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和农产品营销面临严峻的形势。本文从对农产品质量体系、营销方式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对消费者质量需求和农产品质量供给的调查与实证分析,在揭示农产品质量营销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相应观点与结论。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运行 研究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必须从农产品的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入手。由于农产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是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本因素,因此供求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发生变动:当供给不变时,需求的变动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同向的影响,即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链条过长、参与主体过杂,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农超对接构建了产销一体化链条,缩短了农产品供应链,超市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有效保障了农产品安全.通过对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监管过程中的主要市场主体的研究,分析了如何在农产品供应链众多市场主体参与下实现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为进一步改进农产品安全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5):81-89
本文对我国土地大规模流转前后的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会限制粮食生产,促进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从而造成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基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这种农产品结构改变会进一步加剧"非粮化"现象,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政府应从行为选择、政策保障以及耕地资源等各个层面保障粮食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肖黎 《东南学术》2013,(4):93-100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自2004年以来处于持续逆差状态,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文章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进口影响因素,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进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产品国内供给、农产品国内需求、农产品进口关税、农产品劳动力成本、农产品进口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农业投资。最后,文章从进口角度对如何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是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共同孕育的产物,可谓吸纳"天地之精华",因此,成为古今中外人与动物维系支撑生命的实质性营养供给源。现代科学也充分验证了普天下惟有农产品是营养元素最全最多的。因此,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研究农产品的营养结构和各种有效元素如氨基酸、酶、乳酸菌、饴糖、葡萄糖等的提取加工技术,使其物尽其用,农产品物有所值,农民种有所收。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深度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下农产品品质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正从供给总量不能满足需求的数量问题,逐步转化为农产品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农业结构问题.从农产品品质的内涵入手,分析调整农产品品质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调整农产品品质结构的对策,以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结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探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供求关系、成本、投资等多角度来看,国际粮价全面上涨以及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是造成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应对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态势,政府应从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两方面入手,切实保证耕地面积,实实在在增加农业收入,努力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产品供给,同时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严厉打击农产品投机炒作,加大农产品价格调控力度,努力稳定农产品价格总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特点入手,分析了"入世"后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法制因素,研究借鉴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提出了要确保我国进出口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农产品进出口协调,完善现有农产品出口的法制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RCEP的签订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1999-2018年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数据,通过分析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贸易品种结构以及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对RCEP国家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呈现逐年增长之势,中国与伙伴国的经济规模、双方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两个因素对中国贸易出口额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对14个伙伴国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较大,未来经贸合作空间广阔.为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国应加快做好RCEP生效实施有关工作,完善与RCEP实施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对RCEP中与农业相关的内容培训,同时探索农业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深化与RCEP伙伴国进行农产品贸易的同时,针对各国的资源禀赋特点,有选择地与伙伴国开展农产品贸易.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通过对山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山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的分析,评估山西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认为山西省农产品体现出明显的外部性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较强的后发优势;山西农产品未来的发展还应重视机遇等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2.
试述新中国盐业运销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龙刚 《晋阳学刊》2007,(5):104-107
新中国成立后,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盐的运销实行"由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政策,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新中国对盐业运销的管理,是政府依靠强大的组织机构,运用行政权力对盐业经济进行严格控制的一种传统模式,是政府通过广泛存在于各个层级的组织机构,对所有运销事务进行包揽性和行政化的控制和管理。这对确保市场供给、满足人民需要、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都起到了极为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在微观层面主要依靠农户家庭内部融资,宏观层面主要依赖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农户微观手段的保障性不足,而托市收购政策的制度成本较高。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可以融合保险公司的风险集合优势和精算技术优势,为农户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科学管理。现阶段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政策目标与现有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相辅相成,以期通过市场化的保险手段,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和分散的有效渠道,从而保障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综合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陷入"供需双冷"格局。为保障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顺利推进,须从保险供给与需求双向激励机制入手,同时以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中保障价格制定依据,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更具市场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分析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之下,中欧农产品贸易额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当下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荷兰、“欧猪五国”都是中国不容忽视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因为中欧农业投入的要素不同导致双方农产品供给的不同,人口数量的不同导致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需求强度大于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强度,所以未来中欧农产品贸易的顺差将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消费大国,但近年来“过山车”现象频发.大量农产品冷藏设施已成为中间商投机牟利的工具,农村冷库“富农惠民”的作用被严重扭曲.与建设初衷相背离的不正常的冷库空置或大量囤积对生产、流通、消费造成极大伤害,是农产品“过山车”效应的重要策动源.有关部门、投资主体、流通环节等各方的利益取向和政府监管缺位是冷库建设规模扩张、作用扭曲的根源.解决农产品“过山车”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政府应主动把握冷库调控市场供给的主动权,在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逐步解除对农民进城直销农产品的种种限制;正确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市场手段遏制投机行为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岸经济融合的加深,由于自然环境和大陆对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出现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市场的变化,研究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寻找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技术分析我国 1980— 2 0 0 3年农产品出口总额增长和主要农产品出口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肉食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最为明显 ,此类农产品与蔬菜类农产品一样 ,它们的出口增长很好的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在对粮食类农产品分析时却发现 ,是GDP的增长带动了我国粮食的出口增长 ,产生这种现象 ,我们认为与粮食类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当下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面临着农产品流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但运行效率低下、农产品流通需求不足与专业化农产品流通供给匮乏并存、技术设备落后、流通体系一体化运作不畅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遵循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的5点原则,大力打造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规模和技术这两大驱动力的作用.其中,规模驱动力是指要充分利用我国潜在的巨大农产品物流需求量,通过搭建全国连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网络实现对农产品流通需求的整合,通过规模经济来快速实现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技术驱动力是指要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农产品流通作业技术和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的分析为我国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企业与农户关系优化为导向的关系治理机制,是安全农产品供应链源头治理的一种新的重要方略.企业与农户关系优化的价值在于通过互利性行为而不是自利性行为实现安全农产品供给,而互利性行为的实现以及自利性行为的抑制都依赖于相应的界面规则安排.重点分析关系优化的维度和界面规则,可以揭示关系优化引致安全农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的基本营养需要。这同时也构成了政府制订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出发点。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有两个重要的数量界限。一是维持最低的营养必需的最低数量,另一是获取足够的营养所需的最大数量。政府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放在这两个数量范围之外,即农产品供给短缺与过剩的时候。文章还对所采取政策的形式及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