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阐述了关于发展省际道路超长客运的基本观点;利用行业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组织权变理论与范围经济理论,解释了省际道路超长客运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与过程;并基于文中的基本观点与相关理论,勾勒出省际道路超长客运管理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现代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内容的形成、发展和主要观点,分析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县域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提出了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应着重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库恩与拉卡托斯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都对科学发展的基本单位和科学发展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两位学者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并进行了比较,认为拉卡托斯的理论更适合解释西方经济学说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继承与发展;然后将之应用到西方经济学说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与发展解释中去验讧。得出结论:拉卡托斯的观点和理论更适合解释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关系;在解释有继承性的学派时,拉卡托斯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中蕴含着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注重实际运用;人民性,以人民为本;时代性,重视人的全面建设。基本内容有:坚持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研究人,注重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恢复了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物质利益原则;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人权理论的运用与发展。某些人提出的我国的改革是以经济人为导向的观点是对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误解。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是否认物质利益,尤其是否认个人物质利益,把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一方面,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另一方面,它的社会主义本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本观点及其实践,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邓小平同志从6个方面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对邓小平关于“中国具体实际”的分析作了多视角的考察;论述了邓小平将马列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特点,其理论结晶就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章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继承、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并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目标两个方面的大胆探索,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上,邓小平做出了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艰难过程中,经历了四大理论观点的变化:社会革命理论从“共同胜利”到“一国胜利”;过渡时期学说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设道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政治建设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他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理论与实践、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是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两个阶段;其内容包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非社会主义的现代经济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值得学术理论界认真而深入地研究,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值得研究,或研究为时尚早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件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文章对已有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历史进程与贡献、战略与政策演变、基本经验与主要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未来发展等进行主要观点梳理和综合性评述,讨论和阐述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