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是它由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新传播地域的社会状况,作出不同程度的调节和调适.驱动伊斯兰教向超民族宗教转化的源泉与活力来自于其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兼容并蓄的因子.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哈萨克族化"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之间的文化整合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具体表现,而伊斯兰教"草原化"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在新疆哈萨克族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本土化”的历史.经过兴建清真寺、开展经文教育、设立宗教管理组织、确立宗教教规等历史过程,阐释伊斯兰文化的共性与哈萨克族文化个性之间张力的消解,形成了带有草原游牧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特征始终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的观念和草原伊斯兰教的惯性及延续性。伊斯兰教对新疆哈萨克族人而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承袭的习俗型宗教;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地缘因素和地域差异;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代际差异,以及由半定居与定居等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产生宗教活动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人名的民族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萨克族人名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和民族特性上。人名从民族信仰上分为非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两种,在含义上表现了哈萨克族坚韧耐劳、大方忠诚、英勇剽悍和能言善辩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探讨哈萨克族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性观精神实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哈萨克族人性观与草原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浅析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成因与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法性,具体表现在其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特点与成因、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的深入探讨,指出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变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员,有87.68万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5%,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居住在与新疆毗邻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就新疆看,哈萨克族畜牧业比重约占全疆牧业的一半,是我国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哈萨克族的人口素质,对于促进我国哈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近现代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 ,重点研究了 19世纪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阿拜的文化批判精神、教育哲学、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及对 2 0世纪我国哈萨克族思想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宗教学家阿合提继承了阿拜的宗教观并发展为伊斯兰教神秘主义 ;而唐加勒克等则继承和发展了阿拜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并对宗教的本质和危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对我国哈萨克族社会的政治变革和哈萨克族人民迎接新时代起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早期的神话与宗教关系密切,它将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包容在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中,构成情调各异的民俗画和风景画,呈现出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从中渗透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哈萨克族的原始宗教信仰,都与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有关,反映出哈萨克先民强烈的部落意识,在本质上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对现代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浅谈哈萨克族萨满教信仰中的禁忌行为——禳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该民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多种宗教,其中以伊斯兰教为主,但萨满教信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至今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较多遗俗.此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萨满教信仰中,宗教禁忌的禳解行为是如何在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中表现的,并由此展现该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充分发掘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深深植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心中的民族文化为内容,通过他们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我国哈萨克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是新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成为有着独特品格的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明末清初形成的"回儒"是回族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阐释者、弘扬者.他们受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双重传统的熏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和代言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结合.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的融合和互动.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大文化.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北京现有清真寺68所,每一座清真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清真寺文化是中阿文化互相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是各族穆斯林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宗教、民族、教育、建筑、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新中国建立前,哈萨克牧民生活居无定所,逐水草而牧,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牧主手中,广大的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哈萨克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民风民俗也发生了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6.
回族清真寺作为从异域“移植”过来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对话、调适、最终达到适应。经过对话-适应-再对话-新的适应的过程,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无疑将建构起属于自身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力量的介入将成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建构其地方性知识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观察,便会发现怛逻斯战役背后所隐藏的文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即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其最直接的结果是造纸术西传和中国人对伊斯兰文化的深度考察、理解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文明是世界不同地域、文化、信仰、种族的人民相互碰撞的结晶,一些外来宗教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它们不同程度地与中国文化发生了互动。以伊斯兰教为例,在早期传入时期中国人对它无意识的误读,到明清时期回族思想家有意识地借用佛教用语来诠释伊斯兰教的有关概念,说明了在汉语文化语境下,伊斯兰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19.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 ,由于受到伊斯兰教、儒家思想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呈现出了复合型的特征。“伊儒相通”构筑的伦理思想体系 ,架构了保安族的基本精神空间 ,并支配着他们的宗族生活与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