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有关拟亲属称谓的差异源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本文从社交指示语的角度,结合译例分析,阐释汉语中拟亲属称谓的语用功能及其英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特征,它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丰富、复杂,而后者简单、概括。这些差异准确地映射出其背后的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隐蔽在汉英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深层文化分别是由等级观念造成的长幼亲疏尊卑分明的中国文化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带来的人人平等观念的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举例对亲属称谓词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和语用的比较。说明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词存在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现象。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亲属称谓词的跨中西的文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 ,试图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英亲属称谓体系存在巨大差异,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分析了文化语境在亲属称谓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析汉英委婉语的社会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出发,根据社会价值差异,宗教信仰以及伦理文化的差异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委婉语的表达形式,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考察汉英感觉词引申义的重合与分歧 ,试图对语言间共性和差异原因的研究作些有益的工作。汉英感觉词引申义有不少重合现象 ,这是由于人类生理一致性和思维普遍性造成的 ,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前者。汉英感觉词分歧之处更多 ,可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可理解的 ,一种是不可理解的。可理解的差异不是由于思维或文化造成的 ,不可理解的差异是不同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 ,也存在思维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称谓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习俗词,其文化内涵因民族、地域而不同,并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汉英称谓词都具有交际功能,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存在着差异。对这些因素的忽视会给称谓交际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就汉英称谓词的文化内涵入手,对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分类、功能和语用交际进行对比分析,从宗法制度、传统观念、社会权势关系、价值取向、礼教传统和思维方式上探索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还是文化的载体。汉英亲属称谓语在具体内容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 ,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 ,更蕴涵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该文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对比 ,认为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等级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各种语言都有其亲属词体系,却同中有异。文章介绍了亲属词的分类,从有无长幼的次序、有无性别的差异、有无姻亲和血亲的区分以及有无父系和母系亲属的区分四个方面列表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亲属词的不同,继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别的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中,称谓语的使用有极大的不同。在亲属称谓方面,汉语比西语更加细化,不但讲究礼数,区分谦辞和敬辞,还区分直旁系远近亲等。在社会称谓方面,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更加丰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中西不同的历史、观念和宗教信仰。只有掌握其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从英汉习语看动物名称的隐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本从习语中动物名词的隐喻义出发,探讨它们在英汉语言中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以便掌握它们各自的隐喻观,更好的进行跨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文化因素是翻译中很难处理的内容,特别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所特有的东西在翻译时更难把握.笔者用了较多的笔墨介绍了在翻译实践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从亲属称谓和习语到典故、谚语等比较典型的现象入手,细致分析并指出了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调查上海话和东北话中亲属称呼语泛化的类型和使用范围,比较称呼语亲属词在这两种方言中泛化的不同特点,探索这种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襄陵话俗称红卫话,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其亲属称谓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独具特色。襄陵农村家庭中祖孙三代人由于价值观等原因在亲属称谓语的使用和亲属称谓的语音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运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以襄陵话的亲属称谓为主要研究对象,整理出了襄陵音系。采用矩阵的形式对襄陵亲属称谓语进行了概括和语义描述。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襄陵方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习者确定英语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而避免在汉英翻译时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大量的委婉语。委婉语的使用是由人类共同的趋美心理所致,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各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又决定了委婉语之间的差异。文章从相貌与生理缺陷、疾病与生育、年老、贫穷等几方面就维汉委婉语的异同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亲属称谓词是人类较早出现的词汇,是民族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和使用特点体现了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黔东方言苗语亲属称谓有其独自的特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观察了苗族的婚姻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并阐释隐蔽其中的交互从表婚、姨表不婚、逆缘婚、对偶婚等婚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