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每一个孩子,其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朵花都盛开。教育的过程就是种花,唯有潜心,沉下心来,专心致志,教育才会变得鲜活;唯有笃行,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教育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潜心笃行,静待花开。作为普通高中教育的实践者,要具备"五心"。牢记初心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教育初心,但当前的教育难免功利和浮躁,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相似文献   

2.
他在10岁的时候才上一年级,而同样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个故事: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一会儿,另-个也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手指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这位母亲会沉思什么呢?在我看来,花与刺共存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美与丑总是相辅相成,所以对待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次师资培训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最好的他。"此时觉得身上的担子好重,我们承担的不光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多的是针对不同的孩子如何帮助他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告诉自己要不断学习,针对不同的孩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9):22-25
在一个花园的中央,长着一丛玫瑰,上面开满了花儿。其中最美的一朵花上,住着一个花仙子。他那么小,人的眼睛都看不到。在这朵花的每一个花瓣后面,都有一个他的卧室。他长得像最好看的孩子一样美丽,翅膀从肩部一直垂到脚跟。啊,他的房间里多香呀!墙壁多么干净明亮呀!它们都是用浅红色的玫瑰花瓣做成的。  相似文献   

6.
田小雪 《社区》2013,(3):61
我曾无数次听人说,以色列是一个创业的国度,平均每2000名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人创业。"创业者的年龄正越来越年轻。"这个结论来自乔恩·米德维,以色列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越来越关注自己孩子的朋友们的那些生意经。这些小创业者的年纪从14岁到20多岁不等。现在,这群孩子手中已经得到的创业资本最低有50万美元,最高则达到4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小天使     
《阅读与作文》2009,(4):24-27
“只要一个好孩子死了,一个天使就会降临人间,抱起死去的孩子,展开自己巨大的翅膀,飞过孩子喜欢的所有地方,采一大把花儿,带到上帝那里。这些花儿在天上开得会比在地上还要美丽。上帝会把这些花儿紧紧贴在胸前,但他只吻自己最喜欢的那朵花儿。然后,这朵花儿就被赋予了声音,可以加入人群中唱赞美诗了。”  相似文献   

8.
总感觉,自己是突然做妈妈的,常常觉得有些不知所措。自己都像一个孩子,该怎么做妈妈呢?只好以着自己的本能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了。这里所谈,也真的只是经验之谈而已。对于孩子,每一个做父母的大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但自己作为教师,我相信每一位同仁们都会希  相似文献   

9.
林业凯 《新少年》2012,(Z1):60-61
"千年老妖"是他给自己起的外号。其实他才13岁,为什么就叫"千年老妖"呢?原因当然很多了。这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是班里的尖子生。可在生活中,他却总觉得自己很孤独,常常愁眉不展。他父亲在外地打工,数月才能回家一次,每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苦。母亲总是不停抱怨,只要他一犯错,妈妈就哭个没完,边哭边唠叨,说自己命苦,日子过得差,孩子也不懂事……他听不得哭声,幼小的心灵却时常被哭声所笼罩。于是他很消沉。  相似文献   

10.
一、系列法的发现苟英回家休暑假时发现,当他外出时,他三岁的侄子已经开始学说法语了。这三岁孩子已经成功地并且轻易地对付了的任务,正是苟英虽然做了大量努力却还认为是不可能对付的。这个发现令人相当窘迫。于是苟英利用暑假试图探明这三岁孩子学习语言的门径。一天,这孩子和母亲一起去磨粉厂进行了他的首次参观活动。苟英描写这孩子怎样“从磨粉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他想看每一件东西,听到每样东西的名称,理解每样东西的作用。每样东西都必须向他解释。……他好奇地查问筛面机、磨石和送料斗;他让人打开面粉仓库;他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少年在山上放羊的时候看见脚边有一朵漂亮的小花——他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么漂亮的小花!他禁不住单脚跪下去,把那朵花拔起来,放到自己的眼前看,少年被它的美陶醉了。他刚要把那朵花贴到脸上,就听见"嘎"的一生巨响,抬头看时,面前的大石壁开了一道拱门,阳光斜照进拱门里,少年看到里面有数不尽的黄金、珠宝在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2.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像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良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那些愚蠢的知识而变得低下,他们的想像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虚弱。一个孩子在3岁的时候可以讲出各种美丽的童话,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跟动物交流情感。一个25岁的成年人早已经不相信童话了,他认为除了自己,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动物除了做宠物,就是用来食用。一个3岁的孩子最信赖的人,是最亲近自己、最爱自己的人。一个25岁的人最信赖的,是能够提拔自己…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6):23-24
他小时候并不活泼,而且反应比较迟钝,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他不是哑巴。同龄孩子都开始说话了,他才咿呀学语,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Z1)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相似文献   

15.
昱琨 《社区》2009,(18):4-4
有一类孩子,他们的家长即使动用了自己毕生的社会关系也很难让孩子入托——只因为孩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的一位同事孩子在3岁时他就为孩子入托的事四处“奔走找关系”,如今孩子6岁了,还是没有一个幼儿园愿意收他人园。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是“不一样的人”。有一次,单位组织春游,这位同事带来自己的小孩,这个小孩听到别的孩子在讲幼儿园里事情时,眼里有泪光,我当场看了,也禁不住想哭。  相似文献   

16.
这个孩子自小生得瘦弱,人又腼腆,天生一副胆小模样。家人见了,都摇头叹息,担心这孩子将来养活不了自己。19岁那年,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他来到农村插队,农场方面安  相似文献   

17.
吴朝金 《社区》2012,(2):18
2011年9月底,家住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北城街道濂溪路社区80多岁的游大爷过世了。从重病期间照顾到后事料理,钟安贵一一参与,他说:"我希望以后也有人这样照料我。"和游大爷一样,钟安贵也是一名孤寡老人,只不过,他比游大爷年轻20岁左右。为什么会由60来岁的钟安贵来照顾游大爷呢?原来,钟大爷正为自己将来能有人照料而存时间呢。濂溪路社区负责人曹兰介绍,钟安贵现在每参加一次志愿者工作,都会在自己的"时间银行"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08,(21):55-55
把鼻子拿下来润克是一个4岁的孩子,他对整个世界都很好奇。有一次,爷爷把自己的假牙拿出来冲洗,润克就开始对他爷爷的假牙非常好奇。看到那些牙被拿下来  相似文献   

19.
木梅 《社区》2013,(11):23-23
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他的某个亲人即将永远地离开。不避讳,不掩饰,让孩子知道当下的真实状况,直面现实。这是我在法国卡仰大学交流学术期间见到的贾斯汀教育子女的一种方式。据他们介绍.在法国几乎每对父母都是这样做的,他们认为大人不应该剥夺孩子哀伤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韩爱青 《社区》2012,(23):54
社区心理救助怎样救?仅靠一席感人肺腑的话或许难以让一个没有依靠的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16岁的张冬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但幸运的是,居委会从他7岁开始就照顾他,如今他如愿成为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的一名新生。他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因为他不缺少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