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内部结构及运作机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时期东北最高行政机关,所以研究该会对研究张学良政权具有重要意义。该会内设一厅六处,下辖七大类数十个机关,组织体系甚为庞大。该会组织领导体制实行民主集权制,民主制包含委员合议制和主席决策制;集权制包括垂直管理体制和二级管理体制。该会的权力运作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在张作霖去世后奉系政权的瓦解,保证了张学良时期政权的团结和巩固,并为日后奉系充分利用东北资源东山再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领导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清代东北行政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八(1907年4月20日),清廷颁布谕旨,改革东北官制,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建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这次改革,结束了清代东北延续二百多年的旗民双重行政体制,旗民两系一统于省,从此,东北跨入全国行省行列。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在东北行政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查这一历史过程,探索其变革的原因,对于认识行政体制演变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第一次直奉战争失利后奉系集团规模空前的整军经武之作用的评价,学界多从封建军阀纯粹牟取私利的负面影响方面加以考量。但如果以当时国家四分五裂难以形成国防合力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为出发点,可观察到奉系集团整军经武的积极作用。奉系集团在与其他军阀争权夺利的同时,实际上也相应独立地担负起了保卫东北边疆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军事斗争任务。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奉系集团的整军经武,对于抵制日俄扩张东北,增强东北边疆的陆防、海防能力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执法的新闻媒体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其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受到全方位的监控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正当性。这种监控既有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监控,也有来自行政系统外部的监控。新闻媒体监控属于行政执法的外部监控形式之一。新闻媒体监控包括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进行监控和对行政执法过程进行监控,侧重于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控。这种监控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立法、政务公开、优化新闻监督环境和提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政机关,还应当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权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其他行政机关。因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以、而且有必要把某些立法权授予其他行政机关行使;其他行政机关依授权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质上就是一种立法行为。认识和肯定这种行政立法主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行政立法主体补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政机关,还应当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权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其他行政机关。因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以、而且有必要把某些立法权授予其他行政机关行使;其他行政机关依授权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质上就是一种立法行为。认识和肯定这种行政立法主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学界关于行政惯例的规范性质存在争议.在进入司法程序之前,行政惯例是行政机关基于自我认同所建构的直接行为规则.行政惯例的外在方面,是行政机关长期统一一致的行为;行政惯例的内在方面,是行政机关成员的认同.行政惯例通常不直接调整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但行政机关基于行政惯例作出的行政行为对相对人具有直接拘束力;行政机关的权威会催化行政惯例的规范性质,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惯例时相对人可以主张信赖利益保护.对司法审查来说,行政惯例的存在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经审查认定后的行政惯例可作为裁判理由而非裁判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惯例并非法官法源.  相似文献   

8.
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职权,管理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它除了身为行政主体,可因职务侵权而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外,也能作为机关法人,因民事违法而承担民事责任。这两种责任虽然皆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所致,但其性质却迥然不同。长期以来,由于法学界大多只注重研究行政赔偿责任,对行政机关的民事责任极少有人问津。以致,在我国有  相似文献   

