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论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歧视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刚踏出校门的女大学生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情形更是司空见惯。就业歧视现象违背了宪法上的平等原则和公平理念,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正常、合理流动,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劳动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平等就业权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在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方面存在诸多法律缺陷,加快保障两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制度建构,对于促进我国妇女权益的合理保障和男女真正意义上平等原则的实现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中国部分女性出现了自主意识的弱化,表现为回归传统,归依家庭,依附男性,逃避自身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所担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男女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法律政策对女性保护的现实不力或滞后,还有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性别文化的转土重来等.这种自主意识的弱化对当今女性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流动女性社保难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由于平等对待的一般原则,往往持有性别中立的政策立场,但性别中立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两性的平等享有,有可能会扩大性别差距.社保政策没有将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作为必要因素加以考虑,也缺乏相应的制度假设和安排,使流动女性在享有社会保险政策时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流动女性社保难题是城乡结构和性别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两种结构都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应当对此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调整,尽可能克服双重差别对流动女性造成的权利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生育政策经历了抑制生育、鼓励优生和鼓励生育三个阶段,从1987年开始的鼓励生育政策目前已经涵盖鼓励结婚、生育、养育、平衡工作与家庭及鼓励性别平等等多方面,但效果并不很明显。这与新加坡华人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及由此造成的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和性别歧视密不可分。同时,新加坡精英教育也使新加坡人更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而不是生育数量。因此,新加坡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我国也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制定鼓励女性生育和改善女性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女性劳动就业权的平等实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宜,当前,侵害女性劳动就业权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从法律制度政策制度上进行规范,保障女性劳动就业权得以平等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农村地区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农村构建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十分必要。通过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农村地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并从生理、思想文化观念、教育机制、法律和媒体舆论等多角度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国家应完善性别视角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在农村组织宣传活动,维护女性权益;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社会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宣传性别平等等正能量话题;村委会改变固有的传统思想,加强对女性的培训;学校改革教育体制,深化村民教育平等意识;家庭营造性别平等氛围,促进幸福生活;女性自身提高能力,独当一面。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6,(5):87-91
从政治哲学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都属于规范性概念,其民主指实质民主、人民民主,既非程序民主,又非自由民主或宪政民主;自由指积极自由而非消极自由;平等指社会平等而非法律、政治平等或机会平等;公正指实质公正而非程序公正,社会公正而非法律公正。当代中国所奉行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价值观绝不是西方国家所实行的那种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而是一种更高级形式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  相似文献   

8.
女性就业困境与公共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阶段全社会的“就业难”问题突出反映在女性身上,女性就业求职普遍遭遇用人岗位少、“门槛儿”设置高、用人单位要求苛刻等歧视性问题,通过对造成女性就业困境的政策方面原因的深入分析,指出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政策时,应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到女性就业中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9.
吕芳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撰文认为,法律本身并没有性别,有性别的是适用法律的人。即使是女性法官,对法律的适用往往依旧使用男性视角。为什么法律是没有性别的?首先因为作为追求公正的法律,它也属于科学的一种。科学并不被假定为以任何特定个人的声音说话。其次,公正也是一种抽象思维所追求的理想,否认这一点,就无从谈起有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的理性。而理性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品,所以法律也不是为了维护男性而生存的。关键是适用法律的人,他们(或者她们)有可能在用男性的思维决定着自己在裁判过程中追求的公正和平等的价值观念。运用社会性别分析,就会使人注意到公共政策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包括认识到一些妇女可能因为种族、肤色、性取向等因素受到歧视。与此相对是社会性别盲视,即不承认社会造成两性之间的差别,进而在政策制定后导致对现存社会性别关系有利的偏见。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公共政策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中不乏体现性别平等的规定,但实际的执行中却仍然存在分配承包地时歧视妇女、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传统的婚嫁文化有很大关系,此外,政策规定中的性别盲点、各地的“村规民约”违反法律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别问题的产生。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角度对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女权主义是西方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女权主义的出现与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密切相关,女权主义的实质就是追求男女平等,但女权主义在追求男女平等的理论与实践中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12.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政治权力领域的女性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是党和国家对妇女地位的尊重,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女性在政治权力领域的充分参与,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政治权力领域男女两性的平等参与.目前,我国在政治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方面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注定也是两性和谐的社会。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中还是存在一些两性不和谐的症状,它们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造成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原因有传统观念、政策盲区、社会规则和生育分工等四个方面,化解的途径是观念纠偏和制度纠偏,其中制度纠偏是更为根本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求差别的平等"追求的是事实上的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平等,它着眼于社会弱者,更关心结果上的平等,力求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事实上的平等原则,要求立法者认真关切妇女的实际利益,以结果平等为目标来制定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和法规,其关键就在于弥补妇女因其不利地位而失去的平等,使发展条件不平等的妇女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发展机会.为了达此目的,给予妇女特殊照顾、特殊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大众传媒为视点 ,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理论 ,揭示传媒中女性的四种刻板印象 ,从而发现女性不经意的被歧视的严重现象 ,也间接地指出女性所处的不平等压抑状态 ,进而告诫人们觉悟起来 ,为争取两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韩国妇女立法有妇女发展基本法、男女平等雇佣法、性暴力特别法、家庭暴力特别法.韩国妇女立法可为我国妇女立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非常重视妇女工作,特别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文章希望对中共的妇女政策作些探讨,以期能为妇女政策的制定和修改给予一些建议。重新梳理这一时期党的妇女参政政策,总结这一时期妇女政治参与对今天的可鉴经验,对推动我国新时期妇女政治参与和民主化进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劳动权的享有和行使关系到广大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的特性给予现代女性自由进入职场的机会,为就业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供了可能性;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和个人自立的观念,也为女性解放奠定了伦理基础.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促进性别平等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不平等.对此,工作女性倍感困惑与不解:法律形式上的经济权利平等与两性实际利益的平等和真切的结果平等为何不同步?  相似文献   

19.
男女平等范畴是对男女平等历史演进过程的反映。男女平等范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其内涵已经关涉到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文化、伦理等诸多方面。这为我们多视角透视男女平等范畴的复合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多视角透视男女平等范畴的复合内涵也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全面地把握男女平等的理论内涵,有利于全面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确立妇女运动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在理解男女平等的内涵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由于男女平等内涵是历史生成的,因此不能用静止的方法把握其内涵。二是不能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将男女平等理解为数量上的绝对平均。三是理解男女平等必须建立在保障男女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四是正确全面地理解男女平等不能无视男女在性别、生理与心理上的差别。与此同时,必须反对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研究不同的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的深刻影响 ,阐述就业制度的选择与男女平等观念实现的关系 ,以期能为当前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