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周燕  郭偲偲  张麒麟 《管理科学》2015,28(3):130-142
研究个人社会网络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能够提高搭便车行为的控制效果.基于损失厌恶理论和羊群效应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引入信息公开和信息封闭两种信息条件,研究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通过z-tree软件和调查问卷收集个人信息,运用非参数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统计方法,对249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信息条件下的搭便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公开条件下,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有直接作用,社会网络不仅对性别、博弈论知识、收入水平、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搭便车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对投资收益率和罚金比率的调节作用也较为显著;在信息封闭条件下,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且社会网络仅对年龄和收入水平与搭便车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将信息结合传统的奖惩机制来控制搭便车行为将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两类企业公开信息及其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当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开信息和反映企业能力的公开信息同时出现时,两种信息会以怎样的交互模式、通过怎样的机制共同影响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强度.以快餐行业公司为对象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控制已有关系强度后,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开信息会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反映企业能力的公开信息对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评价以及与消费者-品牌的关系强度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两种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形式与公平启发理论的预测相符.此外,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在企业公开信息对关系强度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研究了随机需求下"搭便车"行为和渠道间缺货替代行为对供应链库存竞争与促销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式决策下,网络渠道替代率越高,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越大,同样的零售渠道替代率越高,制造商会为网络渠道提供更多的库存;而"搭便车"行为对零售商与制造商订购量的影响则取决于渠道替代率的变化,但"搭便车"行为会降低零售商促销努力水平。数值分析发现: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最优订购量随"搭便车"行为的增加而减少。然而制造商的最优库存量并非随着"搭便车"行为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是制造商网络渠道最优库存量取决于市场需求对传统零售渠道促销努力水平的弹性系数,即制造商网络渠道最优库存量随"搭便车"行为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通过比较发现在不同的"搭便车"行为程度、传统零售渠道替代率、网络渠道替代率下,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期望收益大于分散式决策下供应链期望总收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框架效应理论,分析阈值型社交推介情境下,收益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信息呈现框架效应的差异性。应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信息呈现对用户推介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收益导向型信息呈现更有利于激励用户参与推介活动,用户的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具有中介效应;成本导向型信息呈现与个体调节定向相匹配时,可以降低预防定向型用户的感知成本,提高预防定向型用户的推介意愿;收益导向型信息呈现与个体调节定向相匹配时,可以提高促进定向型用户的收益感知,降低成本感知,提高促进定向型用户的推介意愿。  相似文献   

5.
研究制造商控制机制、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与供应商绩效间的关系,揭示控制机制通过影响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对提高供应商绩效的作用,利用163份制造商与供应商配对样本,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法和分离回归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机制对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关系规范机制对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契约机制与关系规范机制的互补作用对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关系规范控制对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在高环境波动下的影响效果要强于低环境波动下的影响效果,而契约控制对关系柔性和信息共享在高环境波动和低环境波动两种情况下并没有不同.供应商单边合作行为对供应商绩效的显著积极影响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具有差异化选择特征的复杂社会网络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有时会偏好与他人保持差异,例如搭便车者总是选择与邻居相反的策略.利用反协调博弈刻画了个体的差异化选择特征,分析了复杂社会网络上的扩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这类扩散总能成功,当采用策略的风险占优程度越高时,同质性网络中的采用者数量越多,而异质性网络中的采用者数量可能减少,且存在惟一的最优风险占优度.网络结构特征变化能够显著影响采用者数量,则小世界特征的影响效果取决于策略是否风险占优,而平均度和异质性的影响效果还需要考虑策略风险占优度的大小.若个体对邻居信息出现认知偏差,会显著改变最终的采用者个数.因此,通过调整个体采用收益、认知程度和个体间相互联系,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具有差异化选择特征的扩散,如度假产品、奢侈品、搭便车行为、流行与时尚等.  相似文献   

7.
