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归乡”叙事既留下了丰厚的启蒙思想遗产,也留下颇具问题性的思想“债务”,即“知识分子道路”这一经典问题。在思想主题与结构形式上,当代作家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与《故乡》构成了富有意味的“对话”与“互文”关系,前者对主人公两次归乡经历的叙述潜在地回应了“知识分子道路”的问题。在“归乡”之不可能与可能的辩证关系中,《黑骏马》重新开启了启蒙者/知识分子不断“归乡”——“回归民众”的“思想道路”。张承志以此表达了对“知识分子道路”这一经典问题的另类思考,从而与“八十年代”产生了复杂的思想与美学张力。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既从哲学批判中阐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建”、人与人的“共在”的公共性理论图景,又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所造成的公共性异化,而解答公共性异化的“历史之谜”,进而重建社会公共性,理应诉诸“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的“共产主义行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即增强物质文明的公共性,筑牢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物质根基;提升政治文明的公共性,提供人们生产生活优良的秩序保障、制度支撑;丰富精神文明的公共性,夯实人们共同的精神文化根基;提高社会文明的公共性,构筑人们生产生活的正义场域;强化生态文明的公共性,推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家园。  相似文献   

3.
魏剑美的《非常魏道》是他最新出版的杂文集,这部杂文集因其犀利笔锋与深邃思想受到学术界与读者好评。从内容看,《非常魏道》涉及世相百态、时局时事、传奇人生等诸多方面。从意蕴看,“外讽”与“内省”是其核心所在。“外讽”体现为作者目光敏锐犀利与文字尖刻辛辣,尤其是从社会生活现场发掘社会、文化与人性之恶;“内省”则体现在作者秉持强烈“自省”意识,既发现自身丑恶又醒悟自身卑贱。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第一基石》的《跋》中,侯建新讲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来源于庞卓恒;在《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及其一系列论文中,宠卓恒说他的哲学观是他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成果。他突破了通常把唯物史观理解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框架,找出了被人所忽视的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即“一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并由此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活  相似文献   

5.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提出“虚假需要”以勾勒现代发达社会生存方式的解构.这种解构导致生产、生活、消费、闲暇、话语等领域新的异化.与马克思从经济上分析不同,马尔库塞从意识形态切入,剖析了其中的问题:主体消融于客体;社会在异化和操控中解构;财富和劳动日趋分离;人的存在之无根基状态和乌托邦期望.无疑,这种分析不仅开启了新的理论视野,而且对于当下人的生存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青年奋斗精神结合分析发现,从物资匮乏走向生活富足,从生活富足走向“内卷”社会,从“内卷”社会走向“精致”需要,共同构成了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境的基本逻辑。在社会发展维度优化奋斗空间、营造奋斗氛围、减轻奋斗压力,在个人发展意识维度引导青年正视劳动价值、激发社会责任感、摒弃错误发展观和保持合理“欲望”,在个人发展行动能力维度增强青年自我成长和自我抗挫能力是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跟你拼了!”“我也正想跟你拼呢!来吧!”接下来会是一场火拼?对不起,让您失望了。刚才是“拼一族”的两个人在对话。他们不是要拼命,而是要拼饭、拼车、拼卡、拼唱……生活节奏太快,生活成本太高,人与人之间太冷漠,怎么办?拼吧。拼可以让你干瘪的荷包变得丰满一点,让你生活的圈子变得更大一点,让你结识的朋友更多一点,让你找到更多生活的乐趣。“拼”字代表的不是抠门,而是展示了一种精明与节俭的生活理念,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可乐》编辑部本期从诸多体验者中找到一个时尚美眉,带领大家体验一天的“拼”生活。  相似文献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期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二者都把“生活”作为重要概念进行论述。从作为经济学哲学概念到作为社会批判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视到对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生活的揭露,从分析“生产生活”的异化到对“非人性”生活的批判,从“生活的手段”到消灭“非人性的生活条件”的思想历程。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解决人的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开启一种全新文明的生活形态的高度来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切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观点,从源头上看,可以追溯到其早年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造成了人的种种不自由状态,这与共产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因此他认为作为扬弃了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共产主义一方面是人们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的确证以及人与自然界,自由与必然等矛盾的解决。马克思能够从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分析共产主义的本质和实现途径,这表明他此时的共产主义理论已经具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正> 分析一部作品的优劣,必须从作品本身塑造的文学形象出发,体会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给人的思想熏陶和艺术感染力,成功的文学形象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是对生活内在本质意义的深刻揭示。从《我是飞蛾》描绘的环境上看,诗人用“凛冽扑面的天风哟,匕首也似的茫茫大雪哟,沉沉的黑夜”烘托出一个冷酷如铁,黑暗如漆的寒夜气氛,接着又写了“囤积千  相似文献   

