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民族工作是以处理城市中的民族事务、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12,(9):46-48
城市民族工作是以处理城市中的民族事务,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城市民族工作风雨兼程,与时俱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民族工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民族工作,是对散居在全国城市的约6百万少数民族的工作,是杂散居地区民族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是通过城市少数民族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出来的。城市少数民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城市少数民族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科技和各种专业人才集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多,工作做好了,可以促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怎样才能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认为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并且在城市中形成相当数量和规范的少数民族聚落和社区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日益凸显。文章提出解决城市社区民族问题的对策 :充分照顾人口较少的民族的利益 ;贯彻多元一体文化政策 ;认真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深入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城市民族学、城市社会等学科的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各民族跨区域流动进入了活跃期。城市和社区成为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民族宗教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举措。作为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和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仙桃将切实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努力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求突破,推动形成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湖北省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针对当前城市民族工作存在的城市接纳少数民族群众难、少数民族群众融入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民族工作协调难等四难问题,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路子,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建设,创新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两同五化”新格局,使孝感市成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第一次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召开,再到2009年和2010年接连两次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召开,城市民族工作在民族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顺势上扬"。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是三届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的主要背景;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是三届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主题;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是三届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的突出理念。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阅读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桂林市的少数民族状况、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二是健全法律法规,使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三是加强高效管理,做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服务工作;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快速处理民族矛盾和纠纷;五是民族工作进社区,建立健全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民族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9.
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大多是一个地方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口流动性大 ,社会影响力强。加之现在流动到城市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 ,城市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掺杂在一起 ,具有敏感性、辐射性、连锁反应性等特点。城市民族关系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族关系好坏的晴雨表。因此 ,研究城市民族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从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及其主要内容、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与城市民族工作等五方面分析、论述城市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除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3500多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城市和乡村,其中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200多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民族工作在我国民族工作中的份量将越来越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对维护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团结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两会”期间,记者就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做好城市民族工作,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副主任牟本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民族散居化日趋明显 ,城市民族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民族关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个案 ,对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合武汉市民族工作实践提出了要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观点 ,并从加强调控主体、完善调控手段、确立调控效果评估体系等方面对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春艳 《民族学刊》2022,13(10):1-6, 128
大量少数民族由农村迁移至城市,既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民族工作和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并有助于在城市地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效破解城市治理的难题。应从完善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机制和体制,努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关注并及时满足城市少数民族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城市常住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四个方面去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管理的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城市民族管理的主体、方式及其规律性,对于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1):9-14,91
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即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活力,有助于构建多元城市文化和实现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如何管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次调查以长株潭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研究个案,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成和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民族工作在内容、范围、方式方面均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城市民族工作应更注重政策环境的建设 ,注重法制建设 ,注重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 ,建立起更有效的机制 ,从而有效地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并保障少数民族应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特点,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与时俱进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本文在学习《江泽民文选》关于民族工作论述的基础上,就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应对国内外民族问题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阐发民族理论和指导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及其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亟待研究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民族立法工作不平衡,且严重滞后;民族法律体系不配套,法与法之间衔接难;变通权行使远未到位;自治法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不明显,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立法技术、法律规范和立法程序不完备,缺乏法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文章从思想认识、自治法规的立法体制、权限范围、批准程序和效力等级、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提高对民族立法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理顺立法权限和立法体制,科学编制立法纲要、规划和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族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机制,加强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强调了搞好民族立法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思斌 《民族研究》2012,(4):1-7,107
本文简要回顾了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工作。根据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族群)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视角和文化视角,并以经济发展、文化持守为向度,以群体(族群)、个人(家庭)为层次,建构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结构框架,同时指出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应具有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旭辉  柴玲  包智明 《民族研究》2012,(4):17-25,107,108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二是强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的整体路径,应在借鉴西方民族社会工作方法及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既有民族工作方法和制度框架而建立。基于上述,本文提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及实务发展的一种整体路径,即"边界跨越"和"文化敏感",并对"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的实践策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