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廷枢早年在英商怡和洋行做过十年买办,积累了丰厚的资产和经营近代企业的经验。后创办和经营洋务运动时期两个规模较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历史事实表明:唐廷枢作为从买办起家的中国第一位具有近代经营管理才干的企业家,以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独特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从买办起家的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唐廷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廷枢早年在英商怡和洋行做过十年买办,积累了丰厚的资产和经营近代企业的经验。后创办和经营洋务运动时期两个规模较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历史事实表明:唐廷枢作为从买办起家的中国第一位具有近代经营管理才干的企业家,以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独特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 郑观应,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忋忧生,广东省香山县人。生于一八四二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享年八十岁。一八五八年,年仅十六岁的郑观应,就放弃了中国旧知识分子读书,应举、做官的传统道路,远离故乡到十里洋场上海经商。经亲友介绍,先后充任英商宝顺、太古洋行的高级买办,并积极参与洋务活动,投资和创办近代工商企业。他相继担任了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粤汉铁路公司邦办、总办等重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起用了买办出身的唐廷枢经营管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李鸿章知人善任,唐廷枢务实负责,二人相得益彰,为中国早期工业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玉 《中华魂》2014,(10):31-33
正19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发生了近代中国第一次股市风潮,其成因及影响发人深省。上海股市渐趋火热晚清上海股票买卖源于中国商人对洋行股票的认购。1872年(同治十一年)轮船招商局创立,成为第一家发行股票的中国企业。四年后,开平煤矿也向社会募股。继之,上海机器织布局、平泉铜矿、荆门煤铁矿等企业陆续创立,均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募集资本,其股票也在市面交易,上海华股市场逐渐形成。1882年(光绪八年)6月9日,招商局面额100两的股  相似文献   

6.
轮船招商局是我国最早的轮船公司,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于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由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创办。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正式成立总局于上海,定为官督商办企业。一八七二年至一八八三年(光诸九年)是它的开创时期。一、创办轮船招商局是出于官僚、买办抵制经济侵略的愿望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签订的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江宁条约及五口通商约章,天津条约及通商约章,是资本主义列强进行经济侵略的“依据”和护身符,殖民主义对华贸易从广州一口扩展到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又从五口扩展到沿海的天津、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汕豆、琼州和长  相似文献   

7.
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我国近代设立最早、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它在成立后的第二年,就在宁波设立一个分局——轮船招商局宁波分局。轮船招商局宁波分局,是当时宁波港第一个华人轮船公司,也是当时宁波港最大的轮船公司。它自成立起至1953年为人民政府接管、改组为宁波港务局,历时80年。宁波港是我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它在我国港口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宁波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38年已正式开港,至宋、元两朝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今日已发展为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是我国大陆沿海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对于轮船招商局与近代宁波港的研究,可以窥见洋务运动对于宁波港航运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宝顺”号轮船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但许多基本史实尚不清楚。中外史料表明,宝顺轮是英国在华公司宝顺洋行委托美国John Gray公司于1851年在纽黑文建造的,建成之时就根据公司的名字被命名为“宝顺”。这是一艘由螺旋浆推进的轮船,而不是像现代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明轮轮船。该轮船1852年3月从英国驶抵香港,此后主要航行于香港与印度之间,为宝顺洋行贩运印度所产的鸦片。1854年冬,宝顺洋行决定将宝顺轮出售给宁波北号商人。1855年7月,宝顺轮完全为宁波北号商人所有,并且进入了宁波港,但依然沿用其原名“宝顺”。宝顺轮是第一艘属于中国人的轮船,它标志着中国轮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创办最早的民族企业之一,至今已有150年历史。轮船招商局能够从最初的单一轮船运输企业发展为今天集轮船运输、金融、房地产等多元化经营于一体、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集团,重要原因就是时刻具有品牌思维,始终坚持品牌建设。轮船招商局企业品牌构成有三大要素:以与外资争利的爱国民族企业品牌塑造为核心要素,高举爱国大旗,在险象环生的竞争中击败对手获得成功;以官督商办特殊体制为基本要素,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为政府提供优质服务,重视向商民提供优质服务;以规模经济为支撑要素,突出主业做强做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轮船招商局通过不断完善品牌思维与品牌要素铸就了辉煌发展历程,其中的宝贵经验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面临新式人才缺乏的窘境,不得不采取"借才异域"的策略.此举对早期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种依赖外人的局面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从而给该局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轮船招商局逐步采取一些措施,才最终结束了"借才异域"的历史,实现了人才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徐润(1838—1911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行买办,也是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本文试图从分析徐润经济活动入手,着重探讨中国近代早期买办向民族资本家转化的进程及其特点,希望有助于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生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居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和万里长江出海口,境内江河密布,终年不冻,与长江合流入海,万吨轮船可常年候潮进出港口。上海自被迫开埠以来,就是重要的航运枢纽和贸易口岸。招商局自创办时起,即购置轮船,在以上海为起讫港的多条国内、国外航线上,与外国轮船公司展开竞争。本文在运用大量航运档案的基础上,对招商局在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在上海的各类轮船进行系统梳理和考索。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保险业于清朝后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海洋贸易渗透到中国南方广州。之后,中国人“师夷之技以制夷”,于一八七二年创设第一个新式的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与洋商轮船公司竞争,以保获利益。之后,招商局又于一八七五年开设“保险招商局”,是为中国人自办保险业的开始。这之后,保险业在中国的开展,断断续续,中间停顿了近二十年,而于一九八年方再重新恢复。即使如此,保险业在中国百余年的开展和经营也只是“东施效颦”,并没有建立在合理的及科学化的基础上。症结所在是国人从事于保险业者,对于所谓“保险”并没有深刻…  相似文献   

