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自从我国与东盟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都较快,但双边经贸关系在各自经贸比重中的份额却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双边产业结构存在相似性、美国的牵制及东盟区内合作存在矛盾等.为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设,我们必须与东盟开展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尤其要选择优势产业与东盟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我们在合成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系列研究工作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2-噻唑啉(硫)酮的氮羟甲基化反应;合成了二个新化合物N-羟甲基-2-噻唑啉酮和N-羟甲基-2-噻唑硫酮。产物元素分析,IR数据,HNMR数据和MS数据与目标分子结构相符。同时还讨论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倪慧芳 《云梦学刊》2001,22(4):99-102
5-6岁幼儿这一群体是消极情绪的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家庭环境及幼儿园环境中的消极情绪的表现的类别、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可以为幼教领域中自觉地科学地进行情绪教育作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科  熊元义 《云梦学刊》2001,22(6):59-62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当前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2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灸人口的散文名篇之一 ,人们都公认此文的艺术特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情 ,情景交融”。但对文章的主题 (即“情”)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从朱自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处境入手 ,结合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分析 ,提出《荷塘月色》的主题是作者对自己“象牙塔”中的现实处境的别无选择和对美好人生境界无法达到的感叹 ,在这种感叹中凝聚着一个身不由己的知识分子对家庭与社会的良知 ,真实地再现了朱自清的人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十六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关于时机、机会和历史机遇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关于时机、机会和历史机遇多有论述,在对俄国革命的宏观指导上,非常重视、分析和利用各种时机、机会和历史机遇.列宁这方面的主要思想有注意抓住时机,是革命自觉性的重要表现;估计总的形势以选择适当时机;把秘密工作与利用合法机会相结合;争取喘息时机,以最大的坚定性灵活地随机应变;阶级、阶层和个人,各有自己的历史机遇.而抓住历史机遇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正是列宁革命艺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而在这种结构中,存在着中心国对技术创新成就的垄断问题。由于中心国在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总能汇聚起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总是处在技术创新的前列。出于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心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而实现创新垄断。边缘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后,中心国在创新垄断的前提下也以技术援助的名义对边缘国转让一些落后技术,并在这种技术转让中实现理论特别是价值观的输送。然而,边缘国在此过程中往往是无奈地接受,并无条件地向中心国奉献自己的智识与技术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边缘国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而向中心国奉献其知识与技术,目的是希望得到中心国的承认和肯定。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被突出,而中心国的创新垄断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共生共在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政府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天津热线网络扩容;天津信息港工程;开发区宽带工程启动;北方网与天津网正式开通.天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天津网络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努力提高企业对网上信息的利用率,使网络效益达到最大化;二是强化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安全管理;三是不断完善网络经济中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刘晶辉 《北方论丛》2003,3(2):41-44
古代希腊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古斯巴达城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古斯巴达的统治,出于维护城邦强大与秩序稳定的目的,在立法和改革中制定了一些平等民主的措施。但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城邦公民各阶层之间真正的平等与民主的。  相似文献   

11.
傅晓华 《云梦学刊》2004,25(2):32-34
先秦时期,儒家主张“人治”,法家主张“法治”。他们的分岐是: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是道德还是法律?人治论者认为国家主要应由具有高尚道德的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来进行治理。法治论者则认为主要应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实际上指刑法)来治理。他们在政治制度设计上虽有分歧,但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思想分歧并非现代“人治”与“法治”思想在治国方式上的根本对立。尤其是古代法家的“法治”并非现代中国人正在建设过程中的法治,现代“法治’,是根本否定“人治”即专制的,是以“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依法行政”“权利平等”为基本原则的治国方略。而古代法家的“法治”是维护专制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关健英 《北方论丛》2004,(3):117-120
先秦法家的"法治",虽然在字面上与现代意义的"法治"别无二致,但从实质上来看,"以法治国"不但与真正的法治精神相去甚远,甚至完全是背道而驰.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先秦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与德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通过分析"以法治国"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先秦法家"以法治国"的"法治"从来都为人治主义所主宰,是人治的法治,专制的法治.  相似文献   

