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必须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基础上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协调和处理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与否是决定这种理论能否在广大人群众中生根发芽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信赖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问题上,必须反对历史主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真正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群众观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人民创造历史是邓小平群众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同改善群众生活、物质利益相结合,是邓小平群众观的一大特色。邓小平的群众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杰出领导人。首先 ,认清中国国情 ,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事 ,这是他们创造精神的思想基础 ;其次 ,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抓主要矛盾 ,全面发展地看问题 ,解决倾向问题 ,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这是他们创造精神的科学基础 ;再次 ,亲身参加实践 ,尊重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 ,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 ,置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勇于实践 ,这是他们创造精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精神文明与人的主体性之间有着双向互动的内在联系。在剥削阶级社会中,精神文明总有一个明确指向,就是以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准则,这也是主体性的取向。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当然,在现实社会中,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京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遵循社会历史辩证法,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高扬历史主体性;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要发展精神文明,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为正确认识我国行政体制的弊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要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而,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开启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对市场经济突破性的新认识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解放思想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的历史过程,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当前,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着力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源于他们的利益追求不断充分地得到实现。邓小平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实现人民利益,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下放自主权,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创造性,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崇高的道德力量是正能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三千多年来,吴文化积淀、形成了大量以“至德”精神为核心元素的道德精华,这些宝贵的道德精华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正能量的重要源泉.我们应该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在有鉴别地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继承弘扬吴文化道德精华,古为今用,自觉践行,从中源源不竭地汲取“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促进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四十年,学界对淮海战役研究具备了一定的数量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高度,但总体上研究规模、发展速度、研究层次仍有待提升。对淮海战役历史事实的基础性研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学界的主要选择。未来学界淮海战役研究必须围绕新时代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增强战役研究的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深化战役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研究以及拓展战役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空间,最终从根本上推动淮海战役研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以教师素质为核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高层次学科梯队建设;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以岗位设置管理为突破,大力推进以教师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改革;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考核,规范管理,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来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7年湖南农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78~2002年市场化导向的湖南农村经济由速度型向素质型转变,2003年至今城乡统筹中湖南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建国60年来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必须立足实际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统筹,必须重视粮食生产、切实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在当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教师必须强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 ,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思想 ,培养适应时代的一代新人 ;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开放的教育思想 ,培养多层次的充满活力的创新性人才。教师要自强不息、终生学习、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自我 ,促进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