相关指数做了进一步的稳定性检验,发现仍然只有上证指数不符合前景理论的假设。对此我们仅做了初步的研究,这是一个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有股票市场的地方,就有股票价格的波动,波动是股票市场的共同特征。本文从研究股市波动入手,对股市波动的效应进行了理性分析,指出了股市波动尤其是正常性波动对股市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股市的非常规性波动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个股平均相关性和平均方差的乘积能够很好地解释股市波动,股市波动分解是有效的且不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股市波动,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高情绪加剧个股平均波动的影响占据着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高情绪对股市平均相关性的削弱会对市场总体波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反向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股指期货做空机制与做多机制对指数现货的影响有无异同的问题,将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中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分为上涨期和下跌期,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沪深300指数现货每5分钟的数据,利用Garman & Klass波动率度量公式、双变量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来分析波动中股指期货对指数现货波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市场处于大幅波动期,股指期货和指数现货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其中指数现货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两个市场之间风险是相互传递的,其中指数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更加显著;在中国股市波动的利多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会促进指数现货的波动,在利空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影响大于正收益影响,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对指数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大于做多机制带来的影响;股指期货以其本身固有的领先于股指的特性,在应该抑制波动的时候反而加剧了波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应重视其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负面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及其引发异常波动的机理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交互作用为主线,分别梳理并综述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金融物理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社会传播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和复杂系统科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指出各部分研究的不同视角与相应的不足,展现了其研究特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微观投资者视角下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股市波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股市波动因素很多,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部分国际短期资本流人股市,对股市的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具有一些特点。文章采用学术界较为通用的方式即主要根据流动性的强弱对国际短期资本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通过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中国股市波动的历史数据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关系及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股市的稳定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与现代金融理论解释不一致的现象被暴露出来,成为金融学的"未解之速".源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行为金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变幻无穷的证券市场上,由于受投资心理的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他们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如从众行为、对股市政策或消息的过度反应,以及操纵股价行为,常常造成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产生非理性泡沫,对股市本身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新经济、新股市的基本概念、特点分析入手 ,概述了新股市对新经济推动作用主要是 :集聚社会资金 ,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投资资金的发展 ,强化企业制度创新 ,促进企业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反映高科技企业的运行态势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晴雨表 ,对新股市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市中占主导地位、众多企业摘牌退市、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政府间接调控市场力度加强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对拟设立的境内创业板市场提出一些借鉴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过度投机性──中国股市异常波动之症结郭其林股市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这是由股市融资活动的复杂性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现象。股市在市场经济中配置资源、转移产权的功能和作用,正是通过股市的周期性波动来实现的;股市对国家经济状况的"睛雨表"作用,也是通过股市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ARCH中引入体制服从2个状态Markov过程的SWARCH-t(2,3)模型,并与传统GARCH模型中误差项服从的正态、t、GED分布相比,SWARCH-t(2,3)模型较大的提高上证指数的拟合能力,较好的改善了估计精度和对回报序列的描述,解决了传统GARCH高的持续性与较差的预测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发现体制2引起的波动是体制1的4.23倍,波动在分解为ARCH波动和体制波动之后,其中的ARCH波动持续性较传统GARCH模型各种分布相比大幅减少,而体制波动的持续性却较高,但这种持续性会因不断出现的政策发生切换。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市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整的股市稳定机制包括短期和长期稳定机制。短期稳定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付股市的日常波动;长期稳定机制的主要功效在于对付股市的基本波动。但二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基础和前提。比较而言,成熟股市比较关注长期稳定机制的构建,而新兴股市则比较重视短期稳定机制的设计;作为“新兴+转轨”的中国股市,既要致力于短期稳定机制的设计,也要致力于长期稳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本质原因在于制度控制缺陷。在目前股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阶段,要特别注意化解引起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制度风险。具体建议是:实现证券监管市场化以取代行政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严格上市公司质量标准;规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GMM方法对我国2000—2012年上市银行资本缓冲与股市周期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显著的逆股市周期效应;股市会通过银行信贷影响银行资本缓冲;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和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的资本缓冲均具有逆股市周期效应,但中小型股份制银行资本缓冲与股市周期的同向变动关系更为紧密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A股与亚洲几个主要股市之间的联动性和风险传导效应进一步增强,而波动溢出效应是不同股市间风险传导路径和方向的重要指标。通过运用二元GARCH—BEKK(1,1)模型对A股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亚洲主要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表明:A股与中国香港港、印度股市呈现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与日本股市呈现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但与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三地股市不呈现波动溢出效应。文章力图揭示A股与亚洲几个主要股市的风险传导效应,以期为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风险防范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股市空前高涨和流动性过剩成为经济发展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中国股市高位波动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流动性过剩对于股市繁荣具有助推作用,宏观经济景气是中国股市"走牛"的实体保证,居民储蓄已经成为股市波动的风向标,而股市与房市由于资金密集的特性一起承担起过剩流动性分流的主渠道.得出的最基本结论:流动性过剩和股市高涨的大背景,给做强、做大以股市为中心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以《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好淡指数做为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运用GARCH模型,对我国投资者情绪波动性和股市收益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存在ARCH效应,且对股市收益具有“溢出效应”;投资者情绪指数未来预期的时间长度应以月度为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运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研究在宣布国有股减持前后两个阶段的我国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反映了中国股市的决策者推出的一些鼓励政策,刺激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使中国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以ICSS方法为基础,使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了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波动过程的变结构与长期记忆性的相关关系,对中国股市日间收益波动方差序列的长期记忆性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股市日间收益波动的方差序列存在显著的长期记忆性,并且在剔除了变结构的因素之后,其波动无断点的方差序列仍然存在长期记忆性,但程度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未被考虑的体制变化是长期记忆性的影响因素,但不能解释全部的长期记忆性。  相似文献   

20.
涨跌停机制对上海股市效率和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涨跌停机制是对证券的每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或每日最高涨跌幅度进行的限制,旨在降低股市波动,提高市场效率。用带有涨跌停虚拟变量的GARCH(1,1)模型,对上海股市交易最为活跃的30支股票在涨跌停机制影响下的鞅假设和收益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当前10%的涨跌幅价格限制率会降低市场效率,而且不能降低市场的波动。因此,我国应取消或放宽当前的涨跌幅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