13.
陈碧芬 《学术探索》2011,(1):94-102
传统的“立君养民”论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以民养民”论大量出现,把救助困者、贫者看做是富民的主要责任,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日常社会生活中,主张以富助贫;第二,灾害发生时,主张以富救困;第三,主张宗族内部以富帮贫;第四,政府也极力主张“以民养民”。这一主张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明清时期富民举办社会救助活动的兴盛;二是富民借助社会救助实现基层社会控制权的扩张。探讨这种养民思想及实践,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慈善事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形式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民办高校的规范治理形式以董事会制定决策和校长执行决策为基本特征。但由于利益机制的作用,出现了各种利益关系组合,反映了民办高校由利益团体掌控的本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组织的公益性弱、寻利性强。本文通过对法律文本和调研资料的分析了论证了一个命题,即中国民办高校行为治理结构的利益团体控制特征,是由外部制度的规范性(法律对于民办高校组织属性的模糊界定)和资源获得的单一性(主要依靠学费)特征所决定的。同时采用"理想类型"比较方法,分析和归纳了美国私立高校治理的"外部人控制"形式、日本私立高校治理的"内部人控制"形式和中国民办高校治理的"利益团体控制"形式。  相似文献   

15.
周远斌 《文史哲》2003,(4):145-149
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并非凭空而起 ,而是由作为享乐性文化气候之“反动”的淡泊精神、复古革新运动中产生的平民心态及高风绝尘之诗风追求、思想感情上的禅定和老大心态、诗歌审美上推尊萧散简远之趣四个主导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三十年的改革过程可以概括为五句话:解放思想--群众创造--专家总结--领导认可--政府规范.改革的特点:一是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扰,不带条条框框;二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与选择,不强迫农民;三是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加以推广;四是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不追求一步到位;五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这种改革的好处是成本低、风险小、效果好.中国农村三十年改革,实现了十个方面的创新,带来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使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重建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等主张得到验证.中国农村改革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是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办事的过程.目前.这个过程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17.
地方NGO作为一种具体制度安排,其生成机制主要是在外在制度环境的作用下,以潜在利益为基本诱因,外在制度需求与内在制度供给相互契合推进,从而激励地方公民合作创设NGO制度安排的复杂过程。这是中国地方NGO生成的简要逻辑。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视角分析,在中国地方NGO的生成机制中,国家与市场对NGO制度安排的供给、市民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地方制度转型的适应性安排、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地方知识精英的主导性介入与网络等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是六个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国家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与中国地方NGO的发展壮大过程相伴相生。分析中国地方NGO的生成机制,可以窥见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余华由先锋写作向现代写实的转型,其意义并非在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是先锋文学在危机之中通过向写实靠拢进行自我救赎,而是标志了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作家的初步成熟,他们从西方外来影响下走出来,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19.
于大水 《齐鲁学刊》2001,49(5):103-106
纵观人类法治发展的历史,法治的现代化过程也是政治的民主化过程。现代法治的本质是政治民主,民主政治是现代法治的政法基础。法治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的民主化水平。我国的法治现代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民主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于“三权分立”,但还不完善。关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研究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杨润陆编的《现代汉语》、唐朝阔、王群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等6部高校教材中所收同义词的配价情况进行穷尽性研究,得出结论:两个或以上义位的本体和本体之间、本体和变体之间、变体和变体之间,均可构成同义义场。因此,我们研究同义义场,应该明确是此义位的哪个体与彼义位的哪个体构成同义义场。词性不同的各个词,不能构成同义义场,因为在语义领域,它们的主要语义特征不同。无论是哪一种同义义场,属于同一同义义场的各个义位的本体或变体,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