专利联盟的专利交叉许可机制使专利具有了公共品属性,在无有效机制引导下,部分企业搭便车行为必然会影响其他成员持续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联盟稳定发展。本文在公平偏好视角下,构建了专利联盟企业公共品博弈模型,通过利用费米规则在MATLAB上模拟专利联盟企业创新行为演化过程,分析了联盟企业创新行为内在动机,并进一步引入惩罚机制,探究其对联盟企业创新行为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嫉妒参数与羞愧参数之比低于某一阈值时,整个联盟才能呈现出稳定的高研发水平。在利己倾向的公平偏好情景下,在公共品回报乘数越高,却越会刺激搭便车;而在利他倾向的公平偏好情景下,当专利公共品回报乘数增加并超过阈值时,会促使整个联盟企业努力研发,此时许可收益增加也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努力研发积极性,而且当存在联合惩罚机制时,惩罚也更有效果,但惩罚系数与惩罚成本之比必须大于某一阈值,才能抑制企业搭便车行为。最后提出了在专利联盟管理实践中促进企业积极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鉴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监管、学习和声誉机制对联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实验用囚徒困境模型表示联盟成员间的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控制监管力度,逐步引入学习机制和声誉机制来比较分析各机制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监管越完善,越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但其成本也越高;学习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联盟中的学习者也可借助信息优势,在监管严格时回避风险,在监管放松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取短期超额收益;声誉机制的加入使得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减少,联盟企业借助信息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副作用也被消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社交网络中互动行为、不同行为的转变以及网络特征等因素如何影响信息传播效果。根据用户互动特征,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可以被分为社会关注(如浏览信息)、边缘互动(如点赞、收藏信息)、焦点互动(如评价信息)和公开互动(如转发、创造信息)。基于此,本文借鉴SIR模型构建了包含潜在用户、评价者、分享者、收藏者、潜水用户的PRSCL模型,通过仿真得出如下结论:(1)社交互动行为会提高信息传播范围、速度和持续时间。(2)当更多用户从边缘互动和焦点互动转变为公开互动时,传播范围和速度会提高,但持续时间不会受影响;当更多用户从边缘互动和焦点互动转变为社会关注时,传播范围和速度会降低,但持续时间不会受影响;当更多用户长期保持公开互动,或者从不对信息做出反应重新转变为互动行为时,传播范围、速度和持续时间都会提高。(3)更大的用户规模会降低传播速度,但不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更高的网络平均节点度会提高传播速度、降低持续时间,但不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0.
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与终极控制人侵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针对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集团治理现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集团治理的各因素对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在集团治理条件下,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程度的增加,终极控制人采取具有侵占效应的行为的激励越强.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其中,股权结构中的内部股东集团比例增加会强化侵占效应的激励;董事会结构中外部董事比例的增加会抑制终极控制人的侵占效应行为.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对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结构加强监管的同时,正确认识外部董事的作用、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完善内部机制能够取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亲社会行为广告效果的影响机制,从调节聚焦理论出发,选取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公交让座”情境,设计2(受众的调节聚焦特征∶促进聚焦/防御聚焦)×2(信息目标∶自己/他人)×2(信息框架∶损失/获得)心理学实验室实验,研究不同亲社会行为广告信息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获得”信息框架对促进聚焦人群亲社会行为意向有积极影响;“损失”信息框架对防御聚焦人群亲社会行为意向有积极影响;信息组合策略强调“他人损失”时对防御聚焦人群亲社会行为意向的积极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彭茜  庄贵军  岑成德 《管理学报》2009,6(7):930-938
以组织行为和管理理论中关于群体内聚力的讨论为基础,实证探讨了中国酒店企业中,领导行为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以及群体内聚力与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会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但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不显著;群体内聚力对员工工作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对于人际关系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对于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部分的中介作用,但对于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却无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单位的领导者都希望下属诚信正直、忠于职守、执行力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下属常常出现偷懒、"搭便车"、损公肥私、敷衍了事等投机行为。下属投机行为对个人、单位和社会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对于下属个人而言,由于投机行为,优秀的下属可能变得平庸、无所作为;对于单位而言,由于投机行为,单位战略管理目标不能实现,导致单位陷入困境,甚至威胁单位的生存;对于社会而言,投机行为会导致社会诚信缺失,败坏社  相似文献   

14.