14.
晚清招商局对外开放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掀开近代中国的历史篇章,招商局占有重要的一页。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历史产物,并且是在对外开放中生存和发展的。考察和研究晚清时期的招商局在对外开放中所走过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考材料和有益的历史启示。1 招商局创办于近代中国从闭关走向开放的时代。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外国侵略者凭借船坚炮利打破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先后夺取我国江海的一系列航运主权,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清政府的被迫开放,使外国轮船公司从外洋到我国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买办服务于外商的公司洋行,广泛地接触了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经营管理方法,被誉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他们新型的商业知识,敢于承担风险的气质,以及他们积累的巨额资金,使他们在投资、经营近代的工矿企业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条件。从第一代资本主义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开始,买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举足轻  相似文献   

16.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企业。招商局企业制度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公司企业制度的产物,经历了“官督商办”、“民营”、“国营”三个阶段。本文着重论述了“官督商办”阶段招商局企业制度的内在矛盾性。通过分析招商局内部权力、利益关系,揭示出了招商局企业制度内部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并分析出了这些矛盾的深刻根源。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招商局企业制度内在矛盾的分析,为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法战争之际,盛宣怀入主轮船招商局。挟其强势的官场背景,盛宣怀改变了招商局原有的“官督商办”经营体制,使这家已经初具近代股份有限公司机制的企业,进入了“盛记招商局”的轨道,从而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树立起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标本意义。本文初步论证了这一历史变化的前因后果与转化关节。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近代企业的增多,股票发行数额也逐渐扩大,股票流通渐广,于是在上海就出现了华商股票掮客,以洋行的买办居多,他们人数不多,却与洋商有密切的关系,对股票了  相似文献   

19.
1881年,湘、淮派系争夺轮船招商局的斗争,以李鸿章淮系的"胜利"告一段落。本文深入论述了这场争夺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揭示了洋务派内部的派系纷争对洋务企业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推进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1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有120年.今天,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回顾当时招商局所采用的各种策略,对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无俾益.19世纪70年代,满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了数千年的国门.外国商船把西方工业革命中一百多年的劳动成果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在炮弹和“条约”的掩护下,抛向这“男耕女织”的、古朴的国土上.在“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的情况下,眼看中国的白银通过轮船从“商品”这条渠道源源不断地向外国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