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众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行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体现出的会计稳健性特征变化及其潜在效应,发现由于向下调节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股改前公司的会计信息总体表现为高稳健性,但股改后公司向上调节盈余行为却使得会计稳健性没有发挥应有的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满足利润管制为目的的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普遍的行为之一,会计估计变更行为通常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分类比较发现,会计估计变更失当公司的业绩远远低于非失当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失当公司存在利用操控性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明显迹象.这些经验证据意味着,证券监管机构应该强化对绩差公司会计估计变更行为的关注,且要特别注意其盈余报告中的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项目,以确保此类公司盈余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正有关递延所得税与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考察管理部门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估值准备(deferred tax asset valuation allowance,以下简称DTAVA)与递延所得税费用来平滑利润或达到避免报导盈余下滑等特定目标。相比国外从递延所得税角度研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国内此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大多数研究视角是从其他会计一税收差异而不是直接考查递延所得税对盈余管理的可能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1年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借用Phillips,Pincus and Rego(2003)模型,分析IFRS趋同下公司管理层是否藉由递延所得税费用及其组成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4.
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的不完善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公司首次募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以及节约税收等费用方面的考虑等角度具体分析了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提出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准则,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修正现有制度关于IPO、配股、ST和PT等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市公司2004-2008年报中样本数最大的六个行业为样本,系统地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会助长利润虚增现象;仅在调减利润的企业样本中,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盈余管理有约束作用;对调增利润的企业,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股权集中度均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2-2012年期间进行股权再融资(包括配股和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SEO公司的盈余管理以及不同产权性质SE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SEO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分组样本考察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2002-2012年期间的研究样本,还是新准则实施后的研究样本,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都更高.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股权再融资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视角,验证了公司产权性质会影响公司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4年发行一般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会计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应用OLS的方法,从区域经营环境的视角,研究了会计盈余质量与公司债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会计盈余质量越低,债券投资人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大,投资人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发债公司的信用利差就越大。相比于区域经营环境差的地区,在区域经营环境好的地区,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外部监管机制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盈余质量,降低发债公司的信用利差,因此,区域经营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会计盈余质量与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会计盈余质量和公司债定价领域的学术文献,而且为区域经营环境作用于公司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盈余持续性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评估公司价值及签定契约时,会计盈余的高持续性被看作一个理想特征,有利于降低风险,因此盈余持续性研究成为30多年来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盈余持续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但在盈余持续性的定义、盈余质量、盈余持续性的度量方法、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公司估价模型与盈余持续性及其检验、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盈余持续性与其他经济(会计)现象等方面,仍未达成共识.我国学者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具有一定贡献,但尚待深入.以国外盈余持续性研究为借鉴,我国可加强恰当地度量盈余持续性、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作为近年来财务揭示的热点问题,受到了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盈余管理指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文通过盈余管理的特征、动机和方法等的探讨,提出了对盈余管理的审计策略,旨在提高审计人员对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公司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被认为是影响公司信息环境从而股价信息含量的两大主要因素。通过从中国上市公司1998—2010年间的数据.实证考察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显著正相关,并且二者的正向关系仅存在于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不显著:2007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正向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统计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同步性越高,股票收益率中包含的盈余信息量越低。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盈余操纵的手段控制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特质信息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遏制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或降低其通过盈余操纵隐藏公司特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一直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以沪、深两市2007~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对象,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两个视角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因此,我国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应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进行考察。本文重点对盈余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考察盈余信息的风险含量。通过拓展CAPM模型,构建了公司超额回报对公司特有风险溢价的敏感系数R-loading,从而考察了公司盈余信息中的风险含量。进一步对R-loading与盈余质量、盈余质量替代变量和投资者行为即盈余反应系数ERC的关系进行检验,证实了R-loading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内容,为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研究提供了风险研究思路,有利于投资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公司盈余信息及其风险后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高管薪酬如何受到盈余管理后的盈余影响,发现公司普遍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投资收益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进一步研究了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和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控股、股权集中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低于非国有控股、股权分散的公司。说明国有控股、股权集中的公司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薪酬业绩敏感度没有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客观存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适度的盈余管理是相关利益主体利用现有会计政策的弹性来实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契约的有效性,降低交易成本。但大量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过度的盈余管理,应通过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监督、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途径加以限制,这样才能保护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5.
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看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以仅仅亏损一年的上市公司(除ST、PT公司之外)1999年度盈余管理的数据为研究基础,对其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为了在来年顺利实现盈利,亏损公司存在明显地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高收益避免亏损的现象,亏损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显著表现为负.1999年度的数据支持公司通过调控非经常性损益获取配股资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人为地操纵企业经营业绩 ,其对国家和企业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财政部 1999年 8月发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 (第一号 )披露了对我国 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其中 102户企业 (占抽查总数 93% )有不同程度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 41户企业 (占抽查总数 37% )的会计报表利润比调查组核实后的利润相差一倍。在这些企业中虚增利润的有 54户,虚增利润总额 9.7亿元;虚减利润的为 48户,虚减金额 5…  相似文献   

17.
信息的不对称及会计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理性的企业必然对盈余信息加以管理.中立的盈余管理能适度弥补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前瞻性地引导资源配置.但充斥着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使之背离中立原则继而导致恶劣的经济后果.而改进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则会缩小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可以健全盈余管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积极倡导"德治",有助于增强管理层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律能力,令其自觉减少机会主义地利用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转移活动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控股股东有动机对其进行操纵。本研究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控制权转移前控股股东的行为进行分析,按对价方式、控股股权性质对目标公司进行分类研究。选取2008—2011年沪深A股主板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对价方式不同的公司存在明显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控股股权性质不同的公司,虽然有不同的动机,但其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明显差别。具体而言,国有股权有偿转让的公司存在明显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且每一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差不大;无偿划拨类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明显;非国有股权转让公司存在明显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每一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别较大。研究结果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活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经理层作为理性的代理人,在进行企业信息披露和报告过程中,利用其私人信息的比较优势,采用会计机会主义行为牟利的管理行为。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契约必然是不完备的,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必须利用契约执行、监督机制来保证契约执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前提是,由于盈余管理本身是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选择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监督机制必然是一种"私人性"的保障机制。文章以制度分析、契约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的可行性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2003—2009年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制度环境、关系专用性投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系专用性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但相对于制度环境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这既抑制了正向盈余管理程度,也降低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使应计盈余总体趋于平滑。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度环境落后的地区,企业更倾向于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私有信息,以维护专用性资产的价值。这有助于理解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影响企业的特殊交易行为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微观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