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化博弈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变的动态过程。分析结果发现,该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相关,也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并得出合作收益、合作的初始成本以及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是影响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受数字技术变革与应用影响,企业价值创造边界不断外扩,进而导致商业生态系统取代双边伙伴合作成为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情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研究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如何适应商业生态系统治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从非核心企业视角出发,主要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治理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而剖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开放性、企业生态位重叠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商业生态系统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高管团队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在商业生态系统治理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发挥着多样的中介作用;(3)商业生态系统开放性、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均正向调节了高管团队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且均负向调节了高管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文提出了名牌生态系统竞争与合作的概念及竞争强度系数,系统论述了名牌生态系统竞争层次和竞争强度.同时,详细阐述了名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合作模式直接决定合作利益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合作利益分配,针对不同合作模式研究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煤电企业供应链合作实际,运用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方法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一方向另一方投资的合作利益分配;运用Shapley值法和风险期望原理,建立了基于合作贡献和风险补偿原则确定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对长期合同、战略合作等合作利益分配。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煤电企业,而且对其他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划分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类别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动态博弈模型、伯特兰德寡头模型阐述了企业生态系统中骨干型企业、主宰型企业、缝隙型企业、消费者以及辅助企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模型结果,为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的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尽管当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非专指生态系统稳定,但是生态系统稳定已经被证明是构建可持续行为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产品、功能及组织结构需要与自然及人类的生态系统相统一,它们必须共同推进与联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关于生态系统可持续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概括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提出了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整合来促进生态可持续进程的方法,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的整合一体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企业合作机制与委托实现理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建立和供应链企业合作机制与委托实现的理论模型框架,并对相关的合作机制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研究对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技术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最为直接的推动力,高校、企业、政府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深入挖掘高校、企业、政府技术创新合作机制,能够系统的形成更加高效。集成的合作体系。本文分析了高校、企业、政府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的意义,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总结了合作机制发展的相关措施,并对全面提升合作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称成本企业合作竞争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趋势,本文采用Minimax定理来进行合作竞争的战略决策,该决策战略能确保均衡点处达到较高满意度的企业数量较多。将Minimax定理用于线性逆需求对称成本企业合作竞争的产量战略博弈,并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NASH博弈均衡和完全合作均衡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对付非合作行为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本文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新创企业成长过程进行了质性研究,提出了新创企业生成的印记因素及生态位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模型,揭示了在初始条件约束和自然选择压力下新创企业的成长机理。研究发现:诱发创业者创建企业及持续影响其成长的印记因素包括市场空间的成长性、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创业者特性;这些初始印记因素影响新创企业的战略偏向,包括目标定位,经营结构与盈利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处的生态位;在面对生态位选择机制时,先进入的新创企业囿于初始印记效应不愿改变其生态位,更倾向于采用制度化策略维护既有生态位,后发企业则会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求生态位分离。研究结论明晰了在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中,带有不同阶段初始印记的新创企业在相互竞争生态位过程中的不同成长路径,并引致企业整体(种群)层面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结合生产型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选择过程模型;其次探讨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的评价准则,并在采用Delphi法进行循环调查和指标修改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度评价法确定出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设计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三阶段、四步骤评价模型及其制造合作伙伴筛选方案,并结合某筑路机械制造企业实际,进行了其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筛选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实施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是一个相互选择、各取所需的过程。进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需要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介绍了重庆智能信息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方式与实施方法,并对此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合作管理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作管理研究的背景和当前主要的企业合作理论,认为合作是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当前管理学对合作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梳理,同时,管理理论的研究缺乏严格的前提假设,最后在界定合作以及提出"现实人假设"和"资源无限性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合作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4.