从异质信念的视角出发,以我国融券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票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卖空机制可以通过反映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其次,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随着卖空机制的逐步深入逐步加深;最后,卖空者不仅会对市场上的公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会通过挖掘公司的私有信息进行交易,这都有利于信息更好的融入股价.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量越大,投资者越能够通过卖空反映其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卖空者能够识别出高估的股票且具有私有信息.本文的研究为国内外关于卖空机制是否提高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本文关于卖空者信息来源的结论也统一了前人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在制造商主导的二层双渠道供应链背景下,考察由于实体店促销努力而新进入市场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刻画供应链定价和促销策略发生的变化,并设计一个制造商分担实体店促销努力成本的协调机制来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研究发现:(1)促销成本分担机制的介入将同时提高实体店零售价格和网店直销价格,但无论是否存在促销成本分担机制,网店直销价格均显著低于实体店零售价格;(2)新进入市场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将会显著降低实体店促销努力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3)促销成本分担机制可以实现制造商和实体店双方利润水平的Pareto改进。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促销成本分担机制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博弈模型发现,在信息完全的条件下,由于个体的自利将导致创新投入行为的事前效率低下,而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产生的羊群行为会使得搭便车的企图落空,因而具有改善这种低效困境的作用。接下来将模型参数化,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以高年级本科生为被试对象,对理论的预测进行实际验证。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①完全信息条件下行动的事前效率是一个逐渐降低的过程,趋于理论的均衡但又不稳定于其上;②羊群行为确实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制造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直销,以及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线上零售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分销两种制造商双渠道模式,研究“搭便车”行为下制造商模式选择和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发现: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与“搭便车”行为程度、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价格敏感系数等有关。尤其当消费者受到的服务且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同时,制造商会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进一步分析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和网络渠道偏好对制造商渠道选择和定价决策影响发现,制造商在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比较低时应选择网络分销双渠道模式,而当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和“搭便车”行为程度都比较高时,制造商应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或“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两种模式下批发价格应设置的更低。网络直销渠道模式下“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的更低,而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得更高。  相似文献   

18.
"预算公开—媒体问责—政府回应"是提升政府治理,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13年间中国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质询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媒体质询显著提升了政府回应的可能性;且媒体质询密集度越高,政府回应速度越快;质询传播范围越广,回应质量越高。进一步发现,媒体对不同级别政府与不同类型信息("三公"与非"三公"、预算与决算)的问责效果存在差异,其可能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同的预算调整能力与问责压力影响了其回应的意愿和行为。本文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实证分析了政府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效果与作用机理,更在于揭示了媒体问责机制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现有理论认为,不公正评价的存在会降低卖家的合作动机和市场效率.本文用实验法对比研究了三个不同的在线交易市场,即无评价市场,公正评价市场和不公正评价市场.实验发现,不公正评价对买家和卖家的整体行为以及在线交易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评价的信誉机制仍然是有效的.研究发现,不公正评价会引发买家的“自校正”行为和“个人经验倚重”行为,从而减弱了它对买家的干扰;同时,不公正评价会对卖家产生“诱导”和“督促”双重作用,它们的效果相反,导致不公正评价对卖家的影响亦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0.
宋之杰  孙其龙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12-115,138
将Lars Wiethaus模型中的吸收能力提出了简化表达,研究竞争企业在吸收能力、研发水平、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首先,企业选择吸收能力;然后,企业决定R&D支出;最后.企业进行古诺特产量竞争.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研发不舍作时,单个企业的最优吸收能力与对手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有关;吸收能力较小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陷入了"囚徒困境"问题;研发合作会内部化企业的"搭便车"行为;研发合作时的研发成果、利润都要比不合作时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