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大豆产业安全预警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证大豆产业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豆消费不断提高,产量不断下降,我国大豆产业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通过控制大豆生产、贸易、价格和大豆深加工控制整个产业链,对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相关产业形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威胁整个粮食产业安全。对大豆产业安全设立预警系统,准确评估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2011年数据判断,目前我国大豆产业仍处于危机状态。因此,要提高大豆产量,降低产豆成本;完善大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实施大豆及其农产品外资准入及反垄断制度;建立大豆行业协会,发展我国大豆相关企业品牌;保障大豆价格,提高定价权能力;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提高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控制强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取消大豆进口贸易管制以后,国外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我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由于大豆进口量连年攀升,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大豆需求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引发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当前中国大豆面临严重危机,与其他大豆生产国相比,中国大豆缺少比较优势。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涉及到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国进口大豆的用途、食用豆油的传统地位以及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考虑。面对这一危机,需要中国及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以解决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理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提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创造非转基因大豆的中国品牌,促使中国进口大豆来源国多元化,争取中国对大豆的定价权同时鼓励种植大豆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尹广明 《兰州学刊》2014,(12):66-70
20世纪初,因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东北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东北大豆自身的比较优势等有利条件,东北大豆出口迅速发展并走向繁荣,到20世纪20年代末,东北地区大豆产品出口占全国此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以上。在大豆出口带动下,东北地区出口贸易额占当时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3。由于大豆出口的刺激,东北大豆种植面积骤增,最终形成大豆商品生产基地,并加速了近代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带动了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重新分工的变革,并且这场变革主要是以各国资源禀赋条件及其比较优势为依据的变革。我国大豆产业所发生的剧变正是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的一个缩影,在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及比较优势下,现行大豆贸易政策是必然的选择。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农产品产业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抓住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国际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6.
何秀荣 《河北学刊》2024,(3):135-146
目前,中国大豆单产存在水平低、提升慢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大豆技术进步国际差距在扩大,国内始终低于争地作物玉米的技术进步,从技术进步角度进一步弱化了国产大豆竞争力。为此,应以高产优先为大豆育种重点目标,以黑蒙皖川四省区为大豆单产主攻区域,以技术、设施、制度配套为单产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大豆吉育47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土培法研究了施磷对水分胁迫下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大豆增施磷肥可以使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降低,提高其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豆吉育47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土培法研究了施磷量对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大豆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能相对增加水分胁迫下大豆根系干物重和大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提高根系活力。所以,在干旱条件下对大豆施用磷肥能提高其根系代谢活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豆豉是用黑大豆或黄大豆经蒸熟后发酵制成的,为我国传统调味佳品。豆豉按风味分有淡、咸、辣、香和臭等类型。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时期,由于受"九一八"事变引起的社会经济动乱和中苏的经济制裁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大豆三品出口市场恶化,出口量减少。伪满洲国也推行由小麦、棉花等日本特需农作物代替大豆生产的政策。随后,大豆价格回升缓慢,大豆与粮食作物之间的价格差距拉大,阻碍了以大豆生产为主的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从1939年开始,伪满洲国实施农产品公定收购价格制之后,由于公定收购价格的掠夺性,特别是大豆公定收购价格远低于大豆生产费,导致了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振和衰退,伪满洲国农业生产始终未能恢复到1931年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吃掉高血脂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日常饮食中的许多食物,其实就是很好的降血脂良药。 大豆: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三者均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尤其重要的是。大豆及其制品中还含有大豆皂苷,这种物质能有效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2.
豆豉是用黑大豆或黄大豆经蒸熟后发酵制成的,为我国传统调味佳品.豆豉按风味分有淡、咸、辣、香和臭等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新形势1、经济环境变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D)进程的日益临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机遇而言:一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具体表现为,国内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产品如玉米、小麦、油料、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将逐渐减少,而水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以及畜禽、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将逐步增加。二是有利于技术引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就冲击而言: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大…  相似文献   

1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攻占我国东北.当时我国东北有三千多万人口,面积占全国领土的1/10,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东北特产大豆,占当时世界大豆总产量60%以上,其70%销往国外.在1927年.豆类及其产品取代生丝,占中国出口贸易额的第一位.东北矿藏也非常丰富.拥有占全国30%以上的煤矿,70%以上的铁矿,半数以上的石油.在对外贸易中.东北地区是历史上中国唯一的出超地区,1931年出超近1.7亿海关两.这样巨大的外贸出超.形成对关内商品的巨大购买力.当时我国内外贸易格局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该法生产的豆腐光滑、细腻、口感良好,且产量比传统方法生产提高11%~30%。 1.将大豆反复冲洗除杂,浸泡,使其增重2.2~2.5 倍。浸泡时间夏季为10小时,冬季为20小时。除掉豆皮, 将大豆冻结。将冻结后的去皮大豆粉碎呈糊状,其含水量为大豆原重量的10~11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芝加哥交易所和大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联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连期货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较高的关联性。相对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大连期货交易市场在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小。结合中国对大宗商品的管制政策,在进一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实现本国区域定价中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西通商以来,继茶叶和生丝之后,到本世纪20年代,大豆及豆制品成为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额20%以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大豆生产国,为什么到了20世纪初大豆贸易才有了急剧的发展?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其中的原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家庭科技》2009,(3):33-33
多吃富含激素的天然食品 大豆、石榴、淮山、当归、小茴香、雪蛤、蜂王浆等都是含有激素的天然食品,女性不妨多吃.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喝豆浆或者豆奶.因为大豆含有双向调节功能的微量雌激素.40岁之前女人服用大豆就够了,40岁之后可补充雪蛤或蜂王浆,可以让更年期延后而且减轻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9.
试论清末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北大仓”之美誉。本文利用大量新发掘的原始档案和中外文献资料,对清末东北官荒大规模开发和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长与商品贸易发展,商品粮生产布局及冀成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东北耕地面积在辛亥革命前就已超亿亩,粮食产量达800多万吨,人均占有量在500公斤以上。随着“南豆北麦”商品粮生产基本格局的形成,东北成为世界闻名的大豆和小麦生产及输出基地。大豆和小麦除输入关内外,还远销俄国、日本、南洋及欧美各地。东北商品粮基地在清末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将谷物、豆类、薯类共同列入粮食统计范畴。这一做法与国际通行惯例差异较大,而且随着大豆、薯类等部分作物实际用途的改变,继续沿用该统计口径不利于厘清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更好地适应新型粮食安全观,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粮食安全水平,以及更顺利地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现行粮食统计口径十分必要。同时,为有效对接调整粮食统计口径带来的政策制度方面的变化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在调整过程中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