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承受着比普通教师更大的心理压力,存在着职业角色 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职业角色与教育对象心理阻抗的冲突,职业角色本身的局限所引起的角色冲突。要解决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个人的心理卫生,加强自 我心理调适,不断完善自身;另一方面,高校相关部门也要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因势利导 ,努力改善外部环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空间。 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辅导员的社会角色内涵愈加丰富,工作范围越来越广.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和教师中的特定角色,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多重角色的冲突,使他们承受强大的心理压力.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认真分析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自我觉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辅导员对于培养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角色自我觉知对于激发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唤醒辅导员自主自为自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从辅导员视角出发,依据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当代反思观等,深入探讨辅导员角色自我觉知的内涵、形成过程及其实现途径,以促进辅导员实现角色自我觉知,向着更高的职业境界自觉、能动、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性质、地位及要求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在不同时期的称谓有所差别,经历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和辅导员的历史演变过程,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将是集合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三位于一体的角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角色冲突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复杂化造成了辅导员角色的复合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角色冲突。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表现为职业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渴求尊重与缺乏认同的冲突以及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在育人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双重身份的重合是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基础模式。由于辅导员角色的重合性、扩张性与弥散性变化,遭遇了角色困境。比较中美两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美国学生管理是以问题为需求导向的条块化单一负责模式,其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但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又优质的服务。中国高校辅导员角色模式可以借鉴美国的优势,并自行加以完善与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走过了一条渐进式发展道路。保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需要,是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系统质和个体质统一的需要,是辅导员角色与队伍发展的内在诉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辅导员角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都是影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因素。针对辅导员角色发展体现出的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趋势,重新定位新时期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学生事务的管理者与服务者、大学生社会化转变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实现是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营造外围的环境建设,也需要角色主体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进行角色调适。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角色自身现实发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角色自我调适应注重在观念、行为和心理三方面的调适。其中观念调适包括角色主体要形成良好的角色认知、强化自身的角色认同;行为调适应注重角色学习、提高角色技能、做好角色规划、内化角色道德、履行角色义务;心理调适则需要角色主体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善于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不断的丰富发展自己、努力为自己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要素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形势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以往对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定位、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内涵两方面入手,对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并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角色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构建要素。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体现。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什么?通过对厦门地区的两所主要高校——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的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对辅导员的角色认识,并通过比较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对辅导员角色的认识,对辅导员各种角色定位的权重予以讨论,给予辅导员以合理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已由传统的教育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变,对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需求更高,辅导员的工作更加突出为学生发展提供辅导、教育和服务。高校辅导员工作惟有走专业化建设之路,才能取得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足感,也才能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在促进高校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探讨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年度人物是高校优秀辅导员形象的代表,参考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对历年11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文本研究发现,优秀辅导员的专业化内涵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因此,应以专业化内涵为基本要素,完善选聘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助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高质量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专业影响力;要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规范和专业资格标准;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规划;要推行"个性化"的培训制度,关注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处境;要实施"多元化"的高校辅导员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与辅导员工作技能匹配度问卷,对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问题方面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查,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价值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四个方面。结果发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心理发展需求及其各维度之间相关较好,大学生所评价的辅导员技能水平整体较好,文科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与辅导员工作技能的匹配度高于理工科学生,大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与辅导员工作技能的匹配度高于大二、大三学生。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大学生素质状况的多样化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迫在眉睫,而其专业伦理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本文对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生成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专业伦理创建的动力源于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迫切追求与社会转型中辅导员个体职业价值观迷失的基本矛盾运动以及辅导员个体职业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试图探寻一种适合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生成的动力机制,以促进其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角色冲突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角色过载、角色间,中突和角色内冲突,论述了角色冲突和去个性化、情感衰竭以及低成就感的关系,得出角色;中突直接导致辅导员的工作作懈怠这一观点。提出缩小辅导员工作职责、专任教师定位、弹性工作制和同工、同酬、同编制四个方面的解决思路,为全面破解辅导员的职业懈怠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自身素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才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地适应时代需要,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实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能否实现。本文在阐述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其工作实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