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06,(3):29-29
肩周炎的发病机理很复杂,简单讲就是肩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故称肩周炎。西医认为是由于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为肩部关节受风寒而导致风、寒、湿三邪淤阻肩部经络,故中医又称“漏肩风”、“寒凝肩”、“冻结肩”等。肩周炎的疼痛呈持续性,一般持续半年以上,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夜间加重,不敢换侧卧位,肩关节活动受限,抬胳膊困难,后抬尤其困难,穿上衣困难,严重者端碗拿筷都成问题。因此病多发于50岁左右,故称“五十肩”。  相似文献   

2.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名“五十肩”,有的因在睡眠中肩部受凉引起。故也称“漏肩风”此病因肩关节绞痛、活动受限,故也被称为“冻结肩”肩周炎的发生常与肩关节慢挂劳损、外伤或受凉等因素有关下面介绍几种治疗肩周炎的妙方。  相似文献   

3.
三九 《山西老年》2011,(4):51-51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慢性的病理变化。以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名称较多,如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因患者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冰冷而固结。肩周炎临床分为风寒阻络与气血瘀滞两型。  相似文献   

4.
张峰 《社区》2009,(30):49-49
肩周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我在十多年前曾经得过此病,后来在一名老中医的建议下,采用了体育疗法,这十多年来还真没再复发。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中医"肩痹"范畴,亦称"冻结肩""五十肩"。大多数患者在当地医院只针刺患侧肩关节局部穴位,效果一般,甚至会加重。临床上,笔者通过巨刺运动疗法配合皮内针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亦称"肩凝症、五十肩",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我们采用中药离子导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收效满意.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说可谓脍炙人口,无人不晓。然而,何为“天命”,为什么人到五十岁就能“知天命”?我国著名的孔学研究专家扬伯峻先生在注释“天命”时说:“孔子是不是宿命论者,我不敢论定。孔子所谓的天命究竟是什么,也很难臆测。”“天命”这两个字“不便译出”(《论语译注》)。这里先生自有其隐曲之心,难言之苦衷。同时也可看出孔子此说难予具体注释,也是实实在在的事。本文不揣冒昧,试从文理、医理等角度略陈管见,给历来的注释予以点滴补充,权当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的岁月匆匆过,五十年的今天听我说:清晨居委会的门被推开,一盆五彩鲜花居民手上托。小尹,祝你生日快乐!我被这情这景感动着,激动得简直手足无措。红色的康乃馨、纯洁的百合,母亲的爱、群众的情在一起融合。这是对我工作的评说,这是对我最好的鞭策。五十年来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绿叶、红花在悄悄细说:人生苦短啊!五十年已过,今后的岁月更不能蹉跎。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千万不要小看这工作,居委会连着千家万户,大家的眼睛将你看着。我捧给大家的是一份爱,大家回报我的是一片情。写在五十岁生日@尹爱琴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五马街道办事处北山头村,有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的小院里有两位年迈的老人,70岁的儿媳王秀珍和88岁的婆婆牛巧则。从1956年王秀珍嫁到婆婆家的五十多年里,俩人和睦相  相似文献   

10.
孙德纯 《社区》2011,(11):55-55
退休后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五十年50人》,并能够长期借读,作为北京朝阳人,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11.
肩关节周周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引起肩痛及关节活动受限为其主要特征,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它的主要症状与体征:①肩关节周围疼痛;②肩关节活动受限;③肩关节压痛点(不固定,可在肩峰下、肩前方相当于肱二头肌肌腱处、冈上肌及小圆肌缘处,有压痛);④肌肉萎缩以三角肌最明显。该病病因尚未明了,  相似文献   

12.
从十五志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生命历程的自道中,"五十而知天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为了理解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需要对孔子的生命自道进行一个现象学的解说.本文从年龄的现象学出发,结合孔子五十岁左右的生平事迹,分析展开了天命之知在孔子生命历程中的深层义涵·凸现了孔子个人的生命历程和斯文之命的历史传承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东方论坛》2013,(6):8-14
历来对“五十以学《易》’的解释都不够圆满、周延,其原因是未能厘清此章言说时间与“五十”之间逻辑关系。经由义理、文势、事证等方面的论证可知,此章应是孔子暮年归鲁后的企求、哀叹之言,应解为“再让我多活几年吧,(这样我)五十岁已经开始学《易》历程,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孔子开始学《易》的时间是五十岁时,与老而好《易》、晚而喜《易》并不同时;其五十岁开始学《易》的促因可从思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孔子易学态度的转变可表述为从早年斥《易》到五十学《易》再到晚而喜《易》、老而好《易》的大致历程。  相似文献   

14.
"宋医生,谢谢你,多亏你的免费药方,我的肠胃病好多了。" 2018年8月25日,在山西省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70岁的退休医生宋其娥家中,60岁的杨能章专门前来道谢。而在宋其娥的家中,还坐着五个等候开药方的人。"虽然我年近70岁,身体大不如前了,但免费帮病人开药方我还是能胜任的。看到病人不再受病痛折磨了,我也倍感欣慰。"宋其娥说。在宋其娥医生家中,每天有不少群众前来找她把脉看病,她免费给病人看病开方,备受当地群众的尊敬。1969年,九O九部队执行中央命令,派驻部分医生进驻杨威村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宋其娥被派驻专家选入学习班。  相似文献   

15.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叫“漏肩风”或“冻结肩”,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容易发生,所以俗称“五十肩”。在体育运动中,偶然因肩袖损伤、关节脱位等处理不当,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亦可以诱发此病,虽不多见,但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我在延安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五十个春秋。由青年步入古稀之年,好似一场梦。细想起来,值得回味的东西也还不少。今年是延大校庆71周年,恢复重建50周年,写一点纪念性的文字还是应该的,也许有些价值。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肩、颈及背部的疾病,而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因为坐姿等缘故,也有不少人患上了肩周炎、颈椎病。这些肩、颈部位的毛病,吃药常常没有多大的效果,治疗的方法常常是物理疗法,还得十分注意保暖。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已退休的职业女性,今年65岁。早在上中学时就患上了一种当时很少见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无脉症”。发病时突然昏迷无脉无血压,一到医院医生马上就开“病危通知”。待慢慢苏醒过来后,有好长时间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中。一遇学习紧张或体力劳累时,这种病就会及时光临折磨你。因为这种病例很少,我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成了心血管医生的研究对象,几乎每年都要住院观察治疗。因为不明病因,所谓治疗也就是卧床休息,输些维生素之类的药物缓解一下。这烦人的病伴随我一起成长,它带给我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我近50岁时,又患上了…  相似文献   

19.
刘尚和 《山西老年》2008,(10):50-51
34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心脏病,自此,开始了与病魔抗争的日子。如今,我84岁了,回想自己50年与病魔抗争、为生命拼搏的日子,感慨万千,我的故事说明——不屈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20.
黄世玫 《老友》2012,(1):39-39
手牵手,一起走,走过人生五十秋;从少年青丝,到古稀白头。忆往昔,烽火岁月,同舟共济是战友;看今朝,夕阳正红,相伴相依情更稠。今年是我与老伴缔结"百年之好"的第50个年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婚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