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语法研究中的“句类”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句类”概念的三个缺陷:(1)“语气”不是“句类”的分类依据;(2)“句类”导致了句子语气和句子功能的“一对一”的偏见;(3)“句类”掩盖了句子功能的丰富性。“句类”概念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误区,要全面研究汉语句子的功能,建立句子的功能类型,就必须走出“句类”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汉语几种同形异构句式中的空语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到管约论提出的新概念,是管约论中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我们运用“空语类”理论去分析汉语句子中的空语类,提高对传统汉语分析中“零形式”的认识,以汉语检验“普遍语法”原则,促进语言研究,特别是汉语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离不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支撑和指导。文章对目前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经常运用到的语法化理论和“重新分析”等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赠次系统地论述了汉语语法,揭开了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帷幕。一批学者紧随其后,先后投入汉语语法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把汉语语法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汉语语法研究侧重于现代汉语。陈承泽提出了汉语中小句(主谓短语)作谓语之说;赵元任先生则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开一代新风,把西方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了我国;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各具特色的语法体系著作先后问世。新中国的成立,使汉语语法的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期,(暂拟汉语…  相似文献   

5.
黄廖版《现代汉语》为代表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的句法大都是在北大朱德熙先生“词组本位”语法观基础上构建体系,普遍将复句排除在句法成分、句法关系的分析之外。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四层八级语法单位体系,将传统的“小句、分句”改造为“语”并扩大其外延;参照词法成分类推创造出新的句法成分;参照词法关系提出新的句法关系。强调真正全面的句法应研究汉语所有句子(包括复句)的结构规则并予以统一说明。  相似文献   

6.
甲文没有被动句式,西周金文中已出现被动句式,汉语被动句式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素无定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全面考察和分析研究,不仅填补了今文《尚书》专书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还系统论述了汉语被动句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动因,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些传统结论也提出新的见解。诸如:汉语真正的被动句式不是“春秋以后的事”。最先产生的汉语被动句是语义被动句,然后才出现语法被动句,后来语义被动句和语法被动句并行,语义被动句不断衰减,语法被动句的形态也经过简单—繁化—再简化的发展过程。“于”字句表示被动是汉语语法被动句的最早形式。汉语被动句产生的直接动因可能是基于修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汉语语法学中的"动词中心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汉语语法学中“动词中心说”之来源和现状的多方面考察,将出现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动词中心”学说区分为朴素的动词中心观和源于西方语法的“动词中心说”。前者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出现在吕叔湘等人的语法论著中的有关“动词中心”的观点,后者指八九十年代以后随配价语法等西方语法理论引入国内的“动词中心说”。并分析了二者的主要差异:1、侧重点不同;2、概括对象的范围不同。此外,该文还论及上述两种“动词中心”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1、在《汉语语法单位系统论》一文中,我们谈了如下的看法:汉语语法单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又分为“静态单位”子系统和“动态单位”子系统;子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都是组合关系,子系统之间则是实现(含准实现)关系。关于实现关系,由于“准实现关系”和“语素可以构成分句或单句”比较“新鲜”,所以我们稍为详细地解说了一番。而对于大家较为熟悉的组合关系,我们则很少涉及。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发觉,汉语语法单位的组合并不象一般认为的那么简单,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有感于此,特提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是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上构建的 ,许多地方不适应于我们的汉语 ,因此 ,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目前的教学语法系统很有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是因为 :其一 ,引进的语法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汉语 ;其二 ,引进的语法严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 ;其三 ,用西餐餐具吃中餐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建立新的语法系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要建立比较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理论体系 ,就应在正确的语言观的指导下重新认识语法学的研究对象。王希杰先生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贯穿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层次 ,并且拓展了语言研究中的“潜”层面 ,从而提出了“大语法学”的全新理论构架。王希杰先生还从语法非系统性的角度把语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升到了理性高度 ,在此基础上辩证地建立了科学的动静观。同时 ,王希杰先生还以科学的统一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统摄语法学理论体系 ,这些都为21世纪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发展、为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的建构开辟一条宏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前言 现代汉语的定语、状语是修饰语。在句子中起形容、修饰、区别、限制等作用。其语法意义在于限制或描写中心语。如何正确区分定语和状语,这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至今仍未圆满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及语法学界的同仁。 1.当前语法学界的观点 1.1 什么叫定语、状语?《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持这样一个观点:“名词前的修饰语是定语;状语是修饰动词的。”这与“中学暂拟语法系统”的观点一脉相承;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下的定义是:“名词性偏正词组中的修饰语叫做定语;动词性偏正词组中的修饰语叫做状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的观点是:“定语是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基本结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语言学界论争的焦点。词本位作为传统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对汉语语法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强势地位不可小视。但字本位学说的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使汉语语法研究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对传统词本位学说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字本位学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最早制定划分词类标准的是一八九八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在此之前,人们虽对汉语的词类有些零碎的研究,但都没有对词类进行完整的分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较为全面的划分词类的标准。《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说:“夫字类与句读,古无论及者。”而《文通》能够明确地提出划分词类的标准,这在汉语语法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它为汉语的语法研究、发展,开创了道路。《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从不自觉地研究进入自觉地研究时期。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之一、高更生教授40余万字的新著《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以下简称《专题研究》)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对汉语语法,无论是教学语法方面还是理论语法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是近几年来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的力作.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语法教学,特别是中小学的语法教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语法系统。五十年代中期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下简称“暂拟语法系统”),二十多年来在普及语法知识、加强汉语语法教学、促进汉语语法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现在它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语言科学发展的新情况,大家普遍要求进行修订。关于修订的基本原则,我已另文阐述①,这里谈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受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早期关于汉语时间的研究多着眼于语法标记形式,汉语“有体无时”的观点盛行已久。近几十年,汉语时间研究经历了由侧重语法范畴“时制”到侧重语义范畴“时间”的转变。今后相关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对不同时间表达形式在使用和表时功能上的描写,以及对不同时间表达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八九八年问世的马建忠所著《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最近被作为《汉语语法丛书》的第一种再版了。为此,吕叔湘专门写了《重印<马氏文通>序》,提出了三点肯定的意见,即“收集了大量的古汉语例句”,“尝试指出其中的规律”,“常常涉及修辞”,认为《文通》还是值得一读。对我国这样一部最早的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今  相似文献   

19.
汉语无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汉语“形态”的研究形成了三种观点:(1)汉语没有形态;(2)汉语缺乏形态;(3)汉语具有广义的形态。语言事实说明:汉语没有形态,汉语语法意义的表达是通过其语法形式来表达的,这是由语言的民族性所决定的。印欧语和汉语在语法意义的表达上有本质上的差异,印欧语的语法意义是通过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而汉语的语法意义是通过其语法形式如语序、虚词、助词、语音、实词、组合与变换、重叠、语境等来表达的。坚持汉语没有形态的观点,有利于从汉语本身的语言事实来研究汉语,从而真正搞清楚汉语的语法系统。  相似文献   

20.
“词类活用”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说的提出是研究者在语法观念上以外律中,以今律古的结果,不符合汉语的实际。“活用”说要想建立,必须从理论上规定“本用”、“活用”、“兼类”的区分标准,但这些标准根本就无法建立,使用“词类活用”说进行教学实际上也是姑妄言之,应当通过对汉语语法的每一个子系统进行多角度的微观考察,对其族系生成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排序,树立起历史的观点,彻底抛弃“词类活用”说,排除它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教学带来的烦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