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苗族刺绣,即苗绣。苗族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艺术珍宝,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苗族刺绣图案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深含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情感的真挚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中 ,最具特色的要数壁画、唐卡、刺绣及各种图案艺术。它们集中反映着西部各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是不同民族精神气质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库存处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的土地上,有着这样一个民族,其在独特的地理条件下孕育出了璀璨的民间艺术工艺文化,那就是哈萨克的刺绣工艺。它细腻完整、和谐绚丽、复杂而又精致,它将自己民族的种种图腾与源于生活自然的美相结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文化。通过哈萨克族女人手中的一针一线代代传承,让这一朵艺术奇葩至今仍然盛开在艺术领域。本文从哈萨克刺绣的地理条件、特殊的针法、色彩搭配等几个方面分析哈萨克刺绣工艺。  相似文献   

4.
现今的家居软装饰中,壁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古朴典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它体现了居者的品位及个性,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贵州苗族刺绣是中国刺绣历史的一朵奇葩,是无可计价的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将苗族刺绣技法创新应用到现代纤维壁挂设计中,对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苗族刺绣的堆绣技法出发,借鉴传统苗族刺绣堆绣技法与现代纤维壁挂作品创作相结合,将刺绣技法进行现代纤维壁挂的创新运用。研究堆绣的技法特点,总结归纳出堆绣应用于现代壁挂设计中的方式,更好地为现代壁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今的家居软装饰中,壁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古朴典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它体现了居者的品位及个性,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贵州苗族刺绣是中国刺绣历史的一朵奇葩,是无可计价的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将苗族刺绣技法创新应用到现代纤维壁挂设计中,对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苗族刺绣的堆绣技法出发,借鉴传统苗族刺绣堆绣技法与现代纤维壁挂作品创作相结合,将刺绣技法进行现代纤维壁挂的创新运用。研究堆绣的技法特点,总结归纳出堆绣应用于现代壁挂设计中的方式,更好地为现代壁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苗族服装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展示了湘西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湘西苗族妇女穿上苗族服装,配以精致刺绣、炫丽银饰……使她们与湘西的山水一样自然和谐、楚楚动人。随着社会发展,湘西苗族服装也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钉金绣作为中国传统刺绣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封建社会之中,很多人会选择这一刺绣工艺对自己日常出行的服装进行装饰,从而为服装增添更多的独特性的艺术特点。尽管目前人们对这一传统刺绣工艺的需求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大,但在进行现代毛呢服装设计时适当地将钉金绣工艺融入其中,对更好地提升毛呢服装的艺术魅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钉金绣的艺术特点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钉金绣在现代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钉金绣作为中国传统刺绣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封建社会之中,很多人会选择这一刺绣工艺对自己日常出行的服装进行装饰,从而为服装增添更多的独特性的艺术特点。尽管目前人们对这一传统刺绣工艺的需求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大,但在进行现代毛呢服装设计时适当地将钉金绣工艺融入其中,对更好地提升毛呢服装的艺术魅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钉金绣的艺术特点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钉金绣在现代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湖南江永县的松柏、黄甲岭、迥龙圩、上江圩乡,地处都庞岭下湘桂边界的丘陵地区。这里林木葱郁,涧谷幽深,人杰地灵,风景十分秀美。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美丽村寨中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瑶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刺绣。江永民间刺绣多用“全绣”、“全挑”,或绣花、挑花相结合的方法,不需描图,不用模具,全凭心灵手巧,挑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丝线,在日常生活用品上飞针走线,绣出精美的花卉图案。挑花刺绣十分讲究,丝线之间对比强烈;花纹配色,大胆艳丽;造型设计,疏密均…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民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元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当地一代又一代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本文将从发展和创新两个方面,对哈萨克族刺绣的发展创新现状及其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和文化上的综合意义,在各民族的文明生活中建筑既是物质文明的发展标识,也是精神文明、特别是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的抽象体现。建筑虽然往往出于非常实用的目的,但做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形式,其自身已积淀着某一民族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其次即便是考察建筑的实用性,也能让我们窥测到其文化上的特殊需要及特殊的意味。不过我们的考察主要还是着眼于建筑的外部造型及内部装饰,即强调它的外观及内部装饰所造成的视觉及心理效果,以及它们所具备的文化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族民间刺绣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从造型、色彩、纹样、技法四个方面分析了汉族民间刺绣的风格,从民族文化、造物文化、乡土文化及真善美文化四个角度探讨了汉族民间刺绣文化的传承,希望能为现代民间刺绣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刺绣艺术被誉为土族民间艺术中的明珠。土族妇女擅长刺绣 ,刺绣技艺的高低是土族人评价妇德的标志之一 ,民间相亲看女子往往是“一看茶饭、二看针线”。土族刺绣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多用在腰带、衣领、鞋面、烟袋、筒袖、针扎等衣物和装饰品上。图案结构匀称饱满、构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常用的绣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剁绣等 ,各种绣法风格迥异、姿采生动 ,如平绣造成的浅浮雕效果、锁绣形成的花边装饰效果、网绣造成的立体镂空效果使人惊叹不已。各类花卉和吉鸟瑞兽是土族传统刺绣图案的底本 ,其中代表性图案有“…  相似文献   

16.
汉族民间刺绣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从造型、色彩、纹样、技法四个方面分析了汉族民间刺绣的风格,从民族文化、造物文化、乡土文化及真善美文化四个角度探讨了汉族民间刺绣文化的传承,希望能为现代民间刺绣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自元代建大都于北京,迄明、清,北京向为国内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间包括藏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知名人士,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不远千里万里赴北京者络绎不绝,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北京范围内,至今还保存着这些代表人物的活动遗迹,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本文主要叙述北京地区有关藏族的文物古迹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彝汉交融区月琴装饰工艺变革为个案,讨论了族际艺术互动的相关理论问题。彝汉交融区月琴装饰工艺变革体现的族际艺术互动规律是:整合多元文化,提升月琴的族际互动价值,将月琴升级为更高层次的象征符号,从而增强彝汉两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彝汉交融区月琴装饰工艺变革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中原民族与边疆民族大一统的政治关系;坚实、持久的族际认同根基;经济、审美、情感等复合性互动动机的存在;整合策略的采用;互动双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族际艺术互动研究可从互动双方的政治关系、认同根基、互动动机、互动策略和互动意义五个维度切入。彝汉交融区月琴装饰工艺变革的个案研究为当代中国族际艺术互动理论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博物馆80年代在施秉双井苗族妇女吴银生的手中征得一件50年代做成的苗族女服,后考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此衣长81公分,肩袖宽113公分,以自制靛兰土布手工缝制而成。对襟,无扣,肥短袖,前长后短,两侧开岔,襟、领、袖以刺绣装饰。贵州施洞苗族刺绣闻名遐迩,其平绣堪称苗绣一绝。平绣是先把剪纸的底稿贴在布上,用彩色丝线依样刺绣。平绣又叫破线绣,是指将普通的丝线破开分成8至12股不等的细丝穿针刺绣,绣出的画面十分平整细腻。此衣以平绣为主,其中边框以及襟、领辅以桃花、堆贴等工艺完成。 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20.
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性文化,以营造技术、装饰工艺、居住方式为载体的行为性文化和以建筑仪式、居住信仰、习俗及审美情趣等观念性文化构成的建筑文化体系,是壮侗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富于创造、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是壮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壮侗民族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本文以多维的视野,对壮侗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