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贷后管理工作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贷后管理工作是信贷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信贷资产质量的保障发挥了核心作用.具有基础性、事后性、阶段性,具体操作上难度大,期间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完善稳健的带后管理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人力资源配置不足、考评激励不到位等等,对其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树立"六全"风险理念、规范和建立"三大体系",重视队伍建设,加大激励考评力度、结合风险防范和服务延伸,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贷后管理作为信用社贷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规范信贷程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信用社及员工疏于贷后管理,形成只重贷前、贷中管理,忽略贷后管理的片面管理模式.而贷后检查管理则能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并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靳松 《决策与信息》2011,(6):277-277
贷后管理对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由于受到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信贷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一定程度上成为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短板”,对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管理的最终环节,对于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集团客户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改进贷后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金交所2011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转让交易。具体交易模式为:小贷公司将其部分优质信贷资产打包,通过金交所平台向投资者转让小贷资产的部分收益权,从而获得资金以拓展业务。比如,某家小贷公司的一笔1亿元的贷款,收益为10%,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贷审委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 ,信贷决策实行“审贷分离”是国际上商业银行控制资产风险的最基本的信贷管理制度。我国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审贷分离” ,同年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试行 )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审贷委 ,建设银行最早实行了这一制度安排 ,其后各商业银行也相继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和贷审委制度 ,实行贷审分离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提升借款人谋取贷款的寻租成本 ,防止内部操作及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 ,防止信贷人员个人素质缺陷 ,造成贷款决策失误 ,增加贷款审查的独立性 ,制约 (衡 )高级管理层的…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主要盈利来源之一,所以对贷款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贷前、贷时及贷后风险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措施并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融资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于一身,无论对银行还是对进出口企业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已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因此,在扩大国际贸易融资规模的同时,必须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建立适应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信贷管理模式;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期调查,有效监控贸易全流程的物流和资金流;强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贷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赖黎  唐芸茜  夏晓兰  马永强 《管理世界》2019,35(10):160-171
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是否进行了更多的短贷长投?公司的信贷获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企业风险产生了怎样影响?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的短贷长投、信贷获取和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进行了更多的短贷长投,银行短期借款更少,公司经营风险更高;第二,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发现购买董责险公司信用贷款更少,担保贷款没有显著变化;第三,通过PSM-DID模型、动态视角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基本结论不变。本文研究发现表明,我国的董责险没有起到风险治理的作用,反而诱发了管理者更多的风险行为,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小微企业的信贷渐渐成为国内银行的"宠儿",随之而来的风险问题和限制因素也越来越多。小微企业以个体商户为主,虽然经营规模比较小,但是内部经营情况却复杂的多。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和财务制度,并不能长久的生存。所以,银行不能以传统企业的贷款进行定价和贷后管理,否则将承担很大的风险。但这不代表小微企业的贷款会"失宠",小微企业的不断升级和扩大,使其对融资的需要更为明显,也使其成为商业银行实现贷款收益最大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如何把握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利率定价和策略的选择,保障商业银行的风险达到最小化是商业银行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小微企业及其自身融资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如何开展信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银行资产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不良贷款大量存在,各行几乎均占全部贷款的一半以上。因此,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把信贷风险控制在最小,是各商业银行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信贷工厂"意指银行进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对不同产品的信贷作业过程就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本文讨论了"信贷工厂"产生的背景,治理模式,优点与缺陷等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高质量信贷资产是取得高水平经营效益的题中之义,亦是实现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江津市农业银行积极实施支持优势产业、优良客户的信贷“双优”发展战略,在构建安全与效率相统一的信贷运行机制,拓展优质信贷市场的行为取向中,日渐培育了银行资产营运和企业经营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融资理论的创新性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求。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融资理论的二次变革。对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运营效率,优化了资本资源的配置结构,而且赋予了金融资本市场新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对信贷资产管理的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市场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和降低风险的对策,希望对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全面发展,各种新型金融工具陆续面世。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迅速向全球扩展。但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  相似文献   

16.
数据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而信贷数据则是金融企业资产的重中之重。信贷数据质量的低下往往造成系统的存储与用户的预期值大相径庭。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发展,品种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日新月异,同时,金融业内部与外部监管要求不断强化和精细化,信贷数据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困扰商业银行科技人员与信贷管理人员的严重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伴随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信贷已成为影响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翔实的历史数据,全面分析了主要国际贸易国(地区)贸易信贷资产、负债和差额情况。实证结果表明,贸易信贷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国别贸易信贷没有明显的统计规律。各国贸易信贷规模和比例的差异较大,但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我国贸易信贷资产负债的规模和比例基本正常,这对于我们制定有效的贸易信贷管理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信贷营销是把贷款流向客户的信贷经营方式,是总行、分行和支行各负其责,各有侧重、上下联动、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贷款营销的实施包括营销计划的制定、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具体营销手段的确定与实施、信息反馈和营销方案的调整。 一、发展金融业要求开展信贷营销 1、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  相似文献   

19.
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业信贷资产风险的重要指标,在风险防范和预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新的信贷资产质量模型,通过DEA方法测评出目前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情况,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主要可用来解决金融机构"存短贷长"、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建行在2005年底发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揭开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序幕。但是,由于金融体制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模式等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陷入了流动性困境和标的困境,进而缺乏动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