11.
石黑一雄在新作《别让我走》中首度尝试科幻题材,描述了克隆人在寄宿学校的成长过程以及长大后作为捐献者的悲惨遭遇。文章试图从三个层面来解读评论家们长久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他们为什么不逃?文章从福柯的“监狱制度”理论入手,指出克隆人封闭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被隔离的生存状态,进而从“规训手段及模式”探讨他们驯顺的身体和思想,最后揭示克隆人作为“他者”在这个社会不知逃往何处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货币为人服务”作为一种货币理念是马克思在1847年提出的,2004年在《富国律》中实现,间隔138年。期间人们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其中欧文.费雪和凯恩斯贡献卓越。经济危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货币发放标准”问题,其答案“货币为人服务”曾经在马克思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可惜被计划体制误解。弗里德曼是首个在货币中引入“人”的人,他使传统的“物币理论”变成了“物币人币折中理论”,“货币为人服务”理念取得阶段性胜利。《富国律》提出了完全的“人币理论”与“模型”,使消灭“失业、生产不足与生产过剩”成为可能,从而马克思所提出的“货币为人服务”的思想得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3.
《病相报告》报告什么 ?本文从艺术文化学的视角出发 ,分析研究指出 :这部小说报告了 2 0世纪影响中国人命运的各种“社会文化病”相 ,并从“革命时期的悲剧爱情”、“权力支配的人性欲望”、“道德无奈的生命堕落”等三个方面 ,对那种源于一种深刻的“社会政治病”、作用于人生主体生活的“爱情生活病”、表现为一种凄美残酷的“人性异化病”的奇特“社会文化病”症 ,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分析考察 ,继而对那种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政治病” ,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14.
王小帅,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其创作的《青红》《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梦幻田园》等影片,以大胆的艺术创新和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独特关照,在国内外频繁地获得各种大奖,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导演之一”在这条路上,王小帅整整跋涉了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5.
马库塞的理论著作(十卷本全集正在筹备出版之中)内容十分丰富。他的若干著作——《理性与革命》、《单面的人》、《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在六十年代曾是造反的大学生青年爱读的畅销书和“生活教科书”,然后又为左翼极端分子(恐怖主义者)所利用。对后者,马库塞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研究认为 :《病相报告》除了报告 2 0世纪影响中国人命运的各种“社会文化病”相 ,诸如那些源于深刻复杂的“社会政治病”、作用于人生主体生活的“爱情生活病”、表现为一种凄美残酷的“人性异化病”的奇特“社会文化病”症外 ,更为重要的是还从“生命意识的内在隐秘”角度 ,对那种造成无数文化人个体悲剧命运的“时代文化病”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解构。最后 ,该文指出 :《病相报告》在报告现实社会生活种种文化病相的过程中 ,非常奇特的是它甚至还引发了当代中国文坛种种“文学批评病相”的大暴露 ,它提醒人们 ,那些乏味无趣、“糟蹋文学”、“糟蹋文学批评”的庸俗化批评方式 ,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7.
李谷一,国家一级演员,原东方歌舞团副团长,中国轻音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乡恋》、《知音》、《难忘今宵》、《妹妹找哥泪花流》、《我和我的祖国》等。获得过“金唱片奖”、文化部“优秀演员奖”、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金奖。其演唱风格开创了一代歌风,被誉为“中国流行乐坛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论家,在评点《左传》、《史记》等史传文学中,提出“宾主”这一概念,并且对宾主的关系在作品中的体现做了许多探讨。金圣叹应用“宾主”理论评点《水浒传》,根据《水浒传》的创作实践,对一些问题做了精到的分析。应用“宾主”的理论分析小说,是很自然的事情。传统的小说,力图描绘生活的生动的画卷,揭示生活的本质。它们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集中地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此,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生活中那些带有偶然性的和无条理的事件加以整理,使其成为有条理的序列,有意义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埃利希·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以其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和理论上的独树一帜而蜚声世界,被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并享有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的殊荣。他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综合”起来,建立和论证了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其中“社会无意识”思想就是他的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石之一。一、社会无意识的界说系统集中地阐述社会无意识理论的是弗洛姆1950年出版的与玲木大拙(D·T·Suzuki1870—1976)合著的《禅与心理分析》,以及1963年出版的《在幻想锁链的彼岸》。而其具体的分析的实例在他的三部巨著《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以及其它一些著作中,到处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