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受气质的影响,不同气质的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在学生管理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了解气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对学生予以正确的诱导或因材施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风度则是指一个人的美好举止姿态,二者一含于内,一形诸外,形成了有别于群体的“一个”。那么,人有哪些气质类型?这些气质类型各自具有什么特征?根据这些,各种气质类型的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特有教学风度正是本文要涉及的问题。一、气质的类型气质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医生波克利特提出来的。他吸收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个人的医学实践,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即把人的体液分为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罗马著名解剖家兼医生盖伦创造性地将…  相似文献   

3.
气质一词源于希腊语:“Kpabn”,原意为比例、关系的意思,现在认为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既表现于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外部表现等方面,也表现在认识和意志过程中。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根据体液比例不同,把人分为四种气质。后人又经过多种应用和发挥,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各类型特点如下: 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而明显外露,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相似文献   

4.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和性格更为明显,它表现了一个人特有的心理倾向和独特的心理风格以及不同的态度和独自的行为方式。分析研究职业大学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仅能有效地运用教育手段,积极引导职大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为此,我结合心理学的教学,对江汉大学五个系的254名学生进行性格调查,并同时对其中的202人进行了气质类型的测验,此外,还采取指导学生做书面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气质是人在进行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对,在速度、强度和外部表现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浅论音乐演奏气质的培养贾纪文音乐演奏,不仅是心灵与声音的“对话”,人与器物的融汇,而且是包括人类所有潜能在内并共同协调运动于有限时空内的激活状态。对气质的表述,心理学辞典谓其曰:“是一个人在他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论述体育不仅能对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心理活动、感情、意志、毅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能对人的气质、个性和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说明体育才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7.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生活影响而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构成民族共同体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包括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状态两大要素。民族气质则是民族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①。即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知觉的敏锐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注意力转移的难易等等心理特征。气质是伴随人降生于世就存在的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自然特性,并无好坏之别。一般分为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  相似文献   

8.
个性教育:让人成为他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尚个性”、“发展个性”等等,日益成为优质教育的自觉追求。人们对于个性的理解,一般是与众不同。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与众不同”从何而来?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字典》对“个性”作了这样的界定:“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  相似文献   

9.
关于气质类型学说很多 ,目前大家认为比较科学并直沿用至今的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体液说 ,他根据人体内四种体液所占的比例不同 ,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热情而急躁 ,多血质的人活泼而好动 ,粘液质的人沉静而稳定 ,抑郁质的人沉默寡言。在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 ,要做到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 ,又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不管何种气质的人 ,均能有所成就。二、针对学生气质差异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三、在组建班委、团委、或学生会时 ,要考虑到气质差异的互补性。四、根据气质差异 ,指导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正职业学校单亲家庭的学生是职业学校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思维分析能力和一定的活动判断能力,但由于长期受家庭离异变故的影响,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环境、成长过程、情感教育、性格气质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大部分单亲学生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都或多或少有别于正常家庭的学生。职校单亲学生的成长背景分析目前我国的家庭离婚率越来越高,家庭的分崩离析都给孩子在心理上、身体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资料表明,在我们国家,单亲学生绝大多数自由散漫不好学习,且过早地沾染各种不良习气。大部分单亲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无动力无激情。职校单亲学生的心理行为探析父母的离异对单亲子女气质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情绪的稳定、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指出,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对个性心理结构其他两个成分,个性动力系统(兴趣、理想、人生观等)和个性特殊系统(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本身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组成,分别体现了认识、情感、和意志3种心理成分。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了自我认识发展的水平,也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尊心是自我体验的重点;而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则是自我调节最基本和最高级的形式。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为实现…  相似文献   

12.
赖桂明 《新天地》2011,(11):236-236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非常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人们创造发明想像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与念头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能力.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也会产生上述过程的心理变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要对商品的品质和属性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这需要经历』动理活动的初级阶段,即认识过程;在对商品有了认识之后,就会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14.
In语·声音     
"人丽资本""人丽资本",指一个人的外形气质与学历、能力一样,也是构成个人职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丽资本"不单单指一个人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指这个人具有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良好形象和气质。可以说,"人丽资本"重在气质是有经验的HR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无意识新探     
自弗洛伊德把握了深藏于人的灵魂深处的无意识领地以来,人们对精神现象及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人们逐渐发现,无意识中包含的许多东西,对人的心理、行为以至文化成果和意识活动,都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来自无意识中的冲动和愿望,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自此以后,无意识理论便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宋明理学是一个学术传统,其所讨论的问题,使用的术语,有着鲜明的特色."气质之性"在宋明儒学中是一个1突出的观念.这一观念在北宋提出,后被朱熹特加表彰,以为极有功于圣学,之后的学者则对气质之性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些学者认为性即是气质之性,而"气质之性"即是气质的"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张载提出的"气质之性"与"变化气质"、"成性"三个概念,《宋元学案》指出,性只是气之理,是气自有之条理、规律,因此气质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名叫"天地之性"的性,人只有"气质之性"。正因为"气质即性"、"气质之外无性",故气质亦无待于变化,否则,气质变化了,性也要随之变化。同样,气之偏也不是性,也不需要一个后天的工夫过程来"成性",因为《周易》所说的"成性"乃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成之性。  相似文献   

18.
意识问题是在心理学界经常讨论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复杂问题。当前,关于意识的意义和特性,以及它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识是心理活动,但是它不等于一般动物和人的心理活动。它是高于一般心理活动的、综合的认识活动;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人事管理是对组织中人与事两方面的管理和协调.人事管理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组织结构;二是组织人;三是事务.组织结构是人事管理活动开展的外在依据,组织人则是人事管理的内在动力.对人的管理始终是人事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而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均离不开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因此,要搞好组织中人的管理,必须加强人的“心理管理”.人事管理中的“心理管理”,是在分析掌握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用科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审美心理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理解、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①现代系统论认为,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具有特定的整体功能。这种功能与构成该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数量、比例和结构有关。系统的功能与其结构有极为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构是动态的建构,功能依结构之变化而改变。电视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一般都由上述要素构成。不过,我们都有亲身体验,并不是在每次电视接收的始终,能均匀地出现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理解、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并非每一个审美心理结构都由所有这些要素构成。看《新闻联播》节目,主要的心理活动是记忆、思维和理解;欣赏文艺晚会节目,则要调动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知觉,激起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活动。二者由于主要的构成要素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审美功能。前者偏于认同和参与,后者侧重于消遣和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