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元文化现象反映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中 ,主要表现为受中亚、西亚诸国以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样式的影响 ;同时 ,萨满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现象 ,均在其建筑装饰中积淀下来。这种多元文化现象使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形成了与内地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形式。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不能够因为改信另一种宗教后就被其断裂的 ,它的连贯性、持续性、融合性反映在建筑装饰上就形成了艺术的多元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拉达克地区历史上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其境内现存的藏传佛教建筑有藏式宫殿、寺院和簌堵坡等。除了鲜明的藏传佛教建筑特征,拉达克藏传佛教建筑艺术因为受印度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双重影响,显示出一定的国际化特征。其寺院平面布局、建筑装饰以及塑像和壁画,对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装饰的中亚元素、印度元素与西藏元素的比较,从建筑史和文化史角度说明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东西文化视野中的中亚艺术──读三部中亚古代艺术译著仲高手头的三部中亚古代艺术的译著均系在东西文化交流视野中观照中亚古代艺术遗存的最新译著。一部是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陈继周、李玫译的《中亚古代艺术》;另一部是根据意大利学者马里奥·布萨格里和印度学者查...  相似文献   

4.
摩尼教在东方的传播以中亚、新疆地区为最盛。中亚是伊朗雅利安人神话传说的汇聚地,中亚粟特人在佛教故事壁画影响下,具有以壁画来表现雅利安人神话传说故事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摩尼教经书插图艺术相结合,使插图从宗教典籍转向文学历史故事和表现世俗生活的享乐,增加了插图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回鹘人一度以摩尼教为国教,使摩尼教插图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同时,回鹘人以国库之力扶持摩尼教书籍插图艺术,也使之成为服务于宫廷的艺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在中亚和西域的发展两相结合,使插图艺术完成了从宗教艺术到世俗宫廷艺术的转型。伊斯兰时期的波斯细密画插图艺术即是一种以世俗文学作品插图为主的宫廷艺术。在中亚、西域发生的转型无疑对波斯细密画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建筑美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建筑的艺术成就,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伊斯兰宗教建筑礼拜寺(中国称清真寺)及帝王宫殿和陵墓等纪念性建筑艺术。阿拉伯民族有自己辉煌的文明史。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地区,完成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伊斯兰教义顺应了阿拉伯民族要求统一的政治愿望。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到公元8世纪时,就已经形成了东起印度河和乌浒河,西至西班牙、北非,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它的领土包括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埃及、巴基斯坦、伊朗、中亚等许多文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山普拉乡发现的人物及文字栽绒毯的艺术母题、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编织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讨论;通过与中亚和罗马时期的地中海东南岸地区纺织物的比较,与新疆其他地区出土地毯的比较,推论总结这批栽绒毯的艺术特征、出产地点,以及它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前 ,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居住着近千万的俄罗斯人 ,其中的大多数人是苏联时期迁移到中亚的。作者应用民族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俄罗斯人迁移中亚的原因、在中亚的分布特点以及对中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具有特球的审美特证,主要表现在实用性和艺术性,身份性和交际性,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统一。为使建筑艺术产生其审美效应,就应该注意建筑形象要与观赏人视觉心理契合,建筑需有与心理动型适应的和谐构图,以及需与人的观赏次序相适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洪水泉清真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其建筑装饰精美,做工华丽,并将多民族建筑文化融汇其中,见证了多民族团结的历史。尤其其砖雕艺术成就很高,独具特色。本文对该寺的建筑布局、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其始建年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中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冷战后的中亚为背景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不懈努力的过程。通过构建中亚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 ,重点加强反恐、能源开发、反毒等方面的安全合作雁行模式 ,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格局明显改观 ,但从长远看中亚安全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壁画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建筑环境空间是壁画的载体,壁画既要从属于建筑环境,又要发挥其自身特点。结合新时期壁画的现状,可以利用特殊的表现手段去改变建筑空间的空间形态,使其产生良好的空间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42-246
在艺术的分类中,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混淆了它们的界限。尽管它们在审美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建筑艺术在空间和实用性方面却与绘画、雕塑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用绘画、雕塑的艺术性去规范建筑艺术。从根本上讲,审美只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建筑的艺术本性更多源自人们对居住、家园及人之存在的理解,即作为一种为人类提供"诗意居住"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北靠俄罗斯,西濒黑海,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东南与我国新疆为邻。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个共和国,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000公里,总面积为399.44万平方公里(其中哈萨克斯坦为271.73万平方公里,占68%),总人口达5180多万人(其中乌兹别克斯坦为2070.8万,占40%)。 一、中亚地区经济现状及特点 中亚地区原分为两个经济区,即哈萨克斯坦经济区和中亚经济区。中亚经济区包括乌、吉、塔、土4个共和国。这两个经济区各有其经济特色和资源优势。 1、中亚地区当前经济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永忠 《阴山学刊》2007,20(5):5-10
先秦诸子提出的人格美学范畴,对环境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环境艺术(建筑、园林)的基本趣味。如非礼弗履、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等。从这些美学趣味中,可以看出中国环境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环境与人相通。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把环境美与人格美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建筑则被公认为是有实用价值的空间艺术.文学和建筑分别作为艺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既有许多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一套艺术规则.文学从建筑中吸取灵感,建筑艺术不但对文学的内容、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影响,还通过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介入间接对它产生了影响.本论文对建筑对文学的影响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冷战后的中亚为背景,论述中亚共同体从中亚联盟到中亚经济共同体、再到中亚合作组织的转变过程。同时,在地区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主权让渡、合作意愿等方面分析中亚共同体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一体化机制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增强各国间的相互信任,培育地区认同感;抓好制度建设,完善法律基础;充分发掘各国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创新一体化的路径等途径,建构中亚共同体的战略设计与对策选择,探讨解决中亚一体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西域是一个很大的地理范畴,包括现今的新疆和部分中亚地区。西域音乐艺术家,即是指古代这一地区的音乐艺术家。今天,要研究作为古代中国艺术一部分的西域艺术,以及它在我国艺术中的地位,就不能不涉及当时出生在中亚,活跃在中国音乐艺坛的那些音乐艺术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们,特别是当我们在振兴中华艺术,借鉴前人的艺术成就,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艺术的时候,就更不能忘记他们。西域的音乐艺术,是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在各种风格、流派的并存中,在这些风格、流派的艺术家的竞技中,兴隆、繁盛和发展起来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  相似文献   

18.
苏联根据中亚地区的经济地理、资源分布、经济特点、生产水平、专业化分工、交通运输等诸因素,把整个中亚地区划分为两个经济区,即哈萨克斯坦经济区和中亚经济区。前者包括整个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后者包括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四个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霍旭初 《西域研究》2004,(1):104-105
贾应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分为“印度和中亚篇”和“中国新疆篇”两大部分 ,概括论述了佛教发源地———印度到中国甘肃以西古代称为西域的广大地区的佛教艺术。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论述深入 ,信息含量比较高。书前刊有彩色图版 3 3幅 ,包括印度、中亚和新疆的壁画、雕塑的精品 ,帮助读者对本书内容的了解。该书是这一范畴里研究著作中的优秀之作 ,它的出版对研究佛教艺术的产生、发展、传播以及艺术特色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佛…  相似文献   

20.
中亚地区自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体成员国由于对俄罗斯的传统依赖以及经济水平普遍不高等原因导致大量非法移民的产生,从而给非法移民接受国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问题,对中亚地区以至周边国际社会的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非法移民问题成为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部分,由于中亚地区非法移民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化等特点,决定了非法移民问题必须通过地区内部的紧密合作以及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等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