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伟 《东方论坛》2016,(1):87-92
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已废止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允许税前扣除的企业资产损失,都必须符合“与取得收入有关的”这一条件.从文义上,二者看不出差别,但实际上,二者“收入”概念是不一致的.《暂行条例》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而《税法》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所有收入’有关”.《税法》实施后,对于“收入”的认识,一度出现分歧.分歧根源在于税法体系中存在的概念模糊.“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概念,应重新表述为“应计税收入”“不计税收入”“免计税收入”.厘清上述概念,自然会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收入转移可以从增加值、初次分配、再分配、总体分配这四个环节进行考察。在初次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非常高,说明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阶段,通过征收生产税净额,在补偿公共品生产的耗费之后,掌握了大量的剩余。在再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趋于提高,住户部门的正转移率趋于下降。在总体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1992-1999年,收入趋于分散。在2000-2008年,收入趋于集中。这反映了我国政府推动型经济的性质不仅没有转变,反而在不断强化。我国这种政府强力推动的经济,虽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但不可避免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与中央政府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从原则上看,解决问题寄希望于:第一,加强制约政府增加收入的力量;第二,削弱政府高投资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通过四项指标的实证分析,反映了吉林省近年来农民劳务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吉林省农民劳务收入发展的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吉林省的真实情况和农民劳务收入比重低的根本原因,进而讨论了吉林省农民劳务输出的增加对增加农民收入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且地区间收入、不同收入类型地区间差异显著;二、三产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居民从事行业、农村劳动力数量、农产品价格水平等。  相似文献   

5.
对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1990-2011年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运用SPSS软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的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不能回归至合理水平。青岛市农民的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与转移性收入,缩小青岛市城乡收入差距、增加青岛市农民收入需要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忻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来源收入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类型的角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改革开放以来忻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其中,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经济日益繁荣、行业间垄断和地区间资源和配置结构的不同,是影响忻州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主要原因。政府应该从从政策体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等方面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7.
改革过程中实施"区域差异改革"策略导致东中西部遵循不同的发展轨迹,因此,分区域考察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格局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区域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分析发现:第一,东部和中部的收入流动水平在1993-1997年间达到最高,随后不断下降,西部地区在2000-2004年间达到最高峰后出现下降。第二,从不同收入阶层地位的动态演化来看,各地区中等收入阶层经济地位具有不稳定性;相比中部和西部,东部的顶层缺乏流动性,同时底层居民表现出较强的向上流动水平。第三,进入2004年之后,中西部地区收入流动的绝对值及其福利的增长速度都高于东部。因此,创造机会平等的公共政策,打破限制劳动力跨区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居民收入总体向上流动比例大于向下流动比例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趋势。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重点考察了在收入差距扩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为理论背景,首先梳理和计算了国内外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变化,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大小和变化方向随定义的不同而不同。绝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一般上升,相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有可能下降,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可作为收入法定义的补充。目前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不足50%,全国和农村的比例更低。然后基于收入拟合方法下的中国收入分布变迁情况得出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较低的原因是收入逐渐集中于高收入阶层,最后从收入来源角度提出了降低对中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提高对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以及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经营净收入等措施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由于农民只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出租、出售房屋受到法律限制和投资渠道狭窄,因此,农民不但总收入偏少,而且财产性收入十分有限;虽然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所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仍较低。需要通过明晰土地财产权、用法律保护农民住房权益和重视农村金融理财,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的奋斗目标,之后又分别就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出台两个《意见》。为全面了解把握六年倍增计划及其各项措施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矛盾、新问题,确保这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和倍增目标如期实现,市社科联会同市政协调研组就倍增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形成了如下报告。一、进展与成效我市2011年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两  相似文献   

13.
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消费是这"三驾马车"的头马。多年来,消费这驾"马车"的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虽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关系的重大失衡对消费需求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导致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制约着消费需求的良性扩展。文章从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因素出发,阐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本文利用江苏资金流量表和相关统计资料研究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对江苏收入分配中存在的3个重点问题,即劳动力要素所得份额低于全国并持续下降,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构建江苏合理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以及对第一产业的产值就业份额比和城乡收入比的关系的分析,发现通过增加农业收入来增加农民收入,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收入差距的缩小有正相关关系.但最近几年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未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慈善公益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内容,是观察不同阶层应对社会不平等所采取社会行动的有效工具。通过对2012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的分析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的慈善捐赠主要受家庭绝对收入影响,而2016年由收入比较形成的相对收入已成为家庭慈善捐赠的决定因素;在绝对收入起主导作用时,家庭收入对慈善捐赠的影响随着收入不平等加剧而增强,而在相对收入起主导作用时,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则相反。研究结果为既有争议提供了理论解释,也进一步揭示了单纯改善个体绝对收入对促进慈善捐赠作用的限度,舆论引导公众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对于引导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1-2011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并未与经济增长同步,而且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通过对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非农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人均资本拥有量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等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陕西应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并对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以期对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以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以城镇居民为视角,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全国总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和行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解决收入差距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政府的角度看,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从分配起点、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三方面共同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