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李维汉是我党在统一战线方面杰出的领导人和著名的理论家。他通过实地考察,系统地总结了党和群众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国家资本主义为途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思想,成为我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他对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私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人提出建国后根本不应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而应让其有一个充分发展时期,认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搞早了”,“搞错了”,是“超越了阶段”,应当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因此,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必然性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就宣布了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全国解放以后,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政治上有双重特性的阶级。如何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是摆在中共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周恩来根据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特性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对个人的改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造道路。  相似文献   

6.
湖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其中民生轮船公司的公私合营的方式被称为"无痛分娩法"并在全国作为典型推广.湖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鲜明特点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导向,注重改造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工商业,注意防止"左"的偏差,及时纠正过"左"行为以及注重结合省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但这一改造在进入高潮后也存在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利用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的各阶段,从理论上全面论述过利用资本主义问题,是他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认识,大大超越了党的六大决议,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奠定了我们党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他在党的七大上提出的在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要广泛发展资本主义的论点,至今仍然有重大现实意义。建国后,他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上急于求成是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过程。宜昌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全国实施的一个缩影。结合当时的大背景论述了这一过程,并进行了反思,这对当前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建国初期,我国成功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今天,在全国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认真回顾和总结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光辉业绩和历史经验,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3-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工商业者的组织——工商联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是通过逐步改组改造工商联各级组织,建立健全新的工商联组织体系并加强对工商联组织的领导完成的。对工商联的改造成效显著,表现在既推动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促进了私营工商业者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