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验证了个体调节聚焦与拟人化类型的交互对品牌评价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实验表明,防御聚焦的消费者对温暖型拟人化品牌评价更高,其中共有关系规范起中介作用;促进聚焦的消费者对能力型拟人化品牌评价更高,其中交换关系规范起中介作用。低感知风险情境下,防御聚焦(促进聚焦)的消费者更倾向温暖型(能力型)拟人化品牌;高感知风险情境下,无论消费者调节聚焦类型如何,都更偏好能力型的拟人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曹颖  符国群 《管理学报》2012,(5):723-728
运用2个实验探讨了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评价品牌延伸产生的影响。实验1表明,"使用者形象一致性"与"产品相似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时,消费者根据延伸产品与"原产品"的相似性或延伸产品的"远"、"近"对品牌延伸做出评价;此时,"近"的延伸较"远"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不一致时,"远"的延伸反而比"近"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实验2表明,母品牌使用者刻板印象的强、弱,会调节"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延伸评价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强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会对延伸评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较弱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不会对延伸评价形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符国群  丁嘉莉 《管理学报》2008,5(4):528-536
通过运用2水平产品功能类似、2水平形象一致和3水平拥有者关系(母品牌拥有者、竞争品牌拥有者、未使用者)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消费群体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发现延伸产品与原产品功能类似性、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接受延伸产品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因拥有关系而异:母品牌拥有者主要是根据形象一致,竞争品牌拥有者和未使用者主要是根据功能类似对延伸做出评价;竞争品牌使用者则对形象不一致的延伸给予更高的评价。在接触延伸信息后的母品牌评价中,母品牌拥有者的评价与功能一致性正相关,未使用者的评价与形象一致性正相关,而形象与功能一致性对竞争品牌拥有者的评价没有影响。据此推断,延伸评价不一定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转移过程",而更可能是"利益追求"或"利益驱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论学术或实践界都相当重视且试图探讨消费者个人特质在品牌延伸领域中的角色,本研究拟扩充此观点,导入多样化寻觅及内在控制这两个人格特质,检验这些变量如何调节品牌延伸相似度与品牌延伸评估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设计,分别以皮夹及帆布鞋为延伸产品,搭配不同产品类别的真实品牌及虚拟情境来操纵延伸相似度,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延伸相似度正向影响品牌延伸评估;(2)对于多样化寻觅特质愈高的消费者,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估的正向影响愈强;(3)对于内在控制特质愈高的消费者,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估的正向影响愈强,此一结果与假设预期相反。本研究对理论及实践提供启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春玲  李飞  薛镭  陈浩 《管理世界》2012,(6):147-162
成功品牌延伸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是未解的难题。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成功进行品牌延伸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以上海家化、云南白药和晨光文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二手资料收集、数据编码、编码关联性分析等研究过程,对中国情境下如何成功进行品牌延伸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品牌延伸成功影响因素包括母品牌特征、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关系、延伸产品营销环境、延伸产品特征共4个层面的10个因素;(2)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其中核心影响因素为延伸产品营销支持、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契合度、母品牌实力和延伸产品目标顾客因素;(3)各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韩冰  王良燕  樊骅 《管理科学》2016,29(3):71-80
把对消费者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扩展到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中,旨在探讨品牌关系类型(交换型vs.共享型)与消费者社会阶层(高vs.低)的交互效应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并且考察企业管理者如何将品牌关系作为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判断消费者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通过验证消费者期望确认的中介效用,解释对品牌评价产生交互效应的理论作用机制。通过3项对中国真实消费者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实验研究,采用聚光分析、方差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与消费者社会阶层存在匹配效应,进而影响对品牌的评价。与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相比,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与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相比,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交换型品牌关系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高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共享型品牌关系提供的无条件的关心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满足低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因此,当面临相对应的品牌关系定位时,消费者由于其期望得以确认,对品牌的评价更加积极。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进而选取适当类型的营销策略定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通过探讨品牌关系和社会阶层的匹配效应丰富了品牌关系管理和社会阶层研究的理论应用,为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管理建议。将社会阶层作为提升品牌定位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企业应该认清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与其培育恰当的品牌关系以满足他们的期望。研究结果为企业更好管理品牌提供了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转移,导致制造国影响减弱,这对传统原产地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在区分品牌来源国和产品制造国的基础上,通过把产品属性划分为搜索属性和信任属性,探索品牌来源国如何在属性评价层面上影响消费者。本研究发现,品牌来源国主要在信任属性上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不仅如此,与新手型消费者相比,专家型消费者评价信任属性时更多地受到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凇  黄劲松 《管理评论》2013,(2):98-107,125
企业制定新产品的品牌策略时,需要综合权衡对母品牌形象的利用程度和对母品牌形象的反馈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的广告策略。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的广告态度中介影响模型,实证比较了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策略的反应。结果表明,品牌延伸策略尽管在承担母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下,更多地利用了母品牌形象,但该策略下产品信息对购买的说服效率较低,这说明广告投放的侧重点应在于强化品牌形象;而子品牌策略虽然在降低对母品牌反馈影响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母品牌形象的利用,但该策略下产品信息对购买的说服效率较高,这说明广告投放的侧重点应在于产品的信息说服。该结果可为企业制定品牌策略和广告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提升母品牌的资产价值,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弱化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甚至会出现一损俱损的现象。因此,要综合考虑影响品牌延伸的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品牌延伸的正面效应,有效规避竞争风险。  相似文献   

10.
