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欠缺的现状,提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首先明确相关概念内涵及“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然后从资源建设背景、依据、目标思路及实现的教学目标,完成顶层设计;最后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与思政资源匹配融入、思政资源建设路径三方面,完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十项思政资源内容建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是当前课程教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此外,当前高校绝大多数课程思政由任课教师离散建设,思政主体与党的建设脱离,没有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大任务下的坚固堡垒作用,这势必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基于“材料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思政=党建引领+思政教师+专业内容+思政元素+学生”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突出四大着力点,从工作模式上保证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统一领导,从课程思政源头上保证思政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从教师队伍上锻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执行者,从课堂教学上保证思政效果落地生根。教学模式具备可推广、可复制性,为各类工科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混合课堂的教学模式,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对理论力学课程进行了试验性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在理论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混合教学的方法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旨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对理论力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传统课堂与网络课程协同发展的混合教学双优势,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水平,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英语专业课程“英语报刊选读”的教学为例,探究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内容,研究在价值观引领、家国情怀和学科视野等方面进行思政教学的方法,分析学生对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度。通过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英语报刊阅读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后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意见,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在英语专业课程中融入隐性课程思政元素,是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与隐性课程思政的结合为广大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供有效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实证研究,提高高职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4个方面阐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选取某高校2021级英语教育专业的10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成绩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检验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思想价值观念后测结果在政治认同、文化自信、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价值观念等5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育人效果优于传统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布兰奇的ADDIE教学设计框架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开展五步式外语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分析教学需求和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开发教学资源和内容,准备教学环境并实施教学设计,最后进行教学设计效果评估,探寻外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正式提出和逐步推行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章在梳理“课程思政”概念的由来、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联与区别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并用“顶天”“立地”予以概括;文章还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执行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理论体系的架构、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校园生态环境的营造是“课程思政”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有机化学是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是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六大建设思路,并从“家国情怀”“科学伦理”“科学精神”“安全环保”角度,深入梳理挖掘有机化学课程中主要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渗透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  相似文献   

9.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新时代本科生课程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将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以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设计定为基础、教学路径为依托、教学方法选择为手段、持续改进措施为保障,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宏观经济学”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思政教育松懈、教学资源不足、授课方式单一以及课程评价方式单调等“痛点”问题。山东理工大学力学教学团队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力学”课程的建设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围绕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两个方面开展深入探索。深度挖掘力学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和改革,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及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大胆实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课外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创新性;建立健全教学与考核相融合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程的挑战度。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获得了学生高度认可;实验班学生的课程成绩及学习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平行班,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根据车身工艺学课程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通过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义、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核环节的优化,将思政教育以“隐性”和“显性”两种方式融入车身工艺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了思政教育与车身工艺学专业知识教学的切入点和融合途径,提出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持续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级首批一流课程及省级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确立课程育人目标、发掘契合教学知识点的思政内涵,建立“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思政内涵”三者匹配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思政元素进大纲、进教案、进讲稿、进课件、进课堂“五进”形式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提出课堂思政教学的具体举措,从而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和开展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模态《经典美剧赏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该教学模式由多模态的教学素材、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组成。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教学予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外语思政教学与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结合研究现状,针对研究者的发文数量、研究主题与被引量等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语言教学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核心;探索“外语+”专题性课程思政模式是外语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始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工程测量”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从课程教学目标着眼,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思政要求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的思政元素相结合,建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工程测量”课程模块与教学内容,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国家和社会、行业和职业、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思政建设方案,培养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严谨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为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引领,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上应发挥同等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就要建构“大思政课”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构“全过程育人”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并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研究专业思政课程群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促进专业思政育人目标实现。基于OBE理念,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分析构建专业思政课程群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理论和构建基础,研究专业思政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包括确定群思政教学目标、组织群思政教学内容、选择群思政教学方法、实施群思政教学活动以及评估群思政教学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构建“和谐人格”,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基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于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建立一个课内外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不只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简单协同,更要真正做到思政知识内化于心,成为影响学生的永恒动力。通过分析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包含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教学模式,最后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初步探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内化型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