9.
三省制及以之为基础的宰相制构成了唐代国家的最高决策部门,而寺监与尚书省及其相互的联系则构成了中央行政体系的骨架。故尚书省为一身二任的机关:对上,它参与三省的联合运行而从事最高决策;对下,它总辖寺、监、府、州而管辖实际政务。关于前者,史界已多有论述,而对后者则几付阙如。这反映了政制史界长期以来重视中央甚于地方、重视政枢甚于一般机关的倾向。笔者以为,对理解整个行政体制而言,建领于政枢的角度固然也可能窥知全豹,但毋宁说自下而上的角度更来得亲切。尤其是对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政务公开的不断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已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县(市)、市(地)级行政机关已全面推行,中央机关也已启动。但处于中间位置的省级政务公开在公开的深度和力度方面都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约全国政务公开的瓶颈。因此,文章从省级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着手,探讨推进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对策,以期形成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联动机制,推进透明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提出一个解释框架,对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考察。地方层面上,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格局下,下级政府要为上级政府发射信号来表明自己完成任务,从而为上级政府认可工作成效提供佐证,以规避政治风险。这一逻辑诱发了官员的“表面应对”行为;中央层面上,十八大之后中央权威急剧强化,各级政府强调落实,体制遂通过层层监督检查,传导压力来保证政策完成,然而受制于交易成本的约束,只能借助技术治理的方式对基层政府进行考核。又因为技术治理存在着自身的限度,导致宏观约束机制只能默许乃至鼓励“留痕形式主义”行为的出现。“形式主义”并不能看作是我们庞大体制中的“弊病”或者“顽疾”,而是政治体系在处理中央和基层两种治理逻辑的矛盾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然表现,背后反映出政府围绕技术治理所展开的调试过程,表明政府内部正处于探索一条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可实现路径的尝试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提出一个解释框架,对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考察。地方层面上,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格局下,下级政府要为上级政府发射信号来表明自己完成任务,从而为上级政府认可工作成效提供佐证,以规避政治风险。这一逻辑诱发了官员的“表面应对”行为;中央层面上,十八大之后中央权威急剧强化,各级政府强调落实,体制遂通过层层监督检查,传导压力来保证政策完成,然而受制于交易成本的约束,只能借助技术治理的方式对基层政府进行考核。又因为技术治理存在着自身的限度,导致宏观约束机制只能默许乃至鼓励“留痕形式主义”行为的出现。“形式主义”并不能看作是我们庞大体制中的“弊病”或者“顽疾”,而是政治体系在处理中央和基层两种治理逻辑的矛盾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然表现,背后反映出政府围绕技术治理所展开的调试过程,表明政府内部正处于探索一条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可实现路径的尝试之中。  相似文献   

13.
193 4年初 ,黄慕松受命赴藏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成功地举行了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册封与致祭典礼 ,并抓住机会宣传中央的对藏政策 ,商讨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黄慕松使藏是南京国民政府恢复对藏行使主权的一个重要步骤 ,西藏地方政府对外公开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同意中央派员常驻拉萨。自此 ,英国也随即调整了对藏政策 ,中英在西藏的角逐趋于激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部地区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义务教育资源短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足,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生均经费处于全国后列等。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各省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应该为中部地区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西南-南京"的对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地方-中央"对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而西南政权内部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联合体:一方面因政治取向基本相同、利益上有互相依赖关系而结合,另一方面又因政治目标与策略的不同而相互争斗.这种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颇具普遍性.当前新史料的发掘为深入考察西南政权内部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的分析能深化对国民党派系史的认识,进而推动民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现实中 ,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这样一种鲜明的对照 :一方面 ,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达到这种目标的途径都有着相当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并对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单位或个人只注重本地本单位或本人的狭隘私利 ,对中央的要求置若罔闻 ,依旧我行我素。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为了维护中央的权威 ,一要切实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奠定广泛而强大的思想基础 ;二要严肃党纪政纪国法 ,加大惩治力度 ,以“铁的纪律”和“铁的法律”捍卫中央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大批进入东北,致使东北地区的社会风俗——无论是人生习俗、生活习俗,还是岁时民俗或信仰习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北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关东,又不与中原地区一致的东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由民族性特色到地方性特色的转化十分明显。东北地区的发展逐渐接近内地文化水平,大大促进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俄战争后,日本以经营铁路作为侵略中国东北之重要手段,为此而在东北展开大规模攫取铁路权益的活动。为了抗衡日本,清政府拟引进英资修筑“新法铁路”,遭到日本激烈反对。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策略失误,新法铁路计划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背景,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视角出发,研究了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使命,指出了老工业基地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以及对其进行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创新本质,认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区域技术经济模式创新,并系统分析了技术经济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意义,以及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启示,指出创新及创新成果的广泛扩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