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外经济援助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经济援助,当然在不同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具有不同的特点。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因素、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因素是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的价值取向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阴阳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为分析工具,以端午节礼俗和传说为主要分析内容,探讨传统节日形成的内在因素,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和思维模式,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中国的端午节是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端午节是流.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都与阴阳五行对立转换思维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学者皮克、拉铰摩尔、费正清等人,开始在美国掀起关于中国民族主义同题的研究;这一问题研究在美国的出现开启了美国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取向;初步奠定了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格局;这一问题研究的出现既是美国中国研究转变的结果,也体现了美国中国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余翔  关锋 《民族学刊》2018,9(4):1-8, 90-93
关于民族问题的分析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最基本的要把握以下三点,其一,它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具体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当下性的深刻把握;其二,它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具体说就是“四个根本”即根本道路、根本目的、根本方式、根本保障;其三,它分析民族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四大思维方式”。搞清楚这三个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就有了基本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整体、直觉、顿悟为全世界所称道,但中国人普遍缺乏像西方人那样的逻辑分析能力,这已经是国内人所承认的事实.中国人的思维普遍缺乏西方式的思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未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中西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十九世纪最后的三十年,主要侵路目标在南、北美州。为了争夺菲律宾、关岛、夏威夷等殖民地,它又和西班牙开战。待它解决这些地区的问题后再把注意力转向中国时,其它帝国主义已经在中国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美国在1899年提出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也因此,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比其它帝国主义要晚些。但在1920年时,美国也派遣宾福士和卓柏麦,对东川铜矿和个旧锡矿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美国更是取代英、法成为西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随着它的流行和推广,它现在深受儿童的喜爱。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开发在少儿时期有很大的潜力,思维的开发有助于增进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文中阐述现代陶艺的发展及其特征表现,进一步从四点讲述现代陶艺教学对少儿思维开发的作用。陶艺的学习虽然只是思维开发的一小部分,但对于少儿思维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国的华裔人数已超过100万。他们在美国的历史既是一种痛苦,又是一种胜利。当1784年“中国皇后”号快速运茶帆船驶离波士顿时,美国人才开始与中国及其人民发生接触。在那些平安岁月中,只有少数中国水手、手艺人、表演者及商人到达北  相似文献   

9.
白玛措 《中国藏学》2016,(3):182-192
论文利用作者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对藏传佛教在美国的情况进行采访和问卷田野调查。论文依据田野的体验,分析了美国人接受藏传佛教的自身原因,由此提出藏传佛教在美国和中国的主要区别,并揭示藏传佛教在西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的内核,这种内核决定着该艺术的基本特征及系统构成。中国舞蹈艺术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圆”的状态,这种“圆”包括了外部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舞姿造型的圆曲相照、刚柔相生的运动方式、对比强烈的节奏特点,构成了中国舞蹈以“圆”为核心的风格特征。“圆”的阐释与探源“圆”大多用来表示形状,其实“圆”的外延远大于此。“圆”是一种思维形式,思想散发出去,再回落到原来起点上就是思维的表现,在道家、宋代理学家及许多文化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圆”式思维,“圆”还是汉族柔性精神的具体表象,这种思维…  相似文献   

11.
范可 《世界民族》2004,(3):39-48
从2 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社会出现了一股领养中国婴孩的热潮。十多年过去了,这股热潮不仅日益升温,还带动了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出现。迄今,已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婴孩被美国人领养,“中国热”随之在美国各地蔓延。领养中国婴孩的家庭经常联合起来举办各种与中国文化、历史有关的活动,并成立了一个名为“有中国孩子的家庭”(FamilieswiththeChildrenfromChina,简称FCC)的组织。每年夏天,这个组织都会在美国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努力创造中国氛围,让孩子们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们将作为美国华人社…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缘政治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青藏地区为中心的中国边疆与中央政府、国家整体安全观,以及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宗教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古老的信仰,对青藏高原具有深远的影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维护青藏地区稳定、国家整体安全、国际和平的核心。围绕基本核心,需要创新实践途径。传统的宗教工作思维导致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青藏高原地区复杂多变的宗教形势,多维度创新思维是目前青藏地区宗教工作所需要的新思路。创新思维从宏观上树立全局意识,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开展宗教工作,维护青藏地区宗教和民族的团结稳定,国家整体安全及国际和平提供创新思维方式。从微观角度讲,将生态环境、寺庙的教育、寺院经济作为宗教实践工作的多维度进行分析,从生成宗教的原生环境,到宗教成长的思想教育,直至宗教成熟的寺庙经济,连成立体的多维度创新宗教工作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再一次在美国中国学界广泛开展起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美国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政治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地方民族主义问题、中国文化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社会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经济中的民族主义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在美学境界中,审美体验会深深受到各民族思维特质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庄禅思想,以它独特的思维运思方式——悟,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审美体验之中,也因而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殊的整体直观运思方式,进而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于是,正确地把握"悟",便成了艺术审美体验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京广 《中国民族》2013,(12):F0003-F0003
11月9日~18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美国国际文化艺术联谊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团结杂志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报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协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13“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文字展走进了美国的家庭、学校和社区。  相似文献   

16.
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英文语境中"ethnic group"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提出该概念的广泛采用与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的兴起有极大的关系;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既与美国国内的民族政策相适应,也反映了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思想的变化;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应用(或称中国化的过程)应当认真地与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以及研究中构建的复线历史范式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了民族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国民族主义问题是美国中国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为杜赞奇的研究直接提供了学理上的思想资源;杜赞奇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思浪潮的体现和结晶。  相似文献   

18.
在亚里士多德修辞三诉诸的理论框架下,从逻辑诉求、伦理诉求和情感诉求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法庭论辩所运用的诉求策略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律师较比美国律师更加注重理性诉求的运用,而美国律师对伦理诉求和情感诉求的运用更加充分,特别在伦理诉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法庭修辞情境和修辞受众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发现为跨文化法律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丰富了英汉对比修辞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岩 《民族研究》2001,(1):52-62
本文阐述了自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中叶美国插手所谓“西藏问题”的基本过程 ,分析了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和历史背景 ,着重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始插手“西藏问题”的原因 ,以及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利用“西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阴谋。文章认为 ,美国政府的传统政策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是在冷战时期 ,又暗中支持“西藏独立”的活动。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 ,不符合美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 ,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美国只有在西藏问题上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政策 ,才能使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因此,阴阳五行对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法和传统文化均有相当深的影响。著名的史学家顾颉纲先生就曾说过:“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瑶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期与汉族杂处,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其中必然也受阴阳五行的影响.本文拟从瑶族人民珍藏的汉文书《评皇券牒》,作一些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