品牌延伸对品牌权益影响之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品牌延伸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营销策略,也是提升品牌权益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品牌纵向延伸策略对其品牌权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品牌向下延伸会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关于品牌向上延伸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产生正面影响的假设得到部分证实.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林少龙  林月云  陈柄宏 《管理学报》2011,(10):1495-1503
研究了虚拟品牌社群成员的个人特质与品牌社群承诺的关系,并同时检验社群发起形态的干扰角色。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数据,总共调查苹果计算机用户社群、Window Xbox玩家论坛、SONY PSP玩家社群、BMW motor club、裕隆篮球队球迷社群、纽约洋基棒球队球迷俱乐部、LOMO Taiwan Group、Nissan Taiwan club和L A Lakers Fans’club9个虚拟品牌社群的成员,共计回收了212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群成员的自我彰显、自我超越与自我呈现等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品牌社群承诺,社群发起形态对虚拟品牌社群成员个人特质与品牌社群承诺的关系存在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欣  张明立  罗暖 《管理科学》2016,29(6):120-13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关系营销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源于关系营销理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企业界对关系利益存在的认可。企业只有成功地向目标顾客传递卓越的关系利益,才能使消费者愿意维持与品牌的长期关系。        将关系利益理论引入品牌关系的研究,以大众消费品牌为研究背景,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关系利益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结果。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必然会受到消费者和品牌个性特征的影响,从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心理特质出发,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关系利益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将品牌依恋作为研究模型的结果变量。        在回顾和梳理品牌关系、关系利益研究的基础上,融合社会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识别出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中存在信任利益、情感利益、身份象征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4个维度。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品牌形象(品牌声誉和品牌个性)对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有积极的显著影响,与品牌声誉相比,品牌个性对关系利益各维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关系利益对品牌依恋也表现出积极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感知到的自我表达利益影响最为显著;消费者心理特质(社会归属感)在品牌声誉对关系利益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品牌个性与关系利益的调节作用却不显著。        研究结果为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关系营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关系营销和品牌关系理论。消费者能够从长期的品牌关系中获得核心产品或服务以外的关系利益,这些利益会使消费者继续维持与品牌的紧密关系,它为消费者转换品牌树立了一道无形的障碍,因此企业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关系利益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质,针对目标顾客的不同需要设计品牌形象以及品牌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增加品牌资产的两种有效的战略手段,是采用品牌定位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还是利用品牌延伸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沈璐  庄贵军  姝曼 《管理科学》2016,29(1):86-94
已有研究广泛探讨消费者品牌态度对其品牌信息转发行为的影响以及品牌信息转发对接受者的品牌态度和购买决策的影响,但忽略了它对转发者的品牌态度及购买决策的影响。根据自我知觉理论和承诺一致性原则,探讨品牌帖子转发行为是否能反向影响转发者对该品牌的偏好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鉴于因果指向问题不宜采用简单回归分析,因此先后通过一项实验和一项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别采用方差分析、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通过构建两组表示不同的单向因果关系的竞争模型,比较假设模型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品牌帖子转发行为对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消费者将自身的品牌帖子转发行为内部归因为积极的品牌态度,并在承诺一致的压力下强化了对该品牌的偏好;调研结果表明,虽然互为因果的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稍逊于以品牌帖子转发为因、品牌偏好为果的竞争模型,但品牌帖子转发与品牌偏好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也成立。研究结论丰富了对品牌帖子转发行为与品牌偏好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理解,扩展了自我知觉理论和承诺一致性原则的适用情景,即从面对面互动情景扩展至虚拟情景,从产品体验分享行为扩展至品牌信息分享行为;同时,它对指导企业运用品牌帖子转发强化消费者品牌偏好、提升销售绩效也具有实践意义,并提供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推出炫耀性产品时,可以采用两种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为分析企业的炫耀性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博弈论本文建立了无新产品、品牌延伸和新品牌三种模型,并得到了垄断情形与竞争情形下企业在不同品牌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垄断情形下,企业总是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在面临企业竞争时,如果消费者对地位身份不敏感,则企业选择不推出新产品;如果消费者对身份地位敏感,则当创建新品牌成本较小时,企业采用新品牌策略,否则企业选择放弃推出新产品。此外,一定条件下,企业推出新品牌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陈振东 《管理学报》2009,6(7):972-977
通过借助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来分析和研究品牌个性与品牌延伸在品牌年轻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利用调研设计方法来研究其他品牌因素.同时,在5个中国代表性城市:北京(北部)、深圳(南部)、上海(东部)、成都(西部)和武汉(中部)进行了调研.研究结论表明:鲜明的品牌个性和向年轻人市场延伸的举措,能够起到提升品牌形象和扩大品牌知名度的作用.从而使品牌重新获得品牌资产,让已老化的品牌得以年轻化.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n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various context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broad notions of ‘the brand’ and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s risk reducers, simplifiers of choice and guarantee of quality are uncovered. We put forward a notion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s a further step in the branding process, whereby whenever perceived risk and consumer involvement are high,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cts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enabling consumers to maintain cognitive consistency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 Experts' opinions regarding branding in a service context expanded on these concepts. Especially for more intangible offerings, such as financial services, the experts stressed the use of corporate brand identity as the basis of relationship build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and as a means to achiev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vide the focus for homogeneous and consistent service delivery. Finally, we suggest the concept of the service brand as a holistic process begin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m and its staff and coming alive du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taff and customers.  相似文献   

18.
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俊武 《管理学报》2007,4(4):425-430
通过对278个有效样本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品牌态度、契合感知对延伸评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与延伸评价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信任对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