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视野下的藏传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中的藏密修持、磕长头、转经筒、转经和"羌姆"等都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活动主观上是宗教信仰活动的一部分,客观上却与现代体育活动的本质是一致的,对于增强藏族人民体质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部分,应该重视和开发利用这些项目,作为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人类最早用来象征自然特征最简单的概念之一 ,它显示一切与生命相关连的自然物。中华 56个兄弟民族对色彩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崇尚。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 ,对白色有一种特别的虔诚崇尚心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倾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延袭和民族的审美取向 ,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产生、形成和得以代代传承自然有其社会文化渊源。笔者认为 ,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形成是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的结果。这种影响和…  相似文献   

3.
浅谈藏族谜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谜语起源很早,远在吐蕃时期就已盛行了。谜语在古代常常被用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严肃的意义和重大作用。现代谜语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思维联想游戏,而且是人们认识世界,启发思维,锻炼智力,增长知识,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文学形式。谜语在藏族群众生活中十分生气勃勃,极有生命力,犹如烂漫的邦锦梅朵开在西藏高原上一样永不凋谢。这束文学之花,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深受藏族人民群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人类最早用来象征自然特征最简单的概念之一,它显示一切与生命相关连的自然物.中华56个兄弟民族对色彩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崇尚.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对白色有一种特别的虔诚崇尚心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倾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延袭和民族的审美取向,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产生、形成和得以代代传承自然有其社会文化渊源.笔者认为,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形成是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日益重视。以前,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疾病,但仅仅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价人体健康与否是片面的。这只是传统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权威界定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现代的健康观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品质密切相关,故可认为,健康一方面指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功能正常,肌体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另一方面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心理品…  相似文献   

6.
藏族民间文学十分发达,在其众多的民间文学样式中,民歌是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优秀的藏族民歌能够展示出藏民族生存的地域环境的奇丽旖旎的风光、优美如歌的语言、多姿多彩的风土民情、神奇魔幻的宗教境界、别具一格的民族心态……总之,藏族民歌是藏族人民生活的艺术显现。藏族歌手在其广阔而独特的艺术背景之下创造出了反映他们审美情趣和  相似文献   

7.
面对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权的享有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以环境权为中心,兼对与之密切相关的环境义务和环境法制进行初步探讨,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环切权的主要内容环境权是指为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国家赋予公民在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享有的权利系统。它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生活环境权、工作环境权和旅游环境权三项子权利。生活环境权是人们应具有的基本生存权。生活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危害公民的生命健康。人们可以防止拳头、匕首和枪弹的袭击…  相似文献   

8.
在藏族古典文学的百花园里,有一朵和其它花卉并蒂开放、喷放着诱人香气的奇葩,这就是哲理诗——格言。格言的作者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吸取人民的智慧,总结人民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经验,以鲜明、生动、通俗、幽默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激励人们,引导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人们称颂格言为生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环境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呢?我们认为文化环境对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是推进人…  相似文献   

10.
试谈音乐艺术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杨国兴美在人的成长和生活中除具有认识、教育、感化、愉悦、交际等功能外,还具有增进人体健康、治疗人体心身疾病的功能,爱美、渴望美、追求美是人的本性。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注意发挥美在人类自身建设中的作用。音乐艺术的美与医学有...  相似文献   

11.
藏语网络语言已经融入藏族网民的生活,成为藏族网民信息交流的辅助手段.本文以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的藏族网民为研究样本,对藏语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藏语网络语言的调查,分析了藏语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和特点,并对藏语网络语言的规范、健康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藏族谚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彩。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因此,它已成为藏族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是西藏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谚语的起源年代,虽然文献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在最早的古藏文《敦煌文献》中就录有《松巴谚语》三、四十则。例如:  相似文献   

13.
藏族对自然的神圣崇拜观念蕴含着朴实的生态意识,而其中的神山观念尤为突出。藏族人民受自然崇拜、灵魂崇拜、本教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神山观念。对神山的崇拜与敬畏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各种宗教仪轨和禁忌。这些仪轨和禁忌反过来客观地保护了藏区的生态。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藏族的神山观念对在发展中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护生态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地某高校藏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测验法对内地某高校来自藏区的285名藏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总体适应状况差于异地求学的汉族大学生,尤其是藏族女大学生;自尊、人格和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藏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本文建议采取有效教育策略提高藏族大学生在内地的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诠释了三岩藏族如何将当地的卫生、保健方式作为一种文化适应策略,应对生活中特殊的丧事活动——对麻风病死亡者的处理,以维持社会的健康和秩序。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服刑人员适应监狱生活的经验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之后,社会学家开始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女性服刑人员监狱适应的研究较少,并被当做男性服刑人员"附属物"来比较,此后有学者开始关注监狱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女性服刑人员监狱适应性状况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与反思认为,对女性应从两个维度即适应监狱制度环境和适应服刑人员群体或服刑人员亚文化入手。并从中探讨两者间关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事故多发的今天,人们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仍然比较低,建立健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制度在现实审判实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深对各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现行法律和国情的解决办法,逐步完善我国的立法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环境营养     
通过环境、营养、营养素的定义提出了环境营养这一新的概念,重点对自然环境物质营养如空气、水、声音、阳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从而阐述的了环境营养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的概念 直至今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认为指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心理健康通常分为以下2种情况:一是最基础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心理上没有疾病.心理疾病是行为和心理的上不正常的行为和想法.二是拥有健康的心理,指能够持久保持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积极解决心理问题和减少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20.
论植物与藏族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宗教对藏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综观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藏传佛教和苯教,但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苯教,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植物成为藏族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藏族宗教信仰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