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外格语法在汉语上应用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为什么近年来许多海外的华人学者对格语法理论在汉语上应用的研究很感兴趣?回答这这个问题,要把格语法是什么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目前情况略加说明。他们研究的成果如何?本文试图在评述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一点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格语法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对格语法应用于汉语句法研究的具体情况做了分析;对汉语中大量存在的非受事宾语,主张采用格语法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格语法理论在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分歧,其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格区分的不一致上。而分歧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各家区分“格”的出发点不同以及格语法理论本身也存在的一定局限。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法形式的作用以尽可能减少分歧,同时,也要意识到格区分存在的分歧是必然的,在区分格时允许保持一定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从Chomsky的“格理论”看汉语的“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语法研究中,由于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名词没有“格”这似乎已成定论。本文试就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的普遍语法——“管约论”(简称GB)中的“格理论”(Case theory),对汉语名词的格进行分析,证实汉语名词有自己的格位形式标识——介词和句法位置(词序),有自己的格位类型,也证明了“格理论”同样适用于缺少形态变化的汉语,它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变换分析与变换类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语法传统的变换分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典文献中的变换现象,但现代的变换分析却源于美国的变换理论。我国学者结合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变换理论。本文对汉语语法传统的变换、现代的变换以及变换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述评。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赠次系统地论述了汉语语法,揭开了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帷幕。一批学者紧随其后,先后投入汉语语法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把汉语语法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汉语语法研究侧重于现代汉语。陈承泽提出了汉语中小句(主谓短语)作谓语之说;赵元任先生则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开一代新风,把西方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了我国;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各具特色的语法体系著作先后问世。新中国的成立,使汉语语法的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期,(暂拟汉语…  相似文献   

7.
汉语虚词的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始终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瞩目的焦点和争议颇多的热点。针对各家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展开的研究,拟在生成语法框架下,采用生成语法的轻动词假设和述谓理论假设,从另一新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相关研究研究进行述评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是伴随着汉语语法研究而产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和汉语语法的研究具有同样长的历史。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先生虽然认为“各国皆有本国之葛郎玛,大旨相似,所异者音韵字形耳。”①但是他毕竟是一位注重语言事实的学者,他在西方语言理论的框架内,还是找到了不少汉语语法的特点,他认为:夫华之点划结构,视西学之切音虽难,而华文文字法句法,视西文之部分类别,且可以先后倒置以达其意度波澜者则易。……西文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  相似文献   

9.
双宾语结构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双宾语结构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充分发展;而在国内,主要是从汉语传统语法的角度来对双宾语结构研究.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生成语法理论来讨论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问题.通过借助句法学,约束及管辖理论对两个宾语特征的分析, 对双宾语结构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为双宾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0.
Perlmutter(1978)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说之后,语言学家对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和相关的句法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对作格现象的分析和国内对作格的研究,用转换生成语法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从句法/语义的角度探讨汉语存在着作格小句.  相似文献   

11.
构式语法是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自引进中国后,迅速成为我国汉语界研究的热点,虽然近年来构式语法的相关研究已成相当的规模,但还很不完善。描述了国内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介绍了构式语法的汉语个案研究及其应用,最后讨论了构式语法研究的前景,即加强构式语法的跨界面、跨语言、跨时段、跨领域研究,以期更多的研究者把构式语法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清末,中日学者编写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言语法著作,称为《汉文典》。这些著作的“谱系”类型主要有三种:中国虚词训解和泰西“文法”系;传统“小学”与“文法”结合系;字法、词法、句法、章法综合系。确认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可有效厘清清末中日《汉文典》之间的复杂关系,凸显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脉络主线,认识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创造意义,也可以意识到汉语文言语法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史中具有制度上的“正统性”。 从东亚汉语学史视野来看,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存在不对称性。希冀在《汉文典》学史的回顾中,找到研究东亚汉语史交错与分离的符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韩礼德论加的夫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看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从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元功能、功能句法、自然语言处理及语言认知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观点。总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是对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在语言层次性和元功能上的不同划分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加的夫语法在功能句法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成绩斐然;加的夫语法在语言认知研究上更接近当代主流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14.
大槻文彦是日本著名的国语学家,被称为日本传统国语标准语法学派的主导性人物,在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他的"折衷文法"主要受到西洋文典的影响.我们认为,其"折衷文法"意识起步于1877年出版的《支那文典》,这本书是1869年在山东刊行的《文学书官话》的日文译本.也就是说,大槻文彦的"折衷文法"应是起步于《文学书官话》,而后确立于1893年出版的《语法指南》,成熟于1897年出版的《广日本文典》.这对大槻之后的汉语品词理论体系和日语品词理论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文学书官话》对大槻文彦品词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其代表性著作,一个相当常见的评价是"模仿",这是很不客观的.是否模仿,事关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问题,所以有必要彻底厘清.<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作者自己的表述、学者们的相关论述、特别是书中主要内容所反映的实际情况,证明此书是"借鉴"而不是"模仿".推而广之,整个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也是借鉴而不是模仿.  相似文献   

16.
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从语法学的角度对汉语虚词作研究是自《马氏文通》开始的。虚字学说作为《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其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识,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对《马氏文通》的研究,虚字方面比较薄弱,因而对它的评价往往失之偏颇,只有全面认识理解《马氏文通》,才能对它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的连字与我们现在的连词在归类标准、概念范围、语法意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尽管<马氏文通>对连字在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都不如我们现在的连词科学、合理,但<马氏文通>对连字的研究奠定了我们现在连词研究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语言学理论经历了一个引进、借用、消化、吸收的过程:<马氏文通>首开引进外国语言学理论的先河,对中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等借用外国语言学理论,出版了一系列汉语语法书籍;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钱冠连先生出版了四部语言学著作.今天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篇选取《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期刊中的《第二语言写作课堂语法纠正法之辩驳》(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Truscott,1996)为例采用Bloch(2003)所建议的四步分析法进行章句分析,论述研究型论文的作者们如何使用引证来表达自己对前人文献或他人学术观点的批判性异议。对研究型论文的具体章句分析,将会给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和学术界新成员在学术英语(EAP)和特殊目的英语(ESP)写作课堂里提供一个新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对《马氏文通》研究的贡献是他人所不能及的。他的《中国文法要略》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语法理论 ,他的《重印〈马氏文通〉序》对《马氏文通》进行了极为恰当的总体评价 ,他为孙玄常著《马氏文通札记》所写的批语体现了他对《马氏文通》研究方法的指导 ,他与王海合编的《马氏文通读本》 ,是《马氏文通》迄今为止的最佳版本 ,他的《汉语语法论文集》里也闪烁着《马氏文通》研究的许多珠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