考虑政府监管下的正式契约与非正式组织监管下的隐形契约对集群企业间创新合作的约束作用,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建立政府、非正式组织与集群企业的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博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政府的正式规章制度还是非正式的集群隐形契约,都能够对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其中正式规章制度相较于隐形契约的约束强度更大,并且在集群发展初期对集群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行为起到重要约束作用,而隐形契约对集群企业的约束效果更加稳定持久。通过探究集群企业创新合作的行为过程,进一步了解产业集群的监管与约束机制,以推动我国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引导集群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增强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作用于企业品牌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指导集群内企业品牌提升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表现为基于产品供应、技术创新和营销协同三类合作关系。本文以需求供给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的数理模型,对集群企业品牌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对品牌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上游品牌的行业地位越稳定,集群信任程度越高,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可能性越大;在合作关系发生的情形下,集群信任程度越高,下游品牌产品价格竞争力越强,品牌合作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合作绩效受到企业间依赖关系与企业开放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与开放度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利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开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合作绩效。进而,作为企业间依赖与企业合作绩效间重要的中介,开放度也显著影响着企业合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用合作博弈研究实际管理问题中的分配方案时,常常存在一些不重要联盟或无效联盟,这些联盟影响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因此,联盟的重要程度成为求解合作博弈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考虑了联盟的重要性和局中人参与联盟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具有优先关系的模糊联盟合作博弈(简称为模糊合作博弈)。首先,借助于目标规划模型的优先因子可以表征联盟重要程度的思想,通过构建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得到模糊合作博弈新的解。其次,证明了构建的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的解和模糊合作博弈的核心之间具有重要对应关系。最后,通过数值实例和比较分析,说明本文提出的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求解模糊合作博弈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1)本文提出的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考虑不同联盟重要程度,得到的解符合“多劳多得”原则,能够更公平合理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分配问题。(2)本文的目标规划模型同时适用于求解存在联盟特征函数值缺失的合作博弈。与已有合作博弈的解进行比较分析,该模型无需估算无效联盟的特征函数缺失数据得到的分配值更为准确。从而,说明本文给出的目标规划求解模糊合作博弈解的模型,更符合许多管理学问题的实际情况。(3)通过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最优解是否存在可判断模糊合作博弈的核心存在情况,若核心存在则该模型通过目标规划软件包可得到核心内的一个解,这样也得到了一个判断合作博弈核心是否存在的标准。(4)目标规划模型可弥补已有合作博弈解的一些不足,如核心可能为空集,Shapley值和最小二乘预核仁可能不满足个体合理性等。本文构建的多优先级目标规划模型不仅能求解联盟具有优先关系的模糊合作博弈,而且能够求解一般合作博弈的解,该目标规划模型作为合作博弈一种新的求解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分配问题,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企业间良好的合作是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的隐性契约虽然可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但从博弈论角度考察,还难以保障合作的稳定。本文对无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针锋相对策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集群中应该以争锋相对策略作为合作的社会隐形契约,同时还必须结合适当的正式规范机制才能更好实现企业间的稳定合作。以此为基础,本文对集群合作的隐形契约及规范机制形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行为方式及其共生经济效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为研究对象,在给出生态智慧型企业概念和生存条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的四种行为方式,并进一步总结出四种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继而,对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的共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给予经济学解释,并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共生体的互利共生机制进行研究,以求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提高抵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Long Range Planning》2023,56(1):102270
We analyze the role and effect of ecosystem leadership understood as the exercise of effort towards others with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n ecosystem around a focal systemic innovation. While there has been much attention to the firms that sponsor ecosystems in the ecosystem literature, ecosystem leaders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in an atheoretical manner, and the emphasis is on, leadership in existing ecosystems, thus neglecting the role leadership might play in ecosystem emergence. We clarif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ing for the important role of leadership in emerging and maturing ecosystems. Building o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we conceptualize an ecosystem as a governance structure that enables and sustains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multiple economic agents towards a focal innovative value proposition. Our basic argument is that the emergence of such an ecosystems is hampered by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problems which markets and the price system cannot solve by itself. Resolving these problems requires assistance, and such assistance is what we call ecosystem leadership.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exercise of leadership we use Teece's tripartite dynamic capabilities scheme. Leadership enables ecosystem emergence through three externally-oriented dynamic capabilities: facilitating the formation of a shared vision (sensing), inducing others to make ecosystem-specific investments (seizing) and engaging in ad hoc problem solving to create and maintain stability (reconfiguring/transforming). The latter capability in particular often continues to be important in a mature ecosystem. We provide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capabilities and argue that the ecosystem leader role in a mature ecosystem likely stems from having successfully exercised these capabilities and that their exercise also puts the leader in a prime position for value capture. We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our arguments for ecosystem theories, for managers and for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