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刘凯 《金陵瞭望》2006,(17):21-21
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通过具体载体来落实。南京顺天实业集团公司把投资方向放在文化产业的载体平台的建设上。目前.已开工建设“江苏文化产业园”和“世界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大载体平台.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被市列为重点培育的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里.该公司就占了2个。第一个是“江苏文化产业园”.江苏文化产业园是由省、市、区人民政府,南京顺天实业集团公司联合打造的以动漫动画为主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同时包含音像图书展销、书画艺术拍卖、影视电影制作及文化用品批销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逐渐突破地理局限呈现出虚拟集聚的新趋势。文化产业地理集聚主要依托地理生产链上的相关企业形成延展,而其虚拟集聚则借助信息网络实现了跨区域合作。基于文化企业专利数据,使用统计分析与结构洞法对文化产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组织特征加以洞察,结果表明: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是我国文化产业地理集聚的中心;文化产业虚拟集聚则以江苏和北京为重要节点辐射全国。但文化产业的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并非替代关系,它们彼此影响、互为促进。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落实文化科技政策,加强技术投入,完善文化产业集群治理,通过协同地理与虚拟集群的双重优势,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全世界有关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创意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文化地产为保障、文化旅游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文化传播为宗旨”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对提升地产品质,拉动地产行业回升,刺激国家经济活力也有着积极意义。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必须创新政府管理形式;重视软环境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产、学、研通力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时代的大趋势,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推动那个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首先,社会文化心理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动力;其次,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决定那个时代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内容;第三,党的文艺路线永远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指路明灯;第四,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激发当代文化产业的创意火花;第五,动态的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产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心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全世界有关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创意城市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文化地产为保障、文化旅游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文化传播为宗旨”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对提升地产品质,拉动地产行业回升,刺激国家经济活力也有着积极意义。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示范基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缺乏统一规划,综合基地功能单一,产业集聚化程度低;各基地之间横向联系和合作不够紧密,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等。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必须创新政府管理形式;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打造品牌;重视软环境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重视人才培养,形成产、学、研通力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极。江苏省明确提出将在2012年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加快发展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同时,加快开发江苏沿海文化产业,需要从政府组织、行业管理、资金支持、政策辅助等方面提供条件,确保江苏沿海与江苏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构筑新的文化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专业技术、产业技术体系化发展的格局,并在支撑发展的对策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以创意作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灵魂,进而重新评估设计对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价值;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本土文化创意作为发展文化产业链的基础;以适宜灵活的政策作为文化科技发展的保证。这启示我们应该考虑从国家、产业和产品三个层面同步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环境、产业业绩与成长能力。文化旅游是以文化旅游吸引物及休闲娱乐方式为对象,以获得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提升文化内涵为目的的一切自然和人为旅游活动的集合。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组成了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公式可以衡量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小,并可根据竞争力得分对竞争力进行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文化产业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市场性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产业三个部分组成。为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英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法律保障体系;合理利用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属于本土的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法律保障体系;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数字化文化产业发展配套体系;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建立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所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倡导下,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前旅游的主导。然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模式选择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以广西红水河都安三岛湾为例,针对国内目前主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给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文化产业开发与政府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政府公共财政政策是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和有效手段。江苏沿海三市地缘相亲,优势彰显,文化资源互补性强,具有协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在江苏沿海开发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购买、扶持引导、税收返还等合理、有效、适度的积极公共财政政策,扶持沿海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沿海文化产业的积聚度和带动能力,从而不仅使文化产业开发与沿海开发的同步,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区域视角下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和产业集群特征,区域性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产条件、基础条件、支撑产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在2009年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的10个省市的区域比较中,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总体水平不高、缺乏亮点等问题,因此,应从培育新型生产主体、创新文化产业链等方面提升江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创新性课题,是对文化遗产开展生态性、整体性、系统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也是以创新思路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模式和良好载体,既符合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也有助于积聚各类文化要素,协调各类文化关系,用活各类文化资源,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连云港云台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山地区域,区域内有江苏省特有的山海文化、淮盐文化、渔俗文化、生态文化、徐福文化、《西游记》文化、《镜花缘》文化、大陆桥文化等多种文化要素,便于集中性地开展文化保护,发展文化产业,方便文化消费,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江苏省沿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导产业特征和江苏制造业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根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联效应、比较优势、就业功能和技术密集度等基准建立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多指标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制造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最终确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为江苏制造业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5.
江淮东部沿海海盐发展的历史见证——串场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场河位于江苏沿海北部,是从宋代开始逐步形成的人工运河,因串通诸多盐场而得名。串场河沿线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重要的海盐产区,汉代的海盐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唐宋以后因该地区海盐业的发达和实际需要逐步开挖形成淮盐重要的运输线,从而也带来了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并与大运河一起共同铸就了江淮海盐辉煌历史的姊妹篇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的现代发展需要把握时机,从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联动机制,实现“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传承本土文化,激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从国内来看,目前已有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江西、甘肃、四川、河南、山西、河北、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十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本文试图从西方和中国具体国情对比分析的角度论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模式,以期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全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亦是华中八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属于物产丰富的平原水网地区,襟江带海,人口众多,工商业活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交通便利,又靠近宁沪杭等大都市,文化名人聚集,知识分子众多,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赵本夫是苏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这一文化的解剖者。通过对浓厚的苏北乡土气息、历史风情的全面关照、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及地方化的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赵本夫作品与苏北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