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地位及其自身建设的变化提出的新的时代课题,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国内环境的变化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国际环境的变化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着眼点."七一"讲话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讲话非常简洁而又十分深刻地总结了我党70年的战斗历程,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的庄严使命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反对的倾向,清醒而全面地分析了党的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更是对其理论创新的实质要求。它强调了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为根本价值参照;一定要敢于和善于解放自己、否定自己;强调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求立性、升级性和单维指向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马克思在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飞跃.极富理论创新精神,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大创新发展.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根本问题,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这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凝结着时代精神和全党智慧,展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主题的三次转换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理论创新 ,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内容博大精深,论述精辟深刻,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有重要突破、创新和发展.<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最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丰富和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又一次理论创新,它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所谓理论创新,主要是指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唯物史观理论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不仅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而且指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进程。“七·一”讲话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理想与现实、共赢和共存、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是党建创新与哲学创新的指针。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既以唯物史观作为重要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石,又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中的新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也体现了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向党员和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这是我们党的革命传统和政治优势。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讲话中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前不久去井岡山时他又谈到,对下一代“要给他们灌输共产主义世界观,灌输爱国主义和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难以绕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批判和重构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历史维度。“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构现代性的理论创新。探索现代性新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宗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问世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价值是对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新贡献。它证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现代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它增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的讲话,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文结合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入手 ,论述了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如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表达方式,它不仅反映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范式转变导致了我国话语的变化,公共话语随着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实现着重塑,新话语在实践中不断解读着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5 . 31”重要讲话高屋建瓴 ,内涵丰富 ,思想深刻 ,论述精辟 ,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5 . 31”重要讲话是又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 ,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5 .31”重要讲话是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重要任务。为此 ,本刊特邀了几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笔谈 ,以推动学习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结合”是标志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的范畴 ,是事物或理论产生、发展的环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在“结合”中产生的。“结合”是一种价值构建 ,具有目的性、客观必然性、现实针对性和条件性。“结合”还具有方法论意义。“七一”讲话中提出“结合”的具体要求。必须坚持“结合”的科学性、紧密性和创新性 ,在“结合”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剖析自媒体时代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媒介主体地位弱化、媒介主体中心角色流失、价值多元化等全新挑战,提出规范传播秩序、形成介体合力、创新话语体系、回应学生需求等四维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科学地概括了党奋斗八十年的基本经验,精辟地阐释了"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的学说,是新世纪伊始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的又一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这一核心思想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鲜明、突出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七一”讲话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 ,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 ,培养更多的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 ,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