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以有杆抽油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为基础,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考虑悬挂系统弹性的直井和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诊断模型,研究了基于B/S(Brower/Server)模式的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利用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 通过浏览器即可实现对有杆抽油系统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并给出了诊断算例,诊断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基于B/S模式的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对避免井下作业的盲目性,提高系统效率,降低采油成本,实现油田企业信息化和提高油井的科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抽油机井集流伞式分测仪生产测井产液剖面的图版解释法中解释结果与井口计量相比,含水率的解释误差偏大,在对抽油机井产液剖面的井温压力测试资料定性描述、井筒流体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图版的研制与解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抽油机井井下刻度解释方法。该方法在保留图版法逐次逼近插值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流体滑脱模型解释理论对抽油机井生产测井的持水率、含水率和滑脱速度参数进行校正处理,通过井下刻度解释法求得解释层的总流量和含水率值。油田抽油机井资料的实际应用说明,井下刻度解释法较图版法的解释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低压抽油井的特点.运用抽油井井筒中的物质平衡和油井流入动态规律,建立了计算抽油井间歇抽油时问和停泵时问的数学模型。在井筒条件和抽吸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数学模型的求解,可以计算油井的最佳抽油时问和最佳停泵时问。同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优选抽吸参数和泵挂深度。该方法的应用可为低压抽油并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调剖效果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调剖作用机理, 采用包含调剖层和非调剖层的 “多油层”理想地质模型简化实际油层, 建立了多层油藏调剖效果预测解析模型。首先, 根据封堵率的变化评价各理想层的吸水指数, 进而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各层吸水量; 然后, 根据油、 水井间水相渗流阻力和油井井底流压计算不同油井方向的平面分配系数, 计算注水井在不同油井方向上的层内分水量; 最后, 根据油井动态开发数据计算各个油井的分层含水率, 计算油井的受效效果。对一个实际井组的调剖效果进行了测试, 表明预测结果可靠, 有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的储集体有溶洞型、裂缝型、裂缝溶洞型、溶洞裂缝型和缝孔型,导致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油井暴性水淹、油井停喷、产量递降、压水锥无效等复杂难题。可以通过分析水驱曲线的变化来评价不同储层类型或工程措施对生产的影响情况,前人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评价油井见水快慢程度:(1)通过生产曲线形态定性地表征油井见水快慢,将油井划分为缓慢出水型、含水突发上升型和间歇出水型等;(2)简单地用两个时刻含水率之差来评价单井或井与井的含水上升速度。基于评价油井见水快慢的传统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水驱曲线来分析油井动态生产情况,并用一种新的评价指标水油比(拟合直线斜率k)来定量评价油井见水快慢,并最终对塔河四区S48 单元井的含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6.
恶劣行驶环境下的特种车辆对动力性、传动效率要求较高,为此,根据TR50特种车辆的实车数据制定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通过分析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了计算液力变矩器实时传动效率的数学模型。以换挡前后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的变化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贪心算法对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进行优化。分别将优化后和优化前的换挡规律在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模型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换挡规律下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与优化前相比提升较多,其中大于0. 5的效率提升20. 5%,大于0. 6的效率提升16. 6%,各挡位的高效率工作区比例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利用测井资料,在剖析传统的测井评价油(气)层污染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这一现代数理统计新技术来实现测井多参数评定油气层污染程度的方法和技巧;以华北二连油田实际资料为例,建立了测井判释油气层污染的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可行,对污染评价参数预测精度较高,对污染程度评价合理准确,可作为油(气)层污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油井出砂问题,发展了多种防砂技术,然而每种防砂方式有各自的适应性及优缺点.针对目前油井防砂方法优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拟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初选技术上可行的防砂方法,然后利用经济评价模型给出经济有效的防砂方法,再结合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技术上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防砂方法,为油田防砂方法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两口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适合该井的技术合理、经济有效的防砂方法;另外,当模糊数学评价模型与经济评价模型计算结果有差别时,要结合综合因素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利用投入产出盈亏平衡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经济产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3个模型,即企业评价模型、油田评价模型和油井评价模型,为油田企业确定合理的年度产量、年度工作量提供了重要工具,由这3种模型计算的经济产量将是油田企业产量、工作量部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调查中,有一些已知的辅助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提高调查效率。但所利用的辅助信息是未知的,很少见。本文利用二项抽样的方法获得辅助信息,据此,研究了属性特征随机化调查使用辅助信息的比估计方法,设计了比估计模型,将比估计模型在理论上与Warner模型进行了比较,证明此比估计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理论优于Warner模型。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桥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检测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起升电动机与减速器进行振动信号的时域、功率谱、细化谱、倒频谱、包络谱分析,对起升减速器润滑油进行油液分析,由此可以判断起升电动机与减速器故障,结合起升机构定期检验数据得到起升机构运行状态的评判依据。最后建立了起升机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组织专家根据评判依据打分,利用系统的评价功能得到了起升机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弹性模量计算地层含气饱和度丰富了利用测井资料对储集层进行解释、 评价的手段, 提高了含气饱和度这一重要参数的解释精度。由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得到的纵、 横波速度信息以及密度信息可以计算出岩石弹性模量参数。根据 Gassmann 方程所描述的低频情况下岩石颗粒、 岩石骨架和流体体积模量与不同孔隙组分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含气饱和度与地层饱含气、 饱含水时岩石骨架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的关系方程, 从而得到基于弹性模量的地层含气饱和度计算模型。实际测井资料解释处理结果与试油资料符合, 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对城市土地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归纳总结了用于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以期在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中得到应用,并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井口含砂在线监测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油井出砂研究手段。在引进SandQTM 含砂监测系统基础上对其配套技术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FEPG 系统开发了三维声波传导有限元程序,对井口声波测试弯管壁厚进行了优化,建议壁厚为510 mm;其次,建立了近井渗流稳定时间分析有限元模型,优化井口测试程序,结果表明,对于高渗疏松砂岩油藏,生产制度调整后24 h 以内近井渗流即可达到稳定,结合现场实际,将油井工作制度调整频率设计为1 次/d;最后,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对于抽油机及电潜泵井采油树均具有较好适应性,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小的油井适应性强、测试精度高,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大(动力黏度>1 824 mPas)油井,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结合运筹学、管理学和数理经济学的知识,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效率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营评价中取得较好的应用,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利用数学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设备来完成施工任务,对施工企业评价往往只注重其实力和业绩,而没有注意到其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本文设计了施工企业生产效率评价的DEA模型,并进行了实例演算,为建筑施工企业效率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定性研究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总目标出发,利用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经费筹集与分配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系统仿真和政策模拟,最后通过评价技术和优化方法的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管、杆偏磨已成为制约油田采油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统分析了形成管、杆偏磨的因素,提出了治理偏磨的措施,从而有效地延长抽油机井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环境系统的内部结构出发,将资源环境评价体系分为生产系统和环境治理系统,针对该结构建立了扩展强自由处置性下的网络DEA模型——E-NSBM模型,将其与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05-2012年中国各省资源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系统效率普遍较高而环境治理系统效率较低;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系统效率较高,但东部地区环境治理系统效率改进幅度最大;综合效率表现差的省份普遍表现为高的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和硫强度。因此,各省应根据各自发展需要来确定资源环境效率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理论关联式,优化出在一定压力损失下对1μm钠气溶胶颗粒达到最大捕集效率时的湿式文丘里系统最佳操作参数(液滴直径、液气比和喉管气速).该过程已被用于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