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及相关的损伤和死亡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被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30%65岁以上的老人至少跌倒一次。其中近半数为再次发生的跌倒,并且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们就老年人跌倒的外在危险因素(跌倒的环境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60岁以上老人损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在世界范围内,跌倒都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跌倒是老年人受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3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率为50%,并且大部分跌倒发生于老年人家中。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年人的跌倒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跌倒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11,(10):1
关于生活秋季,乘坐汽车时静电增多,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车主除了多喝水,多擦护手霜,还要多打车蜡,使用静电放电器,预防静电。近日,牙膏中的三氯生被指可能致癌,专家提醒:一般除菌性日化用品都可能含有三氯生,孕妇慎用。日前,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老人跌倒千万不要急于扶起,要分  相似文献   

5.
王哉 《老友》2010,(10):45-45
无子女陪伴的老年人常受孤独寂寞、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等问题困扰。据《纽约时报》报道,近年来,美国老年人自发组织起互助社区,解决老人生活难题。这种社区在全美已有100多个。  相似文献   

6.
张旌 《社区》2008,(1):37-37
无子女陪伴的老年人常受孤独寂寞、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等问题困扰。《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老年人开始自发组织起解决老人生活难题的互助社区,这种社区在全美已有100多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人跌倒问题十分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Blind-Oaxaca分解技术,探究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中国老年女性的跌倒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跌倒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健康因素,而非社会人口因素,健康状况上的劣势是中国老年女性更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预防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应当注重性别差异,给予老年女性更多的跌倒防治服务,切实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24)
时下,不少晚辈为让老人安度晚年,十分关注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问题。但笔者认为,让老人"老有所聊"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许多老年人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无聊",有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干脆就养宠物当个伴,有什么烦恼就与宠物唠叨唠叨。武汉等一些城市老人还出现了因寂寞花钱找陪聊的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2005年至2008年7月278例跌倒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老年跌倒的病因由多种因素引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老年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并且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及储备力下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跌倒,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加强预防老人跌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的首因 卫生部2007年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而老年人伤害的首要原因是跌倒。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中,有21%至23%的男性、43%至44%的女性曾经跌倒过,而且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据推算,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数达到2500万。  相似文献   

11.
跌倒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跌倒的发生往往与增龄性的机能衰减和认知功能下降关系密切.近年来,不断有学者采用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探索老年人跌倒发生及预防的机制,寻求既能有效延缓老年人机能衰减又能改善认知功能的新策略,其中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功能、柔韧性以及认知功能的积极效应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因此,就双任务条件下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认知姿势控制能力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揭示太极拳练习预防跌倒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对南宁市某社区1222名老年人(≥60岁)进行调查,了解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关系。结果 (1)本组老人跌倒发生率为29.8%,跌倒损伤发生率高(46.28%),随年龄增长跌倒发生率增高;(2)认知障碍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2.8%:24.9%,P0.05);(3)Mini-Cog得分为5分者跌倒发生率最高,得分为1分者跌倒发生率最低,跌倒发生率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非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及跌倒损伤发生率高;认知功能障碍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跌倒发生率高,且痴呆者更易发生跌倒,需加强跌倒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运动干预效果,为发展更有效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模式提供线索。方法研究设计为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研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收集有关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和运动情况等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和非参数K-S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进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71~80岁组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6.8%下降到3.4%;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从9.3%下降到5.8%。能够规律锻炼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干预前增加,老年人对运动的看法及运动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均增高。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运动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改善了老年人运动行为和相关信念,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杨学友 《社区》2013,(13):51-51
目前,一些养老机构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护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入住老人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意外事故,一些养老机构总是千方百计地转嫁、推卸责任。老人在养老院遭遇意外事故,受害老人及其家人应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世界问题.老年人独居的社会现象日趋普遍.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特殊的要求,老年公寓的户外空间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即:特别的绿化设计,老人活动能力差异、老人与空间的交互性的构成等.提供合乎老人生理、心理需求的,优良的老年公寓户外空间设计是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报载:近日,一老妪行走在贵阳市二戈寨牡丹街路段时不慎跌倒,路人见状纷纷上去搀扶,其中一男子还主动将老妪扶到附近一诊所检查,他们的举动让老妪一家感动不已。相比于一些地方频繁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事件,贵  相似文献   

17.
<正>老年人跌倒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神经感官功能减弱、多种慢性疾病[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制定了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不良事件反馈及上报系统、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等级危险护理模式、老年人跌倒警示单、跌倒警示标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及制度,但仍有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护理事件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了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伤害,同时  相似文献   

18.
新政新知     
《社区》2014,(13):6-7
路上老人意外摔伤,不要再犹豫扶不扶起来,因为部分伤害和医疗费用将由政府埋单。4月11日,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老龄办与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在广州共同启动“银龄安康行动”,从今年5月1日起,三方将联合在广东省内全面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广东省户籍的80周岁以上的老人,将获得意外伤害身故(伤残)和意外住院津贴。  相似文献   

19.
跌倒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跌倒风险准确预估,及时有效地实现跌倒检测非常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在跌倒检测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应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跌倒检测的方法,主要从可穿戴设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跌倒判别算法等三方面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和统计分析,指出未来的工作重点,为相关行业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残疾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了非残疾老人、感官残疾老人和肢体残疾老人在健康功能、健康行为和心理状况三方面的差别,并关注残疾影响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家庭、地域等因素的条件下,残疾不会改变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但会抑制老年人的健康功能和心理状况。而且,肢体残疾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交互效应分析进一步显示,残疾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存在地区差异,但肢体残疾对女性健康功能产生的消极作用要显著大于男性。通过分析不同残疾状况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助于为残疾老年人提供精准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