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备受争议的女性作家。本文主要从苏青作品的视野、题材、观点、心理、语言等方面 ,分析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特点 ,并探讨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成因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毁誉浮沉六十载--苏青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 ,从四十年代的“文学明星” ,到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再到九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的“苏青热” ,其间的毁誉浮沉耐人寻味。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既是对苏青研究史的反思 ,也是对那个真实苏青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苏青的散文按内容分为四大类 ,并对每类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论述。同时对苏青散文艺术方面的特点作出了一定的评价。文章认为 ,我们现在不应该忘记苏青 ,她应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苏青散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1913—1982)是40年代上海文坛的一位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张爱玲和苏青都不为研究者所注意.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的作品逐渐为评论界与广大读者所承认,然而,苏青其人其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较为陌生的.其实,苏青的散文与小说都颇为可观,至少不在张爱玲之下.本文拟谈谈她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苏青散文所触及之处,很大一部分是平凡琐碎的市民女性的生活.举凡恋爱、结婚、离婚、生男育女,都出现于苏青笔下.在这片比较狭窄的园地里,苏青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她的思路开阔,从纵向的祖辈、母辈和己辈到横向的中产阶级妇女、下层劳动妇女,她都涉及到了.这样,就使得题材有一定的广度与较强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5.
现今理论界对苏青散文的研究基本上着重于那些描写市民生活的散文,而对苏青描写早年家乡生活的叙事抒情散文几乎无人研究。其实苏青的这类散文,也是很感人且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文章将以这一部分散文为重点解读对象,分析它们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6.
乡土人伦叙写是苏青乡土叙事的重要组成.苏青以女性言说者的身份,直面中国传统家庭的人际往来和女性人生,真切地呈现了背负传统人伦道德重压的现代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悲剧,显示了苏青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场和女性自我完善的主体自觉.面对现代社会女性依然孤独的人生境遇,苏青文字对传统人伦规约又给予一定的宽容和认同,折射出传统乡土伦理之于作家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独特性成就了苏青.以《结婚十年》为代表的苏青的创作,带着对沦陷区特有的记忆和明显的生活化写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苏青的创作展示了上海市民的真实生活,并且对于文学史研究也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以饮食文化和婚俗文化为突破口来研究苏青作品中独特的民俗题材,并进一步论述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青走红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沦陷区文坛,写小说使她成名,但数量众多、不太为人关注的散文则更能表现苏青的思想。苏青散文极具条理,论说过程中不乏逻辑严谨处,她认真地探究日常生活的内里,向着深刻努力,向着改善现实生存状态努力,其散文取材和内容都具有忠实于日常生活的特点。小说的虚构和散文的忠实自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文人苏青,她也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忽略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孤岛文学的代表作家中创作很独特的一位,她创作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题材领域、民俗描写和表述风格等三方面。从苏青创作的潜在的家庭心理影响角度切入,主要就她的主导思想及创作的特点,来研究苏青创作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别集、总集均属于古代集。它们的编辑,尤其是别集的编辑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先秦时期章多以单篇流传;两汉之际,史家录作品由依类分别记录,到逐类记录;东汉末至建安时,别集雏形已形成。魏晋以降,出现以姓氏标明为集的《诸葛氏集》。最早的总集是晋挚虞的《章流别集》,而不是刘向所编的《楚辞》。  相似文献   

12.
萧纲赋考论     
现存萧纲赋按内容可分为述志赋、抒情赋、咏物赋、宫体赋、游戏逞才赋五类,其中宫体赋最有特色。萧纲宫体赋的描摹程式是由咏物到咏女性,写作倾向上只为描摹而描摹,不动感情。由此推理,萧纲对赋的理解相当通脱,题材无所约束,描写无所顾忌,符合其"放荡为文"的文学观。《悔赋》作于侯景乱中,是萧纲少有的严肃主题的作品,萧纲借此痛定思痛、批判现实,表达勘定战乱、中兴国家的信心。《悔赋》与宫体赋主题截然不同,这对于反思宫体文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在著作权原始归属中引入契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作品类别有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合作作品、委托作品等类别,这些作品分类的标准并不十分的确定,文字规定较为模糊,而这些不同种类的作品的划分又直接关系到作品权利的归属,作品种类的划分界限不明确导致权利归属认定上争议。只有解决作品类别的划分问题,才能让权利归属的认定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法家类著作在古典目录分类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书·艺文志》中法家类著作被归入到诸子略中的法家。从《隋书·经籍志》开始逐渐稳定下来,除在明代法家类著作被附录于杂家中外,从《隋书·经籍志》一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被归入到子部的法家或法家类。伴随着这一过程,法家类著作种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以法治为核心的法家类著作,到后来逐渐增加的宏观法制理论著作、治狱类著作、对法家经典进行考订的法家类著作、微观法制理论著作及辑本。  相似文献   

15.
众多案例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生成物已经能媲美人类创作的作品,成为具备独创性的作品。人工智能创作相关的神经网络算法之设计、学习数据之筛选最终体现的是人的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作品是对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有益补充与丰富,是创作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成果,应当对人工智能作品予以著作权法层面上的保护。对于人工智能作品的具体保护,应参考电影制片人模式,将著作权赋予投资者;作品价值应交给市场评判,同时基于作品的来源难以区分的考虑,应对人工智能作品赋予与一般作品同等的权利保护期限。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的作业、申请书等一般不是作品,但有例外;高校学生虽然不是高校职员,但其作品可能是职务作品;经教师指导的作品有可能是合作作品,也可能是个人作品,并且可能是兼有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个人作品与合作作品属性的复杂作品。  相似文献   

17.
沈刚 《南都学坛》2013,(2):15-20
东汉中央政权对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治理方面,但数量不多,同时,更关注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因为考绩制度的要求、农作技术的发展,地方官员对水利工程的修建十分重视。这类水利工程多是由旧有工程改造而来,并多集中在东汉前期。民间豪强修建的水利工程比较普遍,在规模和功能方面与政府所修建的并不相同,并且他们试图要染指地方公共水利工程。东汉经济形态的转变,豪强势力的逐渐扩张和经营形式的变化,依附关系的发展,以及政局的混乱等均是东汉水利工程格局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词话作者在词话中大量记述自己的作品,这一文学现象包含着古代文人学者朴素的传播意识.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作品,词话作者运用的传播方法、技巧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晕轮效应"原理,或把自己的作品与名家作品相比较,或追作、补作名人作品并把它们附在名人作品之后;一是通过记录逸闻轶事和谶诗等加强其故事性、传奇性和神秘感.与词集等传播媒介相比,词话在传播己作方面具有其特点和优势,因而成为词话作者传播己作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关于漫画的定义及其论述可以用来透视鲁迅作品的漫画性、表现性。鲁迅作品与漫画大师歌雅、杜米埃、勃拉特来、格罗兹等的作品存在着极大的相通(似)性。鲁迅作品的漫画性写实与表现特征兼具,其艺术创造更在后者。鲁迅作品漫画讽刺笔触的犀利和深刻,在其杂文中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文学作品是一个静态而潜在的艺术世界,如何透视作品的意义,如何开展解释的循环,如何实现一切的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哲学诠释学引导我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参与和理解响应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才能揭示作品潜藏而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