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联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安徽省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有性别差异,无年龄、城乡差异;2.大学生自尊与父亲情感温暖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过分干涉有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无明显相关;3.同一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尊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在校200余名大学生的焦虑、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焦虑两两分别呈现显著相关;(3)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黑龙江省8所高等院校的4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性别、年级上对应差异显著;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两个变量均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家庭教养方式总分能够显著的预测自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济南市两所初中的461名初二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考察外来工子女和当地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研究发现:1.无论是外来工子女还是当地子女,他们的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对子女均有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2.外来工子女与当地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外来工子女的父母相比,当地子女的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3.外来工子女和当地子女的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量表(LAD-DQ)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积极型、溺爱型、矛盾型三种类型.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父母采取积极型的教养方式;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类型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积极因子有重要关系;4)父母教养方式对男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倾向预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小学生早恋倾向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测评方式。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多维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因素可以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倾向预测的回归方程,预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黑龙江省某医学院532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年级之间网络成瘾率无差异(P0.05)。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社会支持总分、自尊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量表的各个分量表以及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自尊与社会支持量表的各分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应该采取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是青少年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对青少年的行为、社会适应和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父母权威认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640名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青少年对父母的权威较为认同,认为父母“可以”或“基本可以”对其行为作出规定,但不同年级与性别的青少年又表现出相对不同的特点。(2)与父亲权威相比,母亲权威更为青少年所认同,而且这种特点不随青少年年龄与性别的变化而变化。(3)不同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
探讨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以期通过研究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提出建议,以更有利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忻州市122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与90年时的儿童相比,现在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与90年的差异极其显著;各分维度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外貌属性、焦虑和幸福满足维度差异极其显著。在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分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在焦虑维度男女生差异显著,其余维度和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意识在很多方面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欺负状况、抑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情况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初一年级学生较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中;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相关显著,同伴欺负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对同伴欺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起正向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649名高中生面对挫折和烦恼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发泄、幻想和忍耐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学校类型高中生在问题解决、退避和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3)来自城市和农村的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处于不同家庭气氛的高中生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高中生在问题解决和幻想应对上存在极显著差异;(4)高中生学业成绩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老边穷地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成就动机和内外控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综合影响,对重庆市城口县27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1)高中生在时间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一男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二男生,在高二年级中,女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高中生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通过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3)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对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对重庆市8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年级发展趋势基本呈"W"型.整体监控及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监控及时间规划、灵活性、自制力和检查评估维度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年级差异;(3)女生在目标设置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性别和年级在目标设置和开放性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显著;(4)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各维度在年级和性别中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具有浓厚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色彩。而学业自我概念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其学习、生活等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采用自编学业自我概念调查问卷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进行相关分析 ,考查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年级特点以及不同学业成就组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结果表明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相关显著 ,不同学业成就组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差异显著 ;学业自我概念中的言语自我、一般自我性别差异显著 ;学业自我概念各方面年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使用教师心理素质问卷(Teacher's Ment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TMQQ),对师范生与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师生与中学优秀教师,中师生与小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素质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2)高师生与中师生在责任感与创造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3)高师生与中师生在TMQQ上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别.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尊结构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68名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问卷和实验法探讨了大学生外显、内隐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大学生群体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存在低相关性;外显自尊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存在相关性;内隐自尊与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等结果.并得出:"结果"支持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为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选取湖北武汉市348名初一和高二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班级动机氛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掌握动机氛围与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相关联,成绩动机氛围与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相关联;(2)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有助于学业成绩,成绩回避目标不利于取得良好成绩;(3)班级动机氛围和个体目标定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成绩动机氛围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学生人格偏常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对中学生正常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特质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和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对扬州?常州和合肥地区3所中学1 350名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①中学生10种人格障碍的阳性发生率为3.6%~41.1%,最高为强迫型是41.1%,最低为反社会型是3.6%;某些人格障碍分型阳性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大五人格5个维度中,在神经质?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③大五人格特质与PDQ-4中人格障碍各分型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中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格偏常问题,男女存在差异?中学生大五人格5个维度与PDQ-4中各人格障碍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