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氏家训》是其毕生经历、治学、教子、治家、治国思想的体现。颜之推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并强调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责任与作用;要抓住时机及早施教;父母要注重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坚持严爱结合的教育原则;早期教育的内容要涵盖德行养成教育、生活技艺教育、语言教育等以实现德艺双修的早期教育目标。以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为借鉴,现代家庭教育要在把握早期教育时机、科学合理实施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语言教育等方面,坚持严慈结合的原则,注重家风养成,使家庭教育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纵观陈寅恪先生治学的各个阶段不难发现,其对文学领域问题的关注可谓是一以贯之。文章主要从文学方法论、文学审美观、文学文体观及文学比较观这四个维度来考察陈先生的文学研究。知人论世、今典与古典的考证是其在文学研究上运用最多的方法;在文学的审美上,陈先生主要从文学的思想、结构、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运用历史的眼光去考察各种文学文体的变迁是其文体观的最重要特色;在中西文学比较领域,陈先生强调二者对比的范围及适合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尤重中国文学的独特性。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形成了陈寅恪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报人。他把办报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有力手段,他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一位杰出的新闻理论家。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报刊舆论观、报刊功能观;报刊自律观;报刊编辑观;报刊文体观。  相似文献   

4.
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思想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之推是一位博通的学者,他经历特殊,一生历仕四期,他的思想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从《颜氏家训》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在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内外两教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了看似矛盾的一面。颜之推这种矛盾的思想反映出了汉族士大夫居乱时的人生态度以及他们对不同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家训文学这一特定形式,分析了隋代颜之推的文学理论思想,阐述了其文学思想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以经世致用为尚的文学观、人文合一的文学性质论和务实性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6.
从家训文学这一特定形式,分析了隋代颜之推的文学理论思想,阐述了其文学思想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以经世致用为尚的文学观,人文合一的文学性和务实性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成熟的家庭教育著作《颜氏家训》蕴含了丰富的家庭美育思想,颜之推美育观的重要特征是社本主义的经世致用和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的交织,其哲学基础来源于他思想深处儒家和佛家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格言诗是藏族文学中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体裁,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关于治学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藏族历代学者积极探索,勤奋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而且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就治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在藏族格言诗中,即有大量的治学格言。因此,从治学的目的、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藏族历代学者的治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的家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尤其是他对子弟的治学伦理教育思想更是别树一帜,被当时的士大夫奉为教子的圭臬,对今天的治学伦理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曾国藩的治学伦理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读书以明理;二是治学贵立志有恒;三是治学宜守一“专”字诀;四是治学与修身并进。  相似文献   

10.
颜之推是南北朝末期的重要文人,一生间关南北,历仕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朝,南北文化均在其思想中留下印痕,但后来学者多视其人为南人,视其学为南学。北朝严峻的政治现实,使颜之推以学问为伎艺,把学问看作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途径。文章着意自学术一端,从其学问专业化倾向、重学者而轻文人、重小学而反玄学、《书证》《音辞》篇兼采南北等方面,寻绎颜之推思想中的北朝化倾向,以求通过个案研究,重新认识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南北融合。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邓小平十分重视学习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的思想。邓小平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三个方面 :提倡大兴学习之风 ;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党员干部要成为学习上的典范。探索和学习邓小平的学习观 ,对于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易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以其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丰富的象征哲学思想,从思想上不断启迪后人思考生产、生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从农业生产来看,《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化与农时观、农业灾害观、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黄煌教授学术思想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煌教授是知名中医学者,对中医学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通过对黄教授在行医理念、仲景学说的治学观、体质辨证、辨证精神、中医学的定位和学习等方面进行论述,冀以全面反映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若干学者的企业成长概念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成长的一个概念框架,即企业成长至少应该包括量(规模)的变化,质(能力)的变化和动态的过程三个方面。以该框架为基础,从规模观、能力观和过程观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为理清整个企业成长研究的脉络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林伯桐是晚清岭南地区知名学者之一,但是历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其思想介于汉学与宋学之间,治学主张实事求是、提倡"道一"观,对于汉学和宋学的分歧提出了平议汉宋的思想主张,在考据、义理、文辞、学问诸多问题上都给出了贴近其时代的客观评价,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基本概况,对于其同乡后学陈澧发扬汉宋兼采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林伯桐是岭南汉宋兼采思想承先启后式的重要学者,学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滕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学家,他以西方艺术史治学方法,结束了千年中国传统美术史写作形式,标志着中国美术史论新转型,他被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的艺术思想包括了历史文化观、科学观、进化论观、文化(艺术)救赎观等诸多思想。其中梁启超、蔡元培及留德期间是其艺术思想的主要来源,本文综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背景,考察了滕固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都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