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性重大举措。其实质是继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滞后于现状决定了在我国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以经…  相似文献   

2.
<一> 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在战略目标确定之后,选准战略重点是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二大为我国经济建设确定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之后,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确定为战略重点,对于实现战略目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但要指出,战略重点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决定于两条:一是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它们现在还处于薄弱环节,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发挥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O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征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什么说实行这两个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征?在实行这个转变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带根本性转变呢?笔者根据这几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个人学习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根据中央建议:“九五”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由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向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新疆明确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 :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应以这三个战略为指导 ,提出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战略目标和步骤、战略重点和布局。一、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 ,并结合新疆矿业的实际 ,新疆矿业发展战略是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 ,实施以矿产资源优势逐步转换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 ,坚持依靠科教兴矿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概括起来讲 ,就是“以黑 (石油、天然气、煤、铁、铬、蛭石矿 )、…  相似文献   

6.
一、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后发展地区实施后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干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个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第二个转变是指生产力发展途径、方式的重大调整。后发展战略是后发展地区的赶超战略。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7.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在谈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强调指出:“通观全局,为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胡耀邦同志提出的三个战略重点,不但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而且借鉴了经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战略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解决好教育和科学问题的战略意义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和制订了经济发展战略以指导和规划经济的起飞。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央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新疆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按照党的十二大精神,依据新疆的实际情况,1982年底首次提出了新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及主要措施:到本世纪末,要在不断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自治区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平均7.4%,并把农牧业、煤炭、石油、教育和科技等确定为发展战略重点,在200…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战略,被称为“体制转轨”;第二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力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是发展战略,被称为“增长转型”。“体制转轨”与“增长转型”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 50 - 70年代以内地工业发展为重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到改革开放后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的演变过程。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西部发展战略 ,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战略的实施 ,必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对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改革开放,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第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第二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是从“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迄今为止,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市场化改革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对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却知之甚少、知之甚浅。近几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引发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在前两个转折(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和经济市场化)仍需…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经济发展战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最终成败。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疆经济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曾根据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过阶段性战略和与之相应的战略目标。“七五”时期提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本着“积极开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发展“三高”产业(高产值、高税收、高利润),初步建立一个以三大基地(经济作物基地、畜产品基地和石油、能源基地)、五大经济支柱(农牧业、石油和石化工业、轻纺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为主体,以水利、交通为前提的具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但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成功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但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信号:一是增长水平虽保持在高位上,但出现了逐次惯性回落的趋势;二是投...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大庆社会科学》2012,(5):16-16
1.“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完成可持续发展“一个任务”,推动经济、城市“两个转型”,加快科学、和谐、跨越“三个发展”,打牢产业、市政、人文、体制“四个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形态、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五个跨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歙县实际,从发展乡村旅游入手,以实现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度结合,进而带动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徽州古城景区和棠樾牌坊群&#183;鲍家花园景区这两个4A景区的龙头作用,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二、强力实施复“古”创“新”战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精品;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乡村旅游品味;四、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能否实现,是今后5年和15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我国采用哪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密切相联的.改革开放前一大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人们还承袭了旧的经济发展思想;与此相适应,采用的是在高度集中领导下的高投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日本教师教育研究的两项新成果:一是日本现代教职研究会的教师教育连续性理论,即两种连续性形态论;内在连续性的构造要素;教师教育各阶段的作用、责任和相互关系;教师教育连续性原理。二是今津孝次郎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理论,即提出教师教育的两个模式论;“学校教育改善模式”理论的基本内核;“学校教育改善模式”的基本原理;教师教育课题:一是学校组织学习,二是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关人才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系统精辟,高瞻远瞩,它构成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关于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及其方法1.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认为,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1982年,为了实现“三步走”的战略,他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并把教育和科学作为3个战略重点之一.他指出,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国家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为此,他一再强调,全党都要抓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党和国家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上述思想,先后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制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最近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落实,以推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创新的制度、创新的技术和企业家□谈镇黄瑞玲一、问题的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关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十五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全局意义上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相似文献   

20.
樊文娥 《中州学刊》2001,41(6):30-32
经济的增长需要一定的推动力。列宁提出两种新经济政策动力体系一种以粮食税为主导性的动力措施;一种以发展商业为“主要环节”的设想。邓小平提出三个动力体系措施一是以“责任制”为基本内容;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是以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力连体运作。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从而实现了一次经济增长动力